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性的师生关系更可取

理性的师生关系更可取

www.jyb.cn 2013年02月27日 作者:尹良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常看到一些探究师生关系的文章,言必曰爱,或是对贫困生事无巨细的关怀,或是对问题生春风化雨的教导,或是对优等生响鼓重锤的激励……总之,写的都是在爱的阳光下,师生关系亲密无间,教学天地姹紫嫣红。

  而回想起自己,从教快20年了,学生教了一茬又一茬,和每批学生的关系也都非常融洽,可我始终找不到和他们成为朋友的感觉。我常为此懊恼、愧疚,总认为是自己做得还不够,致使学生不愿把自己当成朋友。今天读到茅卫东老师的《师生何必成为朋友》一文,顿觉眼前一亮,心里一震,多年来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就在这一刻突然释怀了。是呀,师生间能成为朋友固然是好事,不能成为朋友也不必如此自责,保持正常的师生关系有何不好呢?

  话至此,想起身边一件事:我校刚分来的一个毕业生,年龄和学生相仿。该教师经常和一些学生一块玩,互相送礼物、请吃饭,甚至以姐弟或姐妹相称,可谓“与学生打成一片”。而到最后和她作对的恰恰就是这些经常和她一块玩的学生。可见教师和学生太过亲近未必是好事。

  “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实在没必要拿什么朋友关系来比附师生关系。”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一个实事求是的对师生关系的理性的、科学的定位。日常工作中,教师除了要有爱,更要有专业技能和专业意识,要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专业技能的能力,要有通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情智两全的人的意识。人生的某个阶段,爱的力量或许可以创造某方面的奇迹,而在其他阶段,理性的力量则更有利于校正人生的航向,激发生命的潜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即使师生成为朋友是一种美好境界,也不必成为全体教师追求的目标。”确实,师生间“能不能”成为朋友,“应不应”成为朋友,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互相尊重!“尊重学生和与学生成为朋友两者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教师只要在精神和人格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遵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教育活动就能得以正常开展。如果我们的教育必须靠“朋友”这种私人关系才能得以很好地开展,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在这个强调法治、强调规则的社会里,建立专业的、理性的师生关系是不是更合理、更科学?用专业素养去引领学生是不是更应该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宋店中心校)

  《中国教育报》2013年2月27日第9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三种基础能力
学习心得 柳河县孤山子镇明德小学 高义利
不说“做朋友”
多元评价学生
师生的沟通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