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 | 青眼观察: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之一风云突起


本文授权转载自:Bentty李清


    如果说国人喜欢扎堆,估计没多少人反对;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这个堆扎得比较挤,作为新能源汽车人更是深有体会。

  20163月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面对未来出行的电动化及驾驶自动化的大潮,及各路资本的加持下,各路神仙各显神通,纷纷跑马圈地,扛起为大家造新能源汽车的大旗,下面为大家爬一爬新能源造车新势力。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权当饭后调味小调,不作为您投资与决策的任何参考。


先来瞅瞅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汽车新势力:

北汽新能源(国有控股)大幅扩充销售渠道(2016.03.16)同时已经获得工信部的公告

  200911月成立,项目投资: 114,950万元(原有资产16,672万元,新增投资98,278万元);计划产能: 7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其中新增产量: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2016年电动车销量: 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为51,559辆,同比增长156%2017年计划:将有5款以上的新车型投放市场,预将挑战17万辆销售目标。充电方面: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建设公共桩9,000余个,私人充电桩19,365个。销售网点:现有245家,计划2017年底曾至350-400家。

  201761日,戴姆勒拟战略投资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长江汽车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整合优势(2016.05.17

  2013年成立(由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注资杭州长江客车,更名为长江汽车有限公司);2016417日,长江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了电动汽车品牌“长江EV”。项目投资: 80,090万元(企业自筹26,700万元银行贷款53,390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现有车型:2016年纯电动小型SUV“逸酷”参加北京车展,但是上市时间已经推迟了一年,仍未上市。产业链整合优势:生产基地:杭州,昆明,贵州(国内),美国(海外);研发中心:北京,上海;电池生产基地:天津,辽宁(动力电池公司为中聚,目前电芯与电池包任由其他家为主力供应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重庆;1个车互联网技术公司 车领科技公司

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 (2016.10.10)

  20162月成立,项目投资: 201,815万元(企业自筹103,006万元银行贷款98,809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现有车型:前途K50已进入工程样车阶段,中期验收顺利完成,并将在年底最终量产;预计年产销量5,000量;第二款车型已经在研发中,预计将在2019年正式推出。

  921日长城华冠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南京经开发区签署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城华冠获得了南京开发区的20亿元资金扶持。

奇瑞新能源 -产能将达到36万辆(2016.10.27 

  20104月成立时间;项目投资: 204,612万元(原有资产16,672万元,新增投资98,278万元);计划产能: 8.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其中新增产量: 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产能将达36万量。1. 现有生产基地:芜湖弋江(1710月底竣工投产,产能6万辆), 山东齐河 (产能10万辆)。2. 新建生产基地:石家庄(产能10万辆), 合肥(产能10万辆)。2020年计划产销规模达20万辆;四大新能源整车平台:小型纯电动平台、中型纯电动平台、插电式混动平台、电四驱平台

敏安汽车--首家拿到资质的中外合资企业( 2016.11.15 


  20152月成立;项目投资: 250,055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一期20172月开建),建成后计划产能15万辆;核心零部件产业:整车驱动动力系统、电池PACK、整车控制器、增程器及轻量化车身等核心项目,总投资40亿;国内有10多家冲压件厂,为大的主机厂生产配套零部件

万向集团--海外并购等手段获取了技术及整车生产 ( 2016.12.15)

  2015年成立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公司成立;项目投资:274,503万元;计划产能: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上游产业链的竞争优势:2013年万向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绝大部分股份 - A123是美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与美国通用、菲斯克(Fisker 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宝马、保时捷、上汽通用等主流汽车厂商建立了供应合同关系;其48V的技术也非常值得关注。两大优势:1.自身就是零部件制造商,经验丰富;2. 仅需改造现有生产线,没有批地建厂等困扰,成熟产品会上市较快。

  最近,其集团创始人驾鹤西去,未来集团的方向有无调整,值得观察。

江铃新能源--未来将建设3个整车平台( 2016.12.25),同时已经获得工信部的公告

  20151月成立;项目投资:132,500万元;计划产能: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目前布局有4款新能源车型,分别是E100E200E200SE160;第一款三厢纯电动轿车E160已上市,江铃还将推出5款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驭胜S330纯电动版、S330插电混动版、E400SUVE300三厢轿车以及启程系列;未来将建设3个整车平台:4大系列的二十多款产品;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辅助驾驶功能也将在2018年研发;其核心电池包为上海卡耐,与之合建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已经投产。

  作为其长期的合作伙伴福特在玩新能源方面出轨众泰,值得进一步关注。

金康新能源 2017.01.10

  2012年成立时间(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项目投资:251,025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 6万套电池PACK20169月,小康股份聘任了特斯拉电动车汽车创始人兼原CEO马丁·艾伯哈德担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顾问;201610月,收购美国ACP,香港亿玛以及亿马先锋所有三电相关产业;计划美国建立研发中心:计划投资1100万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的Washtenaw郡的建立工程技术发研发中心,开发“高性能创新电动汽车”;小康股份增资亿元:后金康新能源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10亿元。

国能新能源--收购与引入萨博的技术(2017.01.25

  20156月成立(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50%、北京中域绿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0%,北京国研互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项目投资:426,688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传承萨博:计划在2017年率先投产NEVS 9-3纯电动车(即萨博9-3电动版);总装厂房主体封顶:涂装厂房已开工建设;研发中心和车身生产厂房建设将于2017年底完成并具备整车车身投产条件;同时该公司有着某国内最为顶级的电芯与电池包的影子。

云度新能源--已经获得工信部的公告(2017.01.25 

  201512月成立;项目投资:188,552万元;计划产能:6.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云度π1下线:829日,云度新能源汽车的首款纯电动SUV——云度π1在云度厂区总装车间正式下线;下线现场即签约220,000辆; 1010日正式上市;2020,云度新能源SUV计划销售达到10万辆。

知豆电动车(2017.03.01)已经获得工信部的公告

  20067月成立,其前身为为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项目投资:8,116.09万元;计划产能:4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已推出车型:知豆H1、知豆D1、知豆D2和知豆D2SD3已在路上了;经营主业:电动微车;研发本部:宁波;大研发中心:意大利、日本、北京、杭州、上海;从吉利汽车到吉利控股:从吉利汽车转到吉利控股旗下,知豆在整个吉利体系中的身份和位置均得到提升。

河南速达--第一家低速转高速纯电动车企 (2017.03.31

  20109月成立,项目投资:264,310万元;计划产能: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隶属速达交通集团,投资主体为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86月建成投产:占地三千多亩,后续将逐步打造成三门峡电动汽车产业园;目前速达已研发生产了纯电动三厢和两厢两款产品,均是A0级别车型。这两款产品将于2018年同步亮相上市;目标到2019年产量2万辆。

浙江合众 2017.04.20

  201410月成立;项目投资:115,690万元;计划产能: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主要经营范围: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智能互联新能源概念车首发:仅在去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示其无人驾驶概念车,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进展;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是其目标。

陆地方舟--第二家有低速转高速纯电动,(2017.05.19

  2005年成立时间;项目投资:178,300万元;计划产能: 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从“低速”向“高速”:陆地方舟是低速电动车领域首家获得新能源车牌照的企业;一旦陆地方舟拥有了电动乘用车资质,会将现有的低速电动车产品全部更换成锂电池车,调整控制系统对车速的限制,以达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动汽车;陆地方舟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三大生产基地:深圳、江苏、佛山;已推出7款新能源客用车、5款新能源物流车以及2款新能源乘用车。2017年预计实现5万辆销售目标。

江淮大众--首个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企业 (2017.05.22

  20169月成立;项目投资:506,111万元;计划产能: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江淮汽车现有建设用地;江淮与大众合作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纯电动跨界SUV,该车有望于2018年正式推出,3年后量产。


  目前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已经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总投资与计划建成产能如下:


再看看互联网新势力

  互联网公司凭借“互联网 ”汽车的商业模式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奇点汽车、车和家等拥有互联网背景的造车公司已经疯狂融资230亿元。

简析互联网汽车公司的发展模式:

1. 投资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或工厂,具有独立的制造工厂是获得新能源牌照的先天条件。如:乐视汽车、车和家、奇点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

2. 收购有资质的汽车企业,2017年初,威马汽车控股公司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份。大连黄海拥有除轿车以外,其他汽车产品生产资质;

3. 采取代工模式,小鹏汽车—海马汽车集团(2017.9.30 签订)双方首款协议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初步确定合作产能为5万辆每年,合作期为4年,

蔚来汽车 – 江淮 、长安汽车(2016.05),车和家 – 华晨 (2016.09.01)

车和家

  成立于20154月,车和家整体投资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目前,江苏常州SEV工厂已经封顶,可满足20万辆SEV车型的年产能需求,将于2018年正式上市;常州第二工厂也破土动工;法国分时租赁运营商Clem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以车和家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为基础,启动共享出行服务。

小鹏汽车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成立于2014年。20175月小鹏汽车一期投资100亿,在肇庆建厂,计划产能10万辆智能新能源车,2019年整体完成建设并使用,2017年底前实现小批量生产,2018年底前预计实现2万台的产量目标,2020年底前实现20万台的产量目标。打造价格亲民、性能强劲、续航里程,适用的电动SUV,将采用租售结合、长租为主的方式来运营车辆。

奇点汽车

  成立于201412月,“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产基地将会落户于安徽铜陵;该生产基地将会投资80亿元,基地建成后的产能将会达到20万辆/年;2017年底正式启动施工和建设,并与2018年内完成一期建设。奇点汽车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纯电动SUV——iS6。第一代奇点汽车预计将会在2017年底小批量量产;其生产模式也为代用模式,目前代工的厂家保密。

游侠汽车

  成立于2014年,在20174月末,投资人民币115亿元在浙江湖州建造超级工厂,将在6月份开工奠基,建成后年产能可达20万辆。2017年计划发售5-6万台车。2018年实现20万台产能的高性能纯电动整车量产,未来三年将以每年两款车的速度,打造七款性能在百公里加速3秒到7秒,涵盖轿车、SUVMPV的家族化、平台化高性能汽车产品。从其2017928日的全球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来看,其2017年的计划会延期。

蔚来汽车

  201411月成立,2016年底签约建设武汉长江蔚来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年产20万辆;首款量产车7座新能源SUV NIO ES8将在 2017 12月中旬正式上市;20161121日,蔚来在伦敦发布了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全球最快电动汽车EP9。目前已经与江淮和长安签订代工协议。

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WM Motor)成立于201512月( 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目前,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在温州奠基。该智能产业园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威马汽车第一个整车平台的首款产品,纯电动智能化SUV车型,整车最大续航里程达600公里,将在2018年温州下线,此后每年至少推出一款高品质主流智能电动车型。

和谐汽车

  和谐汽车旗下电动汽车公司FMC Cayman201798日,在南京开发区开工建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计划投资116亿元,规划年总产能3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涵盖SUV,轿车,MPV等多种车型。其中,一期项目计划2019年竣工投产,设计年产能15万辆智能电动汽车。二期建成后则可实现30万辆的规划产能。97日,发布了全新品牌BYTON拜腾,首款电动SUV车长约4800毫米,将对标宝马 X3 和奥迪 Q5。

 

  初步统计上述汽车企业的计划投资近千亿,规划产能300/年(2020年左右);估计还有大波在路上呢。加上传统大厂,如吉利、BYD、荣威、长城、众泰等;当然马上转身大象,国外的巨头,如特斯拉、奔驰、大众及来势汹汹的两田一日。

 

  有人说过,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谁能多坚持一秒,成功就更近一步。由于多种的原因,在传统燃油车发展中形成数量众多的汽车品牌,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企业牵手外资巨头,形成众多合资品牌且经过多年的整合,似乎成效不大,国内汽车整车厂“小而散,大而不强”的局面似乎无解;原本以“市场换技术”初衷,结果是拱手想让了市场,技术还是牢牢的掌握在他人手中。

 

  在此背景下,已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其他新势力是否能真正起到“鲶鱼”的作用?传统车企正加速向新能源等方向转型,新创企业是否还有机会?如何利用智能、电动趋势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在网络明星化下,创始人与团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与传说?如何构造与分析其技术路线,产品特质?这些公司是走封闭式圈产业链,还是与狼共舞?如何玩转3电及其配套的充电网络?

 

  青青在后面的文章中一一为您带来,敬请期待!

  

  先为大家放一张预告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六家获新能源汽车牌照企业都有哪些看点?
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高增长 多部委推动充电桩建设
盘点|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十家车企新车规划
江淮拿到45亿之后的重重疑点
【e汽车】长城+御捷,一场或将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合资
特斯拉:赢了股价,但销量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