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三线:生活在皖南的上海人(下)

  ■关于上海小三线的征婚启事报道◆崔海霞徐有威

  “一天凌晨,(二儿子)种根回来了!他满面春风,身后跟着位姑娘。我又惊又喜,急急忙忙要去开门,却被老伴抢了先。‘妈妈,爸爸’,姑娘羞怯地轻轻叫了我和老伴。我心中像喝了蜜般的甜!这在我已经是第二次了。去年初冬,也是这么一个凌晨,大儿子金根带儿媳妇回家时,我兴奋得脸在笑,身在抖,人家还以为我犯病了呢。”这是一位小三线退休工人看到自己的小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时难以掩饰激动心情的表达。

  在小三线建设及投产过程中,职工中的男女比例失衡情况日益暴露,青年男职工找不到对象的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一些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单身男职工由于无法解决个人问题而经常无事生非,到附近村镇买条蛇,将蛇皮缠在手臂上,到女职工宿舍取闹;几个男职工为某一个女职工而打架斗殴,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的苦闷等等事件时有发生。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海市政府、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总工会等上级机关,以及小三线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和团委工作人员纷纷开动脑筋,为解决青年职工的个人问题而奔波忙碌。正当一筹莫展之时,《青年报》上刊登的一则启事引起了八五钢厂这一未婚男职工最多的工厂团委的注意。启事刊登的是海运局为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海员征婚的消息,大家茅塞顿开——通过报纸征婚解决青年职工的个人问题。

  1980年,时任八五钢厂团委书记与上海的《青年报》取得了联系,八五钢厂以支付120元广告费的形式购买《青年报》版面,登载本厂征婚启事,宣传企业的优厚待遇和生活条件,吸引女青年的关注。凡是上海市区、郊区或其他省市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的女青年(须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如果与八五钢厂男青年恋爱成功,结婚后还可以调到厂里工作。这一招果然收到了奇效,在征婚启事见报的十天时间里,厂团委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470封。厂党委见此形势,为了提高男女配对的成功率,还专门举办了“六个第一次”的专题讲座,教男青年第一次通信、上门、外出约会时应注意的问题。如第一封信字迹要端正,字句要通顺;第一次约会要准时赴约,不能失信用;第一句话谈吐要温雅,讲话要礼貌;第一次见面衣着要整洁,朴素又大方;第一次登门要量力而行事,不卑也不亢;第一顿饭要谦逊又礼让,尊老又爱幼。看到八五钢厂的征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万里锻压厂、红星木材厂、后方瑞金医院和胜利水泥厂等也纷纷效仿,刊登征婚广告的报纸范围也迅速扩大,《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上海的报刊上都出现了小三线企业为青年男职工征婚的信息。从1980年到1984年短短四年时间里,南到广东、云南,北至黑龙江、内蒙古,东到上海、浙江,西至青海、新疆的女青年纷至沓来。她们中有翻译、演员、医务人员、技术员、工人、财会人员、大学生、教师、农场职工、公安人员和营业员等,3000多名小三线企业男青年通过征婚在皖南组建了家庭,用八五钢厂领导的话来说,“通过为青年解决个人问题,职工中出现了三多三少:即学技术的多了,热爱集体的多了,争取入团入党的多了;热衷酗酒的少了,赌博闹事的少了,随便缺勤回上海的少了”。

  “影响了皖南人的生活习惯”

  “上海人在衣着上比较时尚。当年的化纤衣料质量好的叫的确良,很时髦,特别是一些女工穿着的确良衬衣,我们这里人看到了觉得很高级,所以就很快流行起来了,从衣着的衣料上、衣服的式样上进行模仿。我记得最典型就是上海人当时穿的裤子,很窄的裤脚,窄有5寸或5寸半,很长的拖下去,然后穿上很时髦的鞋子。我们这里原先穿的是大脚裤,但此后也逐步改为小脚裤了。当地人看到上海人穿什么衣服就开始模仿,还有很多年轻人都学会了上海话。很多青年人,招工到上海的工厂之后,他们回家都学着上海人穿衣服,讲上海话,绩溪成了‘小上海’。”曾任绩溪县小三线交接办公室副主任的汪福琪讲述道。在他看来,上海小三线职工对当地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皖南当地人不单单是从穿衣打扮上向小三线职工学习,在更深层次的医疗卫生、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也在和小三线职工的交流互动中逐步改变。以看病为例,虽然说小三线建立的四个医院初衷是为小三线职工服务的,但从开出病房开始,当地人就云集而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小三线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都是明显高于当地的医院。曾经在后方瑞金医院政工科任职的吕建昌清晰地记得:“我们这个医院在地方上很吃香,因为我们的医疗水平高。当地的县级医院肯定是比不上我们的,地级市黄山市的医院也不行。所以他们那里的领导都经常到我们医院来看病。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生病了都到我们这里,住在我们病房。就连安徽省的一位副省长也曾在我们医院病房住过。”

  在小三线职工的影响下,皖南人的眼界和视野也逐步开阔。在小三线职工刚刚到达皖南的时候,汽车、卡车开过去,当地人说这辆小车是不是那辆大车生出来的,农民不知道车子为什么会动,甚至有些人拿着草去喂车子,以为车子是牛。工厂水龙头一开,农民想这水是哪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现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小三线企业的小卖部带来的上海商品,当地人不需出远门,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生活用品;工厂的浴室给当地农民创造了讲究清洁卫生的条件;自来水为他们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方便;工厂的电也输送到附近的村庄,改变了当地农村人点煤油灯的习惯。

  小三线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皖南人提供了基本的娱乐方式。每次小三线企业放映电影,当地乡亲们就携老拖小与职工一起看电影。有一次文工团到后方演出,他们为了看戏,从山里带了点心过来看,小三线业余队伍到企业演《红灯记》,他们竟赶了几十里路来看,只要是有小三线企业的地方,这些都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些通过征地进入小三线企业的当地青年人,更是从头到脚开始向后方职工学习,从穿着打扮、行为方式乃至学说上海话。

  (此文部分资料取材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著《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徐有威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摘自《档案春秋》2013年第9期

  (原标题:小三线:生活在皖南的上海人(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三线:生活在皖南的上海人
小三线建设:深山里的生活交响曲
回不去的小三线
皖南深山的上海“飞地”
上海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皖南小三线建设的开路先锋——上海市四建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