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春七中向百年华诞献礼
百年树人千秋大业 春风化雨万物生长

——长春七中向百年华诞献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弹指一挥间,长春七中已走过荏苒百年。一百年的艰苦创业,一百年的辛勤耕耘;一百年的励精图治,一百年的风雨兼程。她用其特有的敦厚宁静与沉稳执着,在北国春城这块丰饶的土地上书写着百年树人的千秋功业。

长春七中前身是自强学校,由民族企业家王荆山于1915年创建,是当时长春市第一所私立学校。1955年8月20日,在自强学校旧址上,正式成立了长春市第七中学。2006年8月15日,迁址到宽城区西二条街737号,现已成为吉林省重点高中、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长春市文明单位、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长春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近年来,学校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理想和“成长、成人、成功”的办学理念,逐步探索出了“成长教育”育人模式,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让每一名教师都能享受到职业的尊严和创造的幸福。

成长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成长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注重内源发展;成长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注重参与体验……在探索“成长教育”的过程之中,学校还与“生本化课堂”等改革措施结合起来,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下面,让我们走进长春七中,领略一下她那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成人”

“体验感悟,触动心灵”的德育文化

墨子说:“德为才之帅”。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成长教育呼唤德育工作要具有穿透、怡养、觉悟、历练的德育效应。多年来,长春七中始终把德育列入重点规划,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好、品行优、品位高”的具有理想信念、自主自强的现代公民,并树立起了“体验感悟、触动心灵”的德育思想。母亲节时,学校组织学生精心准备一堂由妈妈们参加的班会课,学生们事先会给妈妈们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增强和妈妈的沟通;在班会课上通过演唱、诗朗诵、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一堂班会课下来,很多妈妈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为孩子的进步,也因为和孩子们贴心的沟通。

在德育内容体系方面,学校形成了分层递进,有效衔接的教育序列。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突出“规范行为”和“优化人性”两个基本点,围绕“理想信念、养成教育、守法诚信、感恩责任、尊重生命”五大主题教育,开展“八字”道德活动,实施“独立、关爱、知性、优雅”的女生形象和“自主、自强、勇敢、担当”的男生形象工程。

学校实行了导师制和集体备班制,建立了多元化的家校合作与互动平台,实施全员育人。“家长工作日”建立了学校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家、校合力,促进了教育理解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双丰收。

学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建立艺体中心,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体魄,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学校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平台,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实践”的能力。以培养“校园之星”为载体,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教师全员参与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和生涯发展课程开发。开设“生涯讲堂”,编撰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涯规划读本,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

“成材”

“先学后教,自主内化”的教学文化

“自由的课堂,让我们有了追求;自由的课堂,让我们不断创造。是课改给了我们彰显个性的舞台,是课改给了我们一个孕育知识的游乐场。”高三二班的徐雅婷如此表达她对课改的理解。校长杜志华的话则更为直接,“多样化办学,就是要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拥有共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有差异地发展。”

学校的课程建设以成长教育为纲,构建完整的与成长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深入整合课程资源,通过道德成长、智慧成长、体能成长、心理成长、特长成长和实践成长等六维度,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教育价值定位,建构学生成长课程体系,编订校本教材,实现课程体系校本化、个性化和体验化。校本化课程——开发国家课程,编写各学科导学案、学科拓展、中国仁礼教材,形成必修课的道德成长、智慧成长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个性化课程——以国家课程作支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编写动漫、合唱团、话剧社、篮球、书法社、小四项、舞蹈、心理导航等体能成长、心理成长和特长成长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体验化课程——开展如志愿者服务、理化生实验课、社会实践等实践成长的体验化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建体现成长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三段四环节成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先学后教,自主内化”为主体的教学文化,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才。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学案设计、学案落实、教师角色、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实施课堂教学评价。

在课题研究方面,学校全面实施教育科研2345工程,即抓好2个载体、培育3个机制、推动4类科研、建立4个制度。二个载体:校内刊物《成长》校刊和学校网站。三个机制:优秀教研组评选机制、科研型教师评选机制、优秀课题组评选机制。四类科研:课程类科研、普及类科研、“五个一”工程和课题研究。五项制度:课题申报制度、目标考评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科研成果报告制度。

“成效”

“机制管理、人文默化”的管理文化

学校之重,重在管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制定的出发点要体现“成效”。学校的管理理念是热情服务与激情创造。学校的管理境界是让教职员在岗位上规范地工作,让教职员工在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让教职员工在岗位上快乐地工作。学校的管理风格是人文化、扁平化、数字化、规范化。长期以来,学校的管理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四个系统和三个机制:决策系统(校务委员会、学代会、教代会)、咨询系统(校外顾问、家长委员会、学校督导组)、执行系统(教学系统、德育系统、后勤系统、政工系统)、社团辅助系统。三个机制:运行机制(校长负责制、副校长系统负责制、中层干部部门负责制、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动力机制(绩效工资制度)、制约机制(党组织政治保证、教代会民主决策、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形成四大管理文化:以“先学后教、自主内化”为主线的教学文化,以“体验感悟、触动心灵”为主线的德育文化,以“机制管理、人文默化”为主线的管理文化,以“德行天下,智报家国”为主线的校训文化。

除了常规管理之外,学校着重打造了一支认同成长教育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自学与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成品”

“薪火相传、注重成长”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实施步骤等方面。学校提出“成长教育”为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所有员工共同的希望和目标,塑造带有共同价值理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建以成长教育为品牌的学校文化,展现出物化的、人化的、心化的校园文化,最大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是确立了符合学校文化特征的物化内容,即体现学校文化的表象内容。强化校徽、校旗、校歌、校训在学校的存在与价值,统一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的校园形象规划,形成并强化代表自己独特成长教育文化意蕴的仪式和文化活动,使之庄重而典雅,提高学校的整体品质。

二是确立了符合学校文化特征的人化内容,即体现学校文化的融合内容。传承优良传统,打造百年品牌文化。通过开展“回望历史”,建立“足迹馆”、“书香校园”,让校园和师生充满文化气息。挖掘寻找学校发展精髓,凝练学校自信自强、务实创新的文化精髓,引导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的全程设计和建设,倡导自己的文化精神,并逐渐丰富其内涵,使之根植于学校有机体内,净化师生的价值文化和行为文化。

三是确立了符合学校文化特征的心化内容,即体现学校文化的精神内容。构建以求真、向善、唯美为特征的成长教育校园文化。求真的知识世界,以“真诚、质朴”为特征,建设“书香校园”。向善的人际世界,要以“善良、仁爱”为特征,建设“阳光校园”。唯美的心灵世界,要以“高贵、儒雅”为特征,建设“诗意校园”。?

回首过去,在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在家长的信任与尊重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与鼓励下,同时也在长春七中人的艰辛付出与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历史的收获不能停留于静态的文物陈列,而应当转化为创造未来发展的资本,在学校迎来百年校庆之际,长春七中人将承载着昨日的骄傲与辉煌,满怀着今日的自豪与信念,手握着不断创新和拼搏的火种,心怀感恩,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凝心聚力,从现在出发,从这里出发。风飞千仞,薪传八方。(张跃志?杜志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板厂小学:文化引领 智慧育人
办一所幸福的学校,做一群幸福的师生(康一中)
【中国教育报】湖南师大附中:“二次开发”拓宽校本边界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以“正心教育”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德育文化的构建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