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诸身法要领中的纲领,立身中正的功夫保障了太极拳十三势、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如何处理协调好意形诸方面的矛盾冲突。比如虚领顶劲松腰沉胯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再比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太极拳中所讲的中正内涵是指身体内部的对称、平衡、沉稳,非简单的形态之谓。不要小看其中的平衡,比如恩师林墨根先生传授的垂臀松肩练法,垂臀是为了较好的松沉到脚底地面,而松肩就是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使拳势下盘更加稳固又有利于动作变化。实际上,立身中正的练法要正确协调形、气、劲、神之间的和谐统一,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内容,体现了练拳求,其目的是为八面支撑服务。

中正可分静态拳式和动态拳势,立身中正在静态拳式的技术要求是下盘稳固,虚实分清。陈式太极拳十四世宗师陈长兴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思是他平日练功**拳姿势端正,不偏不倚,落地有根,稳如泰山。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是立身中正的动作。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无论由人怎样,推、挤、拉、扯,他脚步丝毫不动。由此可见,身正脚稳是立身中正的实质,立身中正的最终目的是落地有根的稳固。

立身中正在动态拳势的主要技术要求是虚实转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不失中定,关键是分清虚实的变换功夫。杨澄甫先师有一段精辟论述: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是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有些练**国标竞赛套路的太极拳爱好者,你看他拳式外形立身中正,头平腰直,下肢站立也够规范,但你动一拇指推按,他身体就失重的站不稳了,这样的立身中正对太极拳有什么用处?我的一位美国吴学生谈到体悟立身中正时说:立身中正是一种平衡,不是外形的中正,是身体不用拙力而形成的平衡与松而稳的状态。一个关节没练开的人的立身中正和一个关节筋脉都打通的人的立身中正外观不一定一样。不能削足适履。

还要知道的是:中正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技法的需要而变化,它也可随功夫的变化而变动。国外有位太极名师在他的著作拳书里面说:其实分内家拳和外家拳最好的方法还是看形体,看人体最重要的一个部位,也就是看屁股。打拳时屁股突出的就是外家拳,屁股往里收的就是内家拳。我看过几位有较好功夫的内家拳前辈的拳照,屁股明显突出,单以看屁股分出外家拳、内家拳的话,我认为这样断言不大实际。在望海远游的新浪博客看到了一篇《杨澄甫宗师中晚年拳照对比》博文,该文说:杨澄甫青年图片中只有上步七星有撅臀之嫌,我觉得可能是为出功夫,蹲身较低,身体前倾以维持重心所致。但仔细看,拳意很好,大有一抬手即将人放出之势。前倾、后坐均是太极拳应有之义。练时为了拉筋脉,一条线逼出内劲。打时为了争取空间、时间。前倾,则泰山压顶,后坐,则江中磐石。我认为,太极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追求和练法,辩证的看待屁股突出的问题是较为客观的。

有些人只看练拳者的上身动作是否中正,如果看见了上身前俯或后仰、左歪或右斜的动作,就会认定是立身不中正了,这样的拳病是立身不中正,说法没错。但是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弓步时前腿膝盖超过脚尖、虚步时臀部超过脚跟、半马步时后腿三尖不同向等下肢动作立身不中正的拳病。先不说这些拳病造成下盘不够稳又易失重,单说造成膝盖异常疼痛就很成问题,练拳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膝关节,膝盖疼痛了怎么跟拳经所说的立身须中正安舒对上号啊?何来安舒的感觉?膝盖不因动作异常受力过大才能安舒的行拳走架,腰部也要不因动作异常受力过大才能安舒的行拳走架。

同理,拳势劲道和劲力走向也是影响安舒的因素,比如能松腰松胯的劲力走身后就有安舒练拳的感觉。我的那位美国吴学生谈到劲力走身后的体悟时说:今天练了蹲起功。我在想,怎么才能均匀慢慢下蹲,膝盖不疼呢?有一点我想到,要吃劲点明确,及时地下移。胯和顶劲同时,然后是膝后,然后是外踝。脚跟分别与各吃劲点发生关系,劲力走身后。下蹲过程如果吃劲点不能及时下移,或突然下移,就有可能疼痛或不匀。从膝后,经小腿到外踝我以前不是很有感觉,今天好一些。我膝盖不好反而成了祝福,逼着我用心思悟也是好事。在此指出:这里所说的安舒,是处于正常的受力吃劲的感觉,而不是处于异常的受力吃劲的感觉。

立身中正四个字看似简单,拳论上也是言简意赅,但真正落实到拳架中,落实到每招每式中是很不容易的。立身中正要求静态拳式和动态拳势做到虚领顶劲、松肩垂手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尾闾下垂、气沉丹田、开胯圆裆、扣足展膝(对应于马步和开立步)、松膝、松踝、舒趾等等。要有恰到好处适中的技术内涵,要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技术内涵。立身中正的关键在于沉顶对拔劲和精神留意于头顶之上,正是:立身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第一阶段是练出沉顶对拔劲,不是先顶后沉,也不是一边顶一边沉,而是沉中有顶,颈、头松开往上领是在松沉的作用之下而带动的。先有松肩垂手、松腰塌胯的沉劲,后有虚灵顶劲。如果身上没有沉顶对拔劲的去谈神贯顶,那么这个神贯顶不是假东西就是有点玄。第二阶段是在沉顶对拔劲的基础之上,把和精神留意于头顶之上,心平气和劲顺的身势中正不偏,这样才是真的神贯顶


联系电话:133402562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习练太极拳的立身中正
论太极拳盘架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想要学好太极拳,看一下这些细节的表现 ,不然难有精进。
太极推手的十大阴阳关系
【陈雄聊太极拳 23】在练功习拳中体悟松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