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义明原创
关于阔筋膜张肌解剖和功能的综述
作者:毕义明 PhD
X

阔筋膜张肌是位于大腿外侧的一块肌肉,其肌腹相对较小,肌腱相对较长,传统的认为它的功能是使髋外展、屈髋和髋内旋,但对于其更深一步的机制没有太多研究。通过文档检索,共搜到关于阔筋膜张肌解剖和功能的文章十余篇,以下是对其研究的综述。
1.解剖学位置
1.1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上外侧,起自骼前上棘,肌腹包于两层阔筋膜内,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移行于骼胫束,后者止于胫骨外侧裸。
1.2Kapla研究表明它属于臀肌群,起自骼前上棘,缝匠肌起端的外侧及臀筋膜,其起端的部分肌纤维与臀小肌相互交错,而阔筋膜张肌的下端则与骼胫束的前片愈合。骼胫束的后片与臀大肌键膜相遇,骼胫束的下端纤维连于股骨外上裸的上部与胫骨外侧结节之间。而且他还提出只有人类才有髂胫束,只有膝伸直的人类才在上述二肌之间出现了空隙,可以供骼胫束终止于股骨外侧裸和胫骨外侧结节。
2.形态
2.1阔筋膜张肌的肌重(MW)48.1g,肌长(ML)17.3cm,肌纤维长(FL)11.9cm,与肌长近似,肌纤维平行排列,属于典型的带状肌,生理横切面积(CSA)3.9cm
2.2 Kaplan描述该肌长约15cm、宽约4Cm、中等厚,并认为根据该肌的外形小,一般不会产生大的力量。
3.生理特征
3.1阔筋膜张肌的肌力仅及股四头肌的2.7%、臀大肌的8.4%,力量远远不及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说明阔筋膜张肌在运动髋关节肌中不是肌力的主要提供肌。
3.2阔筋膜张肌的生理横切面积与肌重的比值(FL/CSA)为3.1。FL/CSA的比值较大,表明这是一种倾向于速度型的构筑特征,能够经常进行瞬时的快速收缩.
4.功能
4.1Gottschalk等对阔筋膜张肌进行肌电研究的结果指出,该肌的功能在于维持骨盆和髋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在步行中保持运动的平衡。
4.2 通过对5具10侧人类阔筋膜张肌的研究发现其
544;型肌纤维百分率平均为54·5%,且左右侧别间无明显差异。这一比例与绝大多数下肢肌的比例相似。人类阔筋膜张肌形体已大大缩小,在保留快缩Ⅱ型纤维的同时出现了Ⅰ型纤维并稍占优势,这说明人类的阔筋膜张肌与动物的阔筋膜张肌已有了根本的区别,至少不是下肢运动的主要肌肉。我们认为该肌的主要功能是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维持髋关节和下肢的稳定性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4.3 winsfow(1732)认为该肌可使大腿旋内,并正确描述了该肌以部分键纤维止于股骨大转子和臀大肌的肌健。
4.4 Albinus(1734)则认为由于阔筋膜包裹整个大腿,阔筋膜张肌的收缩使大腿的肌群产生压力从而保持其稳定性。
4.5 Douglas(1777)认为该肌可伸及外展小腿。
4.6Maissiat(1843)对阔筋膜张肌和骼胫束做了最突出的解释,他说:人类在体质上优于其它一切动物,首先表现为骼一转子一胫束(iho-trochantero一tibialband)的存在,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条高弹性的拥有一块小肌的骼胫束,凭着这唯一的自然的馈赠,人类才可以直立并在地球上行走,利用其脊柱的全部高度,观察和了解万事万物,并以其运用自如、充满智慧的双手,征服一切反叛。
4.7Kapfan通过形态学和肌电研究认为J人类直立和行走时股骨的稳定性是由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阔筋膜张肌牵拉骼胫束向前屈,而臀大肌则向后牵拉作有力之伸。
4.8Gottsehalk对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进行了肌电研究和三维生物力学分析,他指出阔筋膜张肌的主要作用是在步行中保持无负荷腿与体重之间的平衡,阔筋膜张肌的向量与身体的重力在骨盆上构成杠杆,由此保持骨盆的平稳。进行时相性活动中,在行走的最初阶段臀中肌的前中后三部纤维保持髋关节的稳定性并在步行动作发起时使骨盆旋转。臀中肌的中部纤维在支撑期之末,当支撑腿起步时使大腿外展,阔筋膜张肌则继续和完成这一外展过程,肌电研究表明此时阔筋膜张肌的活动性最高。他认为阔筋膜张肌的重要功能在于保持骨盆和髓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在步行中保持运动的平衡。
4.9Gottschalk在对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肌电研究和生物力学分析中,认为阔筋膜张肌的向量与身体的重力在骨盆上构成杠杆,臀中肌在髋关节运动的起始阶段即有肌电活动高峰,而阔筋膜张肌只在运动的继续和完成过程有肌电活动。
4.10人体直立时,重力线经髋关节之后,借关节囊和韧带即能保持髋关节的稳定。而当重心移位时,阔筋膜张肌可能通过瞬时的快速收缩和反馈,在髋关节的运动过程中经常协调大腿各肌群的肌力,重新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和身体平衡。因此我们认为阔筋膜张肌的主要功能体现于: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通过短时的收缩协助维持身体平衡。
4.11骼胫束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此时应用阔筋膜张肌和骼胫束代替臀肌,虽然可以增加臀肌的力量,但由于膝部不稳定程度增加,术后甚至会产生膝反屈,因而整体效果不佳。
5.假设:
通过肌构筑研究我们发现,同样链接骨盆和小腿的小肌肉还有缝匠肌和股薄肌,此二肌的肌重和生理横切面积均极微小,与阔筋膜张肌相似。Last曾提出很有意义的疑问:髋、膝关节已有很强的屈肌,为何还要如此力弱的缝匠肌?又有强有力的内收肌,为何还有如此力弱的股薄肌?他认为缝匠肌、股薄肌和阔筋膜张肌共同从胫骨上行,可能是固定骨盆的吊索。我们的假设是: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股薄肌共同构成三条敏感的运动检测带,分别控制臀肌群、大腿前群和大腿内侧肌群的活动,其共同功能是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维持身体平衡。
参考文献:
[1] 张生贵.阔筋膜张肌的血管和神经供给[C].中国解剖学会1980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0·234.
[2]刘坤祥, 阔筋膜张肌的构筑学研究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12月 第24卷第6期  
[3]刘坤祥 阔筋膜张肌的应用解剖 解剖学杂志 199年22卷5期
[4]刘坤祥 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9年第7卷第2期 
[5]王连璞 髂胫束的应用解剖 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7卷第3期
[6]刘积高 手法治疗阔筋膜张肌损伤28例 按摩与导引 2004年第6卷第3期
[7] 施恩娟 阔筋膜张肌、骼胫束及其皮肤血管的显微解剖 解剖学报1983年第14卷 第2期
[8] 王启华 阔筋膜张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广东解剖学通报1981年第3卷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髋关节内收肌群对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使髋关节【屈】的主要肌群:5,阔筋膜张肌
腰大肌损伤性腰腿痛解剖学分析
史上最全的骨盆终极详解(四):骨盆外的肌肉
臀中肌步态的调整
浅谈阔筋膜张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