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颌关节痛?这个方,屡治屡验!(刘渡舟推荐)

华医世界

图*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先生

医林皆知,刘渡舟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大师;

不仅如此,其亦精通百家,博览医籍,尤其对《医宗金鉴》《东垣书十种》《黄氏医书八种》等巨著,颇有研究,并付与实践,疗效显赫。

因此可以说,刘渡舟老先生也是卓越的临床大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炳厚教授曾跟随刘老学习一年,从师期间记录了很多临床医话。

今天,小师妹将其所分享的部分医话分享如下,供临床优秀中医师一同参考学习。

1.辨证精微,遣方入扣

某日吾(张炳厚教授)与刘老对弈三局,吾皆遭惨败。欲求再弈,开饭时间已到。

吾师兴高采烈,努力加餐,吾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视食而不能进。

吾师见而笑曰:“思虑过度伤心脾,汝能触事如此费神,长此下去,必伤于脾,老师授汝一方,以备后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载开胃进食汤,治疗饮食不馨或纳少,凡因脾胃虚弱,运纳无权者,投之即效。”

数日后,临床遇一脾虚纳呆患者,刘老有意用上方,三日后病人喜来奔告:“服药后,脘闷消失,饮食倍增,总有欲食感,食多少为宜?”

吾师说:“胃气始复,食量应徐徐而增,以防重损脾胃。”

后又遇一位不食病人,吾欲投开胃进食汤,师摇头曰:“此人知饥而不能食,乃为胃强脾弱。胃强,受纳正常,故知饥,脾弱,失其健运,故不能食,正宜消食健脾丸改为汤剂,即平胃散加炒盐、胡椒、麦芽、山楂、白蒺藜。”

听毕,真让吾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二十年来,吾辨证运用此二方,每每获得佳效,如1967年,治吾同院一患儿,刘某,男,7岁,其母告曰:“患儿长期食少,多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请您诊治。”

审其证,见其面色少华,毛发黄枯,形小体瘦,年虽7岁而与四五岁儿童无异,舌淡苔白,脉细关滑。

询问患儿,经常胃脘胀痛,大便溏薄。

综观上证,诊为脾胃虚弱。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予开胃进食汤化裁。

处方:

党参三钱,麸炒白术六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一钱

陈皮、半夏、藿香、佩兰、木香、厚朴、砂仁各二钱,

丁香一钱,生麦芽、神曲各三钱

进药5付,饮食增加,胃脘胀痛,便溏顿瘥,遂停药注意观察,患儿面色逐渐转华,日益活泼多动,饮食递增,平均每年身高长10厘米,两年后,与同龄者体质相当。

吾师所授二方,主治皆为不食,病位均在脾胃,但病因、病机不同,遣方治法相异,二方各臻其妙。

可见,吾师辨证之精微,选方之灵活,足堪效法。

2.益人智慧,独具匠心

吾随刘渡舟老师临证,发现刘老每重用附子时,必用食指重诊尺脉,不解其故而请教之。

师曰:“附子虽能回阳于顷刻,祛寒止痛,神效无比,但其性大毒,古今服中药中毒者,附子居于首位,切不可滥用。

附子又属大辛大热之品,最易伤阴,凡一切阳证、火证、热证、阴虚血衰,均须慎用,更不可重用。

而虚寒重病,又必须重用之,取其药力专一,能迅速驱病,但须中病辄止。

而具体用量,以适合病情为要旨。

余重用附子,依据有三:

症状必见形寒肢冷;

舌象必见清润有津,不拘何苔;

脉象必须尺弱无力,不能浮大长数。”

吾又问:“重用附子,除脉、舌、症外,还有何要领?”

师曰:“还须配伍得当,解附子热者莫过知母,解附子毒者莫过甘草、干姜。”

又问:“煎法有何奥妙?”

师曰:“余用附子三钱以上必先煎,用量愈大,煎的时间愈长,若量过一两,必先煎四十分钟以上,皆在去其毒而保其性。”

吾师医训,虽字句不多,却精辟至要,实属经验之谈,颇能益人智慧。

多年来,吾临证用附子,皆以师教为准绳,效佳而无弊。

3.医贵变通,药贵合宜

妇科经行腹痛,临床最为多见,病因病机复杂,施治甚为棘手,往往效不从心,遂请教刘渡舟老师。

师曰:“欲治此病,先明其理,把握其证,大体经后腹痛多虚,经前腹痛多实,二者又以实证多见,实者或为气滞血瘀,成为寒凝血滞,其中气滞血瘀者每每胀痛并见。

胀为气滞,痛为血瘀,临床多需查明以孰为主,胀过痛者,乃气滞其血,痛过胀者,乃血凝碍气。前者宜用加味乌药散,后者宜用琥珀散。

二方同出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余验证多年,其效甚优,汝可一试。”

吾闻之,如获至宝,连夜攻读,以待临证一用。

翌日,恰遇一青年女患者,证见月经后衍,色紫有块,经行腹痛,痛过于胀,舌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

揆诸病情,诊为血凝碍气,即投琥珀散原方三剂,满以为药证合扣,必有捷效,不料,治与愿违。

翌晨,患者持药来找,言药后腹痛反剧,彻夜未眠。

吾迷惑不解,请师会诊,师重审其证,六脉弦迟,腹痛且凉,询知腹痛以热水袋敷之为快。

师见吾套用琥珀散,凝视而笑曰:“明代杜士燮有这样两句话:'持鑑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亦不能神其通变’,汝犯此弊也。

本例虽有血瘀气滞但重责于寒,乃血为寒凝,血凝气滞,治宜寒者温而通之,应以温经散寒、活血行气。

汝用琥珀散,亦非绝对不可,但必须加入温热药,方可建树。”

遂将余药捡出生地,又加肉桂二钱,更加附子、干姜各三钱,嘱病人立即煎服,且忌生冷,避寒凉,药后定来复诊,以观其效。

患者复诊曰:“药后血块顿时大减,腹胀痛瘥。”

吾询问:“汝既往是否仅在经初有血块、腹痛?”

答曰:“既往腹痛,血块贯于始终,且痛势递增。”

可见,效属药功,惟经期腹痛递增,冥思费解。

又求教吾师,师曰:“血愈去,阳愈虚,寒愈甚,血愈凝故也。”

闻后,心悦诚服。

4.谦虚好学,推崇同道

吾毕业实习期间,临证遇一下颌关节疼痛患者,一诊无效,二诊如故,吾冥思苦想,一筹莫展,请吾师会诊。

吾师见其寒热不著,随手开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未行加减。

吾问:“何以用此方?”

师曰:“这是从陈慎吾陈老那里学来的,说来还有一段插曲:

一次,全国中医诸老在南方开教学会议,某老说:我身患一疾,下颌关节痛,恙延十载,叠治未瘥,祈求诸老,孰以高诊?

沉寂片刻,陈老说:在下不才,班门弄斧,愿以一试,即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与会期间,某老连进三付,竟痛止病除,诸老称赞不已。

以后余用此方治疗下颌关节痛,屡治屡验,本例仍用此方,以期必效。”

患者逾周复诊,曰:“数年之疾,三日痊愈,真乃神医。”

药既有效,仍宗前法,吾师又以原方减小剂量,继服三付,以竞全功,随访一年,病情痊愈,一切如常。

5.少而精萃,耐人品味

刘渡舟老师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对养生之道也颇有研究,

师曰:

凡人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十年,是为老年身体健康打基础的十年,可称是养生的关键。

而四十五岁左右,又是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转折点。

四十五岁以前为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脏腑功能健旺,即使阴阳气血有所耗伤,只要及时休息、给养,很快即能恢复如常。

而四十五岁以后,人体脏腑功能始衰,阴阳气血生源匮乏,但人之兴趣、奢望未减,人仍好动而不好静,譬如有电影、戏剧仍然要看,贪求酒色,七情不节,劳逸逞强,不知自量,最易虚损,又难以补充。

逾五十五岁,人之兴趣、欲望淡薄,多喜静而不喜动,损伤途径亦由之大减,无大虑矣。

即能保证晚年幸福,健康而长寿,若不明其理,仍然妄作妄为,以致体质虚弱,易罹疾病,病后体虚难复,气血日亏,渐成阴阳俱虚,五脏内伤,无疑晚年痛苦不堪,体弱而寿减。”

吾师从年龄方面论述养生,虽为沧海之一粟,但这一粟,却别具一格,十分珍贵难得。

原文/张炳厚

刘渡舟老先生,博览群书,好学不倦,且时常保持空杯心态,谦虚好学,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其很多临床经验也十分宝贵,值得反复查阅,与借鉴思考。

看完今天的文章,您是否有所收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凡临证之得,当先感谢恩师
刘渡舟医话两则
岂独伤寒巨擘,亦为杂病圣手——浅话恩师刘渡舟
张炳厚 浅话恩师刘渡舟"医贵通变,药贵合宜"治疗妇科经行腹痛
中医泰斗刘渡舟先生的求是精神
[转载]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之妙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