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包穴精析

大包穴为脾经的穴位,虽然传统针灸仅用于气喘,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局部及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较少,但现代针灸将其作为丰胸美容的穴位效果显著,且是治疗扭伤的特效穴位,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穴位。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

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取穴

解剖定位

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行针时,在肋角的前内侧胸壁,应在相邻肋骨之间,在肋角的内侧行针,应经肋骨上缘,这样可避开肋间动脉及其分支。

名称由来

本穴为脾之大络,统络阴阳诸经,故名大包

主治

传统主治

气喘,胸胁胀痛,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现代主治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扭伤

配伍

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治胸肋痛

配脾俞穴、章门穴治食多身瘦

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操作方法

推拿

点按,按揉

艾灸

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刺

斜刺或向后平刺0.3~0.5寸。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

保健作用

丰胸美容

双手按住大包穴后,从胸外侧向内推压胸部三十六次;手掌按住大包穴,再旋转推压三十六次;用手指搓揉大包穴三十六次。

更多穴位知识,可加微信sun8331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穴位,一日一学——大包,这个肺部保健师要知道
中医穴位详解:然谷穴.ppt
经脉篇之足太阴脾经(六)
至阳穴精析
胸肺胁肋痛,大包穴,全包了!
全身疼痛克星——大包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