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造鱼翅 明胶制作毛利高达30倍

  1月7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记者卧底暗访假鱼翅真相,其中曝光不少饭店所售鱼翅实际为明胶制作的假鱼翅。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包人工合成假鱼翅售价30元,能做出6份鱼翅。这样,一份鱼翅羹的成本也就在5元钱左右,而卖给消费者的价格竟达150元,毛利高达30倍!(皖江晚报1月9日)

  近日央视曝光不少饭店所售鱼翅实际为明胶制作的假鱼翅,这些鱼翅是用“鱼翅精”的调料调成的,食用可能对肾脏、肝脏尤其是生殖系统有毒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民生大事,但为何接二连三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值得有关管理部门深入思考和总结,这样的问题的最终症结在哪里?

  2013年春节临近,“假鱼翅”被央视曝光的讯息,近日再一次触动了公众有关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目前,虽然“假鱼翅”一些食客吃下,但萦绕在消费者心中的疑问仍未能解开:“假鱼翅”为何敢于造假?“假鱼翅”生产、流通环节到底谁之过?责不在鱼翅,而是被晒变质。如此解释能让公众信服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对此特别关注,希望能尽快查明问题真相。“不管是超市问题,还是生产厂家问题,赶快查出原因吧,别又拿老百姓的安全不当回事了。”有一群众边选购 “假鱼翅”边说。眼下,“假鱼翅”吃下去了,但食品安全无小事,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值得深思。如何确保不再出现“假鱼翅”不再激起社会公众热议,这里需要一定的真实。其实,公众只关心安全和真相,不关注产品流程、成分等复杂的辩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安全的根本好转,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虽然,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从田头到餐桌,从工厂到口中,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分别见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很多部法律法规,监管职能分属于农业、环保、卫生、技监、经贸、工商、海关、检验检疫、林牧渔业等很多部门,造成既有监督越位和监督重复,又有监管缺位和监管空白,形成“九龙管水,不如大禹一人治水”的尴尬局面。亟待出台更加权威,更加统一,更加严格的类似《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调整、整合现有的部门职责,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管严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高整治效果。

  越是到年关,公众越是堪忧食品安全形势,这无疑是对相关监管部门的督促与鞭策。政府应加大协调监管力度,要求食品安全所涉及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监管,加强力度、从严管理,从重处罚、加大违法成本,问题食品和问题产品才会无处藏身,老百姓也能放心。

  “假鱼翅显出问题”应警醒我们,食品安全不可小觑!为了一个万众同欢、阖家欢乐的佳节,让我们携起手来,让食品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卫生、有质量的生活,营造一个和谐的春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笼包内馅掺明胶 折射食品安全监管漏洞
生产“良心药”才能让公众吃上“放心药”
不能让“维权监管” 缺席产品质量安全治理
假鱼翅明胶制成
鱼翅大多为明胶制作,你还会吃吗? 投票调查
央视网评:药监局协调私了,见证了公权私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