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州个园盐商豪宅解说(配图)




个园是个神秘的盐商园林,园主曾经富甲天下,却又迅速败落,他因生性爱竹,取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



园中竹子,石头,住宅各占三分之一,形成古今三大景观:生态竹、四季山、与三路豪宅。初夏秋冬四季叠石假山是个园出彩之处,但它们仅仅是盐商老宅的后花园而已,若细看这豪华宅第,就能知道当年盐商的富庶。



依照中国人坐北朝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庞大而森严的住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大门对着写有大“福”字的豪华砖雕照壁。传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为主题,五路豪宅依次排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三路建筑,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



现存以东中西三路为轴线的盐商豪宅,每路三进,其结构相似而功能各异。三路建筑之间用“火巷”隔开,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九宫格布局”。



我们就从中路主建筑开始吧,通过这豪宅来了解园主、了解个园、了解扬州人的生活习惯...



中路建筑以“福”为主题,檐口瓦头滴水及门窗阁扇,皆为倒挂蝙蝠寓意“福到”。第一进是正厅“汉学堂”,厅堂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堂名以汉学标榜,高古的建筑格调和渊雅的文风相映成趣,彰显出古朴雄浑的台阁气象。不以富贵骄人,反觉书香袭人,这里是主人会客的地方。



园主黄至筠字韵芬,又字个园,生于1770年,扬州甘泉人,原籍浙江仁和。官至正二品顶戴,清廷因此赐他“盐运使”的荣誉官衔,不仅如此,连他的长子、次子,也都赐予“郎中”官衔,还赐给皇家许多仆人。哈哈,对于扬州盐商连皇帝老儿都要敬他三分。因屡次捐资朝廷赈灾及军费开支,曾两次获得进京祝寿,入圆明园听戏的待遇。



黄至筠曾三度起落,期间都凭借他过人的毅力和高超的经商能力坐稳了两淮盐商首总,即使在道光年间盐政改制,两淮盐业趋于没落的背景下,依然能力挽狂澜将扬州盐业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黄至筠作为一名经商奇才,同时也是个有文化修养的儒商,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现个园抱山楼下的嵌壁石刻上,还存有他画的一幅扇面。



天井是住宅中的采光通风口的空间。雨天天井四周的高大房屋屋檐向内流淌下来,形成四水归堂,古时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后的第二进是三间两厢的两层楼院落,名花珍禽,古玩字画一望而知主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这里可供宾客暂住,东边卧室西边为书房是清朝时的式样。中路第三进,同样是三间两相的格式,但陈设却大为不同,非常简朴,毫无富商大贾的豪华气派,曾是黄至筠儿子的居住场所。



中路建筑是前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的形式,称之为前厅后寝。住宅格局是三间两厢,大梁式构架,旁设四间厢房。这是扬州从前大户人家传统居住形式之一。



中路建筑两边有东、西火巷。火巷是大户人家宅子里的狭长通道,它有三个作用:使住宅之间隔开;用于防火防盗;佣人穿行的通道。呵呵,相当于江南人家的备弄哈。不过,黄氏豪宅火巷更大气:见天、见阳、透光、透气。



再来看看东路建筑,它是“禄”的主题,门上檐口瓦头滴水都是梅花鹿图案,以鹿寓禄,指高官厚禄的意思。第一进是管家、帐房的办事处所,叫“清美堂”,以清为美,这意思你懂得哈。第二进,是管家、帐房等高级仆人的住宿和主人吃饭的餐厅,还兼作仓库。



“民以食为天”,黄至筠的饮食很讲究,山珍海味就不说了,据说吃的鸡蛋,是专门用人参、白术等名贵的中药材喂大的鸡生的,每个蛋的成本“一两银子”,主人每天早上要吃两枚。我说淮扬菜味道为什么这么美呢?原来是有这么多的扬州盐商对美味的追逐,才使得菜肴发扬到极致。扬州人的好吃、会吃、讲究吃,功劳要归于这些盐商们。



o(︶︿︶)o 唉,搞到我如今一见到扬州狮子头,大煮干丝,蛋炒饭...就口水直流。因为扬州一饭一汤的蛋炒饭,味道绝对不输给生猛海鲜!据说黄家的蛋炒饭是这么做的:首先用的米必须要不断、不碎、不连,粒粒饱满完整,其次,制作时必须剔除蛋清,全用蛋黄调拌均匀包裹蒸熟的米粒后下锅炒。这样制作出的蛋炒饭才会粒粒如珠,黄中透白,看着顺眼,嚼着爽口。



这种做法有个好听的名称,叫“金裹银”。第三进是厨房,厨房里的这把厨刀可是扬州著名的“三把刀”之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是扬州人传统手工艺品。三把刀在扬州人手中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扬州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2500年的历史,扬州人就是带着这三把刀闯荡世界的。



最后看看西路建筑,这里的主题为“寿”,是主人和家眷生活休闲的地方,因而最为富丽堂皇。逢家里有人过生日、做寿,亲朋好友不说,更有社会上方方面面存心攀附巴结之人前来祝贺,络绎不绝,这时开“寿”门。



第一进大厅“清颂堂”,俗称花厅,是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因黄至筠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



厅内的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旧联说的是黄至筠望子入仕的情结,那时他已完成了从商人到儒商的过程,于是寄望后代能成为红顶商人。



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每天晚上,黄至筠都要亲自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还有不精之处,就会立刻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老师讲解,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所生四子俱很有文化修养,时誉“黄氏有佳儿”。



此厅也是当年黄氏家族聚会祭祀场所,还是全家老小欢聚一堂,欣赏戏班子唱“堂会”的地方。清代扬州戏曲繁荣,扬州盐商中,几乎家家都有戏班。其数量之多、演艺之精、行头之美,无不称最。习惯风雅、生活奢华的个园黄家,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进,第三进都是两层绣楼,但景致个别。中进楼下是主人黄至筠的卧室,楼上是内眷活动的场所。后进是内眷生活区。



历史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黄锡禧是黄家幼子,也是个园黄家最后一个离开祖屋的人,他就好像大观园里的宝玉一样,历经了家业由盛而衰的全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扬州卢氏盐商住宅
扬州个园02 清朝中期盐商骄奢淫逸生活的缩影
【江南文脉】汪氏小苑:一宅四院中诉说着扬州盐商的兴衰
探访扬州“汪氏小苑”,一窥清末民初盐商们的豪宅与生活
扬州园林双子星——个园、何园品读记
江苏民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