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绝唱《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东晋著名宰相谢安,那可是李白和苏东坡的偶像,有一次,谢安问孩子们,他们最喜欢的诗经中的名句是什么?谢道韫就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吉甫作颂,穆如春风”。谢安感慨道:“真是雅人深致!”这个吉甫,应该是尹吉甫。他是周宣王时期,带领将士们和玁狁作战的民族英雄。而谢道韫的弟弟谢玄,东晋王朝最英俊潇洒的军事天才,却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谢安听闻之后,拊着谢玄的背,感慨啊!“你和我是一类人啊”。

谢道韫虽为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东晋末年孙恩之乱爆发。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还拜佛求神,说自己已经请来了天兵天将来解救众人。只有谢道韫不糊涂,她一名弱小的女子召集家里的男丁进行训练,听闻敌兵到来,拿着刀出门砍杀敌人然后被抓。孙恩看到谢道韫只是一名女子却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节,于是赦免了谢道韫一家。

而谢玄更是真正的战士,是东晋王朝少见的军事天才。在谢安的支持下,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强劲的攻势,谢玄在镇江和扬州一带组建了一支神奇的北府兵,横扫天下,成为中国军事史上四大特种部队之一。公元383年,获得了淝水之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胜利。甚至带兵北伐,收复了北方中原绝大部分的失地。

[page]

可是奸佞当道,对谢安叔侄造谣猜忌,谢安因此抑郁而终。对于一手带大自己的谢安的去世,他痛彻心扉。但紧接着不久,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又连续夭折。也正在此时,他的小孙子出生了。谢玄甚至认为这个小孙子命太硬,连续克掉了他的亲人。他就把这个小孙子送到别人家去养,长大了才把他接了回来。所以他这个小孙子小名叫“克儿”,谢克儿,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谢灵运。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这首被谢安和谢玄叔侄一致推崇的《采薇》。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page]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page]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歌的写作背景:

[page]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汉书·匈奴传》记载: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今日多以后者为准。

品读: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第一至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老兵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四、第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

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成为《诗经》中的千古名句。

王夫之《姜斋诗话》评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刘熙载《艺概》谓其“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清人方玉润在其《诗经原始》中对《采薇》的末章作出如下评价: “此诗之佳, 全在末章: 真情实景, 感时伤事, 别有深情,非可言喻, 故曰:莫知我哀。 ” “末乃言归途景物, 并回忆来时风光, 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 千古常新。”

刘勰在《文心雕龙· 物色 》篇说: “是以诗人感物, 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 沉吟视听之区;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 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 '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杨柳”自此成为离别的象征。

古人写柳寓意:柳

[page]

唐 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堤上柳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年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老兵在走的是一条世界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场战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所以,虽然他是幸运的,因为经历了这多么次残酷的战争,他居然“大难不死”,那应该是“必有后福”了,老兵应该是死里逃生、欣喜若狂,终于可以看到朝思暮想的亲人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如此的忧伤?为什么他的眼中还饱含着泪水?或许,他在想,战争已经耗去了他的青春年华,错过了娶妻生子,年华已经老去,他却没有家室,连家中的父母因为常年没有音讯,也不知是否还健在?所以他的归去,是一种叶落归根的夙愿,却不是一个可以栖风避雨的港湾。因为无妻无子。所以,近乡情更怯,路途是那么遥远,脚步是那样沉重,或许他不想看到他心中仅存的一份牵挂和美好的希望成为泡影,那会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谁说男儿不痴情?谁言男儿不懂爱?《采薇》使人想起东晋叱咤风云的谢玄,他能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以国家为重任,却也是侠骨柔情。其原配妻子是泰山的羊氏一族的人,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甚是笃厚真诚。曾经就有这样的佳话流传,说谢玄在外钓到了几条好鱼。关心爱护妻子的他就将鱼做成了鱼鲊,并且寄给了在远方的妻子。他们身上除了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还有养育父母振兴家族的传承。侠骨中却也有柔情,百炼钢成绕指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诗经·采薇》,抵达一个戍卒的心灵!||“走近100座文学圣殿”(第14篇)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再说《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深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