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中最“多情”的七绝,所谓“黯然销魂”就是说的这个

中国人情感向来丰富,尤其是心思敏感的诗人。诗人们的情意,在表达离别相思之时最为缠绵,此类主题的诗作也有很多。在南朝齐、梁之时,有位诗人名为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离别之情在诗人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在唐诗当中,有一首最“多情”的七绝,就是写的离别,所表达的这种情感,也就是所谓的“黯然销魂”。且看: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题目乃是《赠别·其二》,是唐诗三百首当中杜牧的知名七绝之一。而那句著名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其实就出自《赠别·其一》,这首诗的“替人垂泪到天明”也是经典之语。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就是离别。《赠别·其一》主要写的是诗人与女子的离别,挥毫泼墨尽力描写女子容貌体态之美,虽然是赠别,但是诗中所表达的更多是对于对方容貌的赞叹;而这首《赠别·其二》则是直观的写出诗人与女子离别的不舍之情。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情感矛盾,内心的凄然是我们所能看得出的。“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诗人面对离别是多情的,但是表现出的,却都是无情的。而这种矛盾的感觉,就像是在离别酒席上自己想要笑却总也笑不出来。

诗人面对此情此景,面对离别不舍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凄苦可谓是显而易见。

后两句是诗人所用的一种通感手法,诗人面对离别内心悲伤,看到世界上一切的事物也都是满含悲伤的,所以当诗人以这种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蜡烛的时候,就将蜡烛赋予了更为感伤的情感和色彩。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你看那蜡烛有心(实际上写的是蜡烛的芯),知道我们要离别,它都表达出了依依惜别之情,甚至还为我们垂泪到天明!而这种情感我却无法表达!

离别诗,就是写的这种矛盾凄苦、欲留而不得留的情感,也就是江淹所谓的“黯然销魂”。这种情感混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当中,发酵研磨,配以诗人的才华,才会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诗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都离不开愁,28个字成千古名句
古诗词日历 |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赠别》之二赏析
唐诗三百首丨杜牧与歌妓分别, 挥笔写下一首诗, 成就千古名篇
杜牧一首赠别诗,以蜡烛喻人,不言人而言烛,衬笔绝佳!
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