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这三句话,让人领悟到多少奥秘!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

一、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万物欲浊分别都在求自生求自利益,因此不愿处无助、无靠、容小的下贱名。中国道文化使古圣君留下自柔不强的自谓,这个自谓从面上是在损着君王的形象,其实若真处虚下则是得信天下安治之益。

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选自《道德经》二十五章。【译文】人遵循地,地遵循天,天遵循道,道遵循于自然。天法道,是说人们心目中的命从属于大道,但不要迷信于天命,试图探寻大道才是正事。道法自然,是讲大道决定于自然本身,任何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都不能长久。

这一高度概括而精辟的语言,可谓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不仅是千古不易的做人做事、证道的法则,更是颠扑不破的养生之道,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选自《道德经》之第九章。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功成弗居,是以弗去”和“功遂身退”,都是要求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在名利双收之后,适可而止,不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太满会溢。这也是无为之道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如何正确理解?
《道德经》:做事要知分寸、守规矩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夫唯道,善货且成。 道隐无名,强字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白话文)静之本
品读《道德经》
道德经-连载340:学道,是为了扭转和避免世俗所学的损人利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