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忍让是一种美德
在昨天的《南方DU市报》上有人提到了一个悲剧,说的是最近西北的某地,一个农民开了辆无牌的手扶拖拉机,当行到某条河边时,遇上了检查的。眼看要被人逮住,农民纵身跳到了大河里,结果活活给淹死了。
对于这样的悲剧,应该怪不得那检查的。农民自己违章,不但没有勇气停下车认错,反而强行跳河,酿成这样的悲剧,只能怪自己的错误行为。分析农民当时的心理,一定是想侥幸逃脱了事的,但这种主动回避的策略显然不是个好主意。要知道,那等于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结局。人走了,车还在。不愿意交一小笔罚款,却把价值不菲的车留了下来,而更重要的是,还把命搭给了阎王爷。这下可好,竟然成了一劳永逸,什么麻烦都没有了,命也没了。这难道是种明智的选择吗?
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出现如此悲惨的结果却有些意外。也许是类似的事情以前发生太多了,且凡跳河逃跑的都获得了成功,才给了这农民跳河逃跑的信心。而他却做梦都想不到,他无意中成了唯一一个真正“逃走”了的人。
相比之下的另外一些人,当其遇到麻烦时,也许会稍微“理智”些。他们不可能为了逃脱责任而冒生命危险,但他们会以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不需要回避。这种人的性格中一般都有极强的个性,他们是一群非常要强的人,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在弱者面前,他们也许会表现出理性的一面,但越是遇到强者就越不甘心低头,这显然犯了一种大忌。在不少时候,他也许真的能证明自己的强大,能够把别人制服。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在他们面前俯首称臣。万一遇见更横的,无疑是鸡蛋碰石头,结果便如最近热炒的某君那样,遭受了羞辱不说,还被弄坏了JJ。这能怪得了谁呢?
有人说,当初如果此君能收敛一点自己的脾气,认真地配合检查,不要把自己当了牛逼,便绝对不可能有后来的悲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他不愿意服软,更不愿意低头,别人怎么劝说都是没用的。对于此君遭遇的事情,如果换了低调点的人,比如那些农民工兄弟,也许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且不住地道歉认错,那么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肯定P事没有。这种忍让的结局显然与某君如今的处境有天地之别。
忍让会使别人占了一时的小便宜,却多能使自己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为将来的成功埋下伏笔。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子也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两位圣人的话都说明了忍让的含义,这对任何人都是有教育意义的。今天在街上散步时,看到路边几个打工者胳膊上清一色文着巨大的“忍”字,这显示出忍让在他们心中崇高的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忍让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当年的韩信,如果不忍气吞声从别人跨下爬过,哪会有后来的飞黄腾达?再如战败后的越王勾践,如果不是下贱地给夫差做人质,当孙子,甚至品尝夫差的大便,哪能有后来的报仇雪恨?还有个例子是关于汉朝初年的儒者们。刘邦本是个粗人,不知道儒家礼仪特殊的用途。有一次,他甚至当众在一位大儒的帽子里撒尿。对于这样的侮辱,如果现场的儒者拂袖而去或者当面驳斥的话,肯定不会有后来汉朝儒学的昌盛。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由此看来,多数人是知道忍让的益处的。
老子曾对忍让的哲理进行过深刻的探讨,他曾经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这其中的寓意非常明确。在全的地方求全,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委屈了之后,才可能求全。同样道理,只有先“枉”、先“洼”、先“敝”、先“少”,才可能有后来的“直”、“盈”、“新”、“多”。《道德经》二十四章又提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是对如上观点的进一步说明。踮着脚站立的人不可能站得更高,而跨出去步子的人必然没有办法去行走。这充分说明了“委曲求全”也就是忍让的道理。
而在有些人看来,老子如上的思想也许过于消极了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无为”之术。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大有人在,但历史上却有更多成功的例子。在汉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朝廷是一直在信奉黄老之术的。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在那些激进者的眼里,他们会以为这种做法过于“迂腐与反动”,这只能理解为立场不同的结果。
关于忍让这个话题,历史上曾有一本相关的专著,书名就叫《忍经》。在这本著作中,作者对各种情况下的忍让进行了探讨,包括“利害祸福之忍”、“不平不满之忍”、“听谗苛察之忍”、 “小节无益之忍”等等方面。书中对忍让的阐述可谓是面面俱到,并对忍让进行了极力的推崇与宣扬,从而使其成为一部最实际最朴实的行为指南。
有人说,忍让是一种美德。在多数人的眼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忍让可以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和升级。而对个人来讲,至少可以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忍让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有益的,这大概是其最功利的一面。而从更高层次来理解,忍让其实代表了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胸怀,它是与那种斤斤计较的心态相对的。而持后一种态度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不受大家的欢迎,这便更显得忍让的伟大。
(原文见广州老农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人的十大美德
少女跳河,请看看农民弟兄在做什么……
虽长大却还不明白的道理
【经典品读】十室之邑
农民常说,对人一块一,对物九毛九,说的很有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