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对姜宝林先生笔墨的解读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对姜宝林先生笔墨的解读

刘文剑


      恩师姜宝林先生是中国现代笔墨语言的开拓者,是21世纪中国笔墨语言发展成就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坚守和现代性的探索,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谓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名词,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绘画追求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写”是中国笔墨艺术的核心,中国的绘画是一种写的艺术。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张彦远把“形似”“骨气”“立意”都归于用笔。由此可见,在绘画过程中,用笔是主体,而墨只是笔在纸上运行留下的痕迹。在几千年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笔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笔墨语言体系,用笔在这种体系的形成过程之中至关重要,历代大家无不重视对笔墨的研究、运用和完善。姜宝林先生无疑是探索笔墨结构的佼佼者。



      先生本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得潘天寿、陆俨少、顾坤伯、陆维钊等诸位先生亲授,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得李可染、叶浅予等先生亲授,接受过扎实的笔墨训练。正统的艺术教育、勤奋认真的学艺态度,为先生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基础。他不仅认真研习传统,而且严格按照诸位先生的要求临习古人,上追宋元,下至明清,对历代各画派的笔墨语言皆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并秉承导师李可染先生“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创作思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强调笔墨的全面性和创新性,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笔墨理念和画学思想一一“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现代性创作思路,特别强调对待传统要极端的保守,对待创作要胆大狂妄。
       先生极其尊重传统,不仅花大量的时间临习《芥子园》,还下大功夫临习书法及古今大师作品,甚至在高中时期就临写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些学习为他后面的现代性创新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先生一直对我们反复强调:“笔墨一定要全面,要规范,要十八般武艺样样都精。只有这样搞起创作来才能随心应手。要根据你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的冲动,表现一个特定的意境,或一个特别的艺术追求,所以笔墨的规范、熟练、全面、积淀、深厚是前提。”
      先生也一直强调:“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没有笔墨就不是中国画;要笔墨就是要传统,笔墨就是传统。”他立足民族立场上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研究揣摩,用现代的观念去理解传统艺术的发展,并把隐含在其中的现代因子筛选出来,加以夸张、强化,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独特的笔墨结构,从而产生了有别于古今的新样式。



      姜先生上学期间一直受到陆俨少、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用笔用墨的亲授教育,对传统笔法墨法的重视根深蒂固。 自从跟随先生以来,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他对用笔的强调,多次亲授我们怎样用笔,纠正我们在用笔上的毛病,让我们逐渐走上了一条正轨的艺术道路。在聆听先生的教导之后,我认为他的用笔可归纳为两种笔法,一种是中锋圆笔,这种笔法是他在中国美院跟随顾坤伯先生时继承下来的。顾坤伯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是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者,当今许多优秀的山水画家都得到过他的言传笔授。潘天寿先生曾自谦的赞誉:“顾先生功力至深,吾所不及矣”。顾坤伯教学不仅重视临摹和写生,尤其重视给学生示范。顾先生上课言语不多,很少讲理论,一到教室便提笔示范,中锋用笔为主,从浓到淡,一笔下去,直到把笔画到干枯才重新蘸墨。以笔立骨,由笔运墨,笔笔中锋,笔笔到位,引领学生走上艺术正路。姜先生把顾先生的中锋用笔传承下来,同时在上学期间还大量临习金文、小篆等圆笔体系,同时也临习了方圆兼备的篆、隶、行、草等碑帖,将之与顾先生的中锋用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圆润、厚重的中锋圆笔用笔方法。
       他的另外一种笔法是方笔入画,这种笔法受石鲁先生的影响,大顿大挫,具有明显的金石味道。石鲁用笔与中锋圆润的用笔不同,他的用笔更概括更抽象,更具有金石味和冲击力。先生正是从石鲁用笔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笔用笔方法。
      先生在笔墨的探索中,形成了具有笔墨抽象构成的新笔墨语言,但这种抽象性却不是单纯的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而是带有书写性的一种抽象。讲究以书入画,书法用笔,特别注重笔法、墨法,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将传统笔墨语言的皴法、笔法、墨法程式和图式转换成具有笔墨书写性的韵味和节奏的抽象性笔墨语言。这种笔墨语言不仅仅是抽象,而是在抽象中具有深厚的笔墨精神和文化内涵,带有典型的民族文化意味。



      先生在求学期间受到了潘天寿、陆俨少、顾坤伯、陆维钊等先生强调笔墨和写意精神的教育,特别是李可染先生重视造型和写生创作的训练,积累了大量的笔墨技巧和创作经验,并用于后来的创作和现代性笔墨语言的探索。在先生的新抽象水墨里,不仅体现出先生深厚的传统功力,最重要的是他彻底颠覆了传统山水画将可游可居视为构筑意境依据的艺术理念。他打破笔墨常规,吸收西方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朮的营养,融合中西而又坚持中国笔墨精神,突破传统艺术的束缚,以极其单纯的笔墨形式创造了两种面貌:一是白描山水,单纯的用线来组合画面;一种是以点线积叠而求其大象的积墨山水。在这两种面貌中,中国绘画的笔法被他运用到了极致,看似单纯,内涵却相当丰富,用笔极其讲究,多种笔法交替运用,在看似单纯的画面中隐藏着极其丰富的传统笔墨功力和民族文化精神内涵。
       姜先生一直强调“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的绘画一定要与时俱进,今天的创造就是明天的传统。艺术不仅要坚持传统,更重要的是转换艺术的现代形态,发掘古典艺术中所包含的现代因子。“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他在继承传统,突破传统的基础上得出的独特的艺术思想和见解。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就是笔墨,先生不仅自己在创作中强调笔墨和笔墨精神,而且在教学中也一直强调:“没有笔墨就不能体现绘画精神”,“没有笔墨就不是中国画”的观点,以此强化我们的笔墨观念。而且一直要求我们一定要用传统的笔墨去创造、去表现现代的绘画面貌,艺术一定不能重复,要具有现代性。先生早期的绘画以继承传统为主,全面吸收了传统绘画的技巧。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生逐渐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加快了创新的步伐,提出了“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新笔墨观。强调生活感受的同时,一直保持传统笔墨的写意精神。



      先生的笔法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白描阶段,一个是新抽象水墨阶段。先生的白描山水受古人以线勾勒为主、少用皴擦的山水样式启发。他对历代大师的这类作品情有独钟,每每见之都非常激动,并会用心去揣摩体会,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因素。他也从民间版画尚未套色的半成品黑白版和民间艺术以及外国艺术中吸取营养,把他的用笔用墨变得厚重、饱满,而且单纯,整体感强。先生的白描山水全是用线来表现北方植被极少的荒寂山石,以方笔入书的行草笔法写就,而先生的江南山水则是以圆笔入书的行草笔法写就。先生的绘画作品中能充分显示出中国绘画用笔的力度、美感和丰富多样性。他用不齐之齐三角固和不等边三角形平面分割的构成法则描绘山水。另外先生也借用木刻版画的形式,把传统的披麻皴转换成平面化、规范化的笔墨语言来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这不仅是先生的独特创造,而且是有别于其他笔墨语言的新的笔墨符号,是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形式。这种笔墨符号不仅与传统山水画不同,更与当前的走中西融合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他不走传统山水画常见的路子,而是充分发绘画中线的作用,重视用笔,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形式感、节奏感,以及形式的单纯性和整体性方法。以勾勒为主,运用简括而夸张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平面化、单纯化的笔墨语言,这种笔墨语言的形成与先生的求学经历密切相关。先生于陆维钊先生门下研习书法,陆俨少、顾坤伯门下学习山水画,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基础,而后归于李可染门下,认真体会领悟李可染先生的笔墨技巧和思想,南北融合,特别强调笔墨,尤其强化用笔的韵律和节奏,形成了自己用笔苍劲、大气、圆润、厚重、质朴的用笔风格,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是对中国绘画笔墨语言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姜先生打破笔墨常规,吸收西方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营养,融合中西而又坚持中国绘画的民族立场,在创造中不断变化笔法。近几年来,先生的用笔又有新的变化,与以往所用的笔法有所不同。现在主要用篆书笔法,要求像写篆书一样,中锋圆笔,逆起驻收,内敛含蓄,用笔内力强劲,线条浑圆厚重,提转顿挫,变化多端。先生笔法的变化得益于齐白石的篆书,他收藏有齐白石先生的一幅篆书对联,在反复观察揣摩研究中形成了自己新的绘画图式。齐白石写字横平竖直,常以撇捺斜笔破之,在平正中形成斜向、三角等关系。而且白石老人用笔和结字形成了很好的对比统一关系,整体平正但富有变化,他的用笔藏头护尾,迟涩滞重,但其结字构成平面,笔画穿插和构成与现代平面几何分割相吻合,富于现代构成感,用笔简洁直白,老笨厚重,含有浓厚的金石碑意,姜老师正是在白石老人的启发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结构和篆书用笔方法,使他的抽象水墨的用笔又延进了一步。



       先生推崇“既要现代,又要笔墨”的艺术思想。他的艺术作品再现代、再单纯化、平面化,但其中所有的构成因素都是传统的,完全是中国画的笔墨,中国画的线条,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只不过是对传统笔墨符号、笔墨结构的重新组合,体现出一种新的面貌。画面中的笔墨是传统的,但形式是现代的。先生一直坚持传统,但始终追求画面的平面化,语言的单纯化,构成的形式化的具有现代艺术感的作品。这种现代不是纯西方绘画的现代,而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现代,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用笔用墨,只是传统笔墨新的表现形式。这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巨大贡献。
       姜先生在绘画中不仅追求平面化、单纯化,在用笔上也尽量做到单纯化,,特别是他的白描山水,几乎完全抛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皴法,也不用渲染,而只用线的排列与组合来组织画面。长线、短线、粗线、细线、虚线、实线,互相交替使用,疏密排列,长短组合,中间用毛而碎的点补充画面。线条刚劲有力,既有版画的力度,又有剪纸的意趣,并融合行草的灵气,又融合金篆的金石味道,配以西方艺术的形式和构成,使画面充满气势和冲击力,极具形式美感和中国绘画的笔墨韵味。
       姜先生用笔看似随意、率性,实际上极具章法,极其讲究。一个点,一条线都会严格按照用笔规律和笔法去完成,讲究藏锋起笔,回锋收笔,运笔一波三折。有时他的用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线条婉转流畅;有时又如屈铁盘丝,回环往复,极具美感。薛永年先生评价他的画说:“他的画有陆探微一笔画的气脉,但不求细劲,有岣嵝碑,模印篆的调谬,但更绕气势”。姜先生用笔变化多端,有时用行草笔法入画,气势连贯,飘逸自然,龙蛇飞舞,充满柔情。有时以金篆笔法入画,长短粗细,虚实浓淡,笔笔生发,金石味十足,而且他用笔胸有成竹,充满激情,不拘成法,率性而为,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幽美柔情,故意减弱画面空间层次的表现,极具平面化、现代化和装饰趣味,笔笔生发,率性自由,气格高迈且充满律动。



       姜先生独具一格的用笔用墨方法,继承传统,基于古人而又极大地拉开了与古人的距离;引西润中,从西方艺术中吸收营养,却和西方艺术又有区别。他的笔墨是传统的,但绘画面貌完全是现代的。他在坚定地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创作思想,既坚持传统笔墨的研究、理解与运用,又吸取时代特色并融合西方绘画之理念,而且把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融入画面中,形成了自己基于传统,而又超迈古人,充满现代艺术趣味的独特的“姜氏笔墨”语言面貌。姜先生对自己的艺术走向一直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他说:“我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把中国画重意境,重内涵,重意韵和西方现代艺术重形式,重情感,重节奏结合起来”。他重视画外有画的意境,把学养情感和形式节奏看的特别重要,尤其重视笔墨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涵。
       姜先生对笔墨语言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语言,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艺术之路。姜先生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直在继承创新的路途中辛勤耕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对人类艺术的巨大贡献。






老姜画馆山东青州招生热线

18563615600

185636159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高成:几分清逸与恬淡
当代著名画家姜宝林艺术鉴赏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百年巨匠——黄宾虹 精彩课徒画稿
黄宾虹先生山水画中的笔墨美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