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 | 韩恒毅:我的故事不是传说

有人说:“你的经历只能当作传说。”也有人说:“你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你的这条路怕是不会有第二个人走得通。”更多人说:“我想不通你是如何做到的。”是啊,我很多时候也疑惑,平凡如此的我,不比别人刻苦,没有很高的智商,更没有过人的动手能力,为什么能完成这不平凡的“黑八之旅”。

最初的选择

故事得从中考说起,早早终结了高中去哪儿这个终极命题的我,没有学霸们冲击状元的使命感,总复习后期已无心恋战,中考平平稳稳地以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来到了附中。从附中来附中的我(初中就读于师院附中火箭班),早已习惯了与优秀的人共事(被碾压),与我的七位初中同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竞赛班。当时,我选择了数学竞赛,我现在还清晰地自己向面试老师所陈述的理由:“我初中有数学竞赛的基础;数学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不会束缚将来的专业选择;数学是自招考试的科目之一。”我的分析十分理性,但也正是这份理性为将来的选择埋下了伏笔(竞赛不靠理性,靠兴趣)。



在数学与生物竞赛中摸索

高一生活以每一个大考周期为章节,重复着“努力学习-考试-浪-再努力学习”的循环,有时浪得少收心快就能得到一个说得过去的成绩,有时浪多了就考砸了。那时我总会自我安慰,这才高一,没必要拼尽全力,要注重生活的质量,要扩展自己的广度,高三再全力学习也不迟。竞赛的学习就更不上心了,除上课以外,没有什么额外的投入,作业也不好好完成。这段时间的综合成绩,三分之一可以裸考上线(清华),三分之一需要二十分的降分,三分之一怕是四十分也不够。数学竞赛则排名中下,对省队的竞争力几乎没有,但至少不至于垫底。

高一升高二暑假,我们第一次外出培训数学竞赛,在南开,我第一次找到了学习竞赛的感觉,一种全身心投入在一件事上的专注的感觉,每做出一道题都会有战胜强敌的成就感,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知识的疆域。回到学校后,烈日炎炎的暑假,别人放假,我们自习,偌大的附中只剩下我们和高三。为了准备联赛一试,我自学完了高中数学。很快预赛联赛接连进行,最后联赛一试非常高,但二试的爆零为竞赛的前路蒙上了阴影(不过基本有了高三考省一的自信)。

高二上可能是各学科都学到了我最擅长的部分,过得又轻松又舒服。因为假期专注竞赛,作业写得不认真,开学考自然十分惨烈。但在国庆的竞赛培训之后,不知是吸收了帝都的龙脉还是发生了别的什么,综合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这段时间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竞赛了,刚刚点燃的竞赛之火几近熄灭,正是在这段时间,不断有同学退出竞赛,专心高考,我的竞赛成绩离垫底越来越近。这时又传来267惨淡的数竞成绩,这对我们的打击很大。的确,依他们的成绩,进省队只是浪费更多的时间。

高二寒假我还是习惯性地去北京培训,每次都差不多的培训已经越来越索然无趣。高二下的开学考又让我认清了现实,我并不能把自己的成绩稳定在那样的高位。这时距离生物预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同学都想短期突击混张奖状。我就试着蒙了一下前两年的联赛卷子,惊讶地发现都过了当年的省一线。正在我开始大量阅读生竞书时,真正的打击到来了——综合与竞赛月考双双失利。竞赛月考题极难,轮到我垫底的日子终于到来,而且我的分数甚至低于第一名的十分之一(这位第一现已获得北大数院降至一本线的优惠)。我算了一笔账,我暂停数学,到生物联赛后再继续到九月也可以拿到省一;我坚持数学,进省队机会渺茫,就算爆冷进了,也没什么用(但后来数竞组的成绩远好于我的预期,不过这时我已经在清华和微积分战斗了)。这时一条“生物省一-数学省一-高考-自招”的艰难道路已基本成形。(后来有大神很轻松地做到了双省一,乃至三省一)。



  全力备战生物竞赛


我暂停了数学竞赛,并在不误主课的前提下,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生物竞赛。因为目标明确,这段时间我学习效率极高,平均每天能拿出六个小时来学习竞赛,且不牺牲睡眠。发现了预赛爱考原题的规律,我就背会了前五年的预赛题。短短的一个月之后预赛(预赛前一天是期中考)来了,赛后我找生物教练于老师去对答案,在对出了95分的分数后(实考90,大家普遍估分偏高),老师开玩笑地说:“生竞组的同学知道你考那么高会气坏的。”我当即决定进入生物自习室,并参加五一的竞赛培训,计划一个月拿到省一,也误不了多少课。这时期中考试成绩也出来了,刚好混进第一考场(没想到这竟成了我在附中最后一场考试),班主任王老师勉强放行。初进自习室,我被自习室的安静和小伙伴的投入吓坏了(数竞组是很“活跃”的),不过我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并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开始了更为科学系统的备考。

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我的心境已与两个月前大不相同,没有了迷茫和彷徨,有的只有勇往直前的冲劲。我告诉自己,每一分钟课在联赛前都不会有再听第二遍的机会,我必须一步到位。培训时做的模拟卷,让我明确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广阔的进步空间。回到自习室,我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书要看,刷不完的题要刷,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充实,让我根本没有空闲来患得患失。一分耕耘的确是有一分收获,每一天的测试都有不同的感觉,蒙的成分越来越少,做的成分越来越多。到联赛前,刚好把主干课程过了一遍,竞赛书又看了两遍。联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题量,题风都大变,全卷以重能力轻记忆为中心,在每种类型题上都有所革新。很多学竞赛很久的同学,受经验束缚,看到截然不同的考卷,情绪有些波动,反而无法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而这样的卷子则刚好适合我这样对知识的记忆不够扎实,却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生命思维的人。

考完试后估分排名第五(实考第三,因为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的删题事件),基本可以确定进入了省队。这时我又不得不作出一个选择,是带着自己期望已久的自招资格转身离开,还是坚持下来。此时我高中数学已经学完,化学也学完了必修和一门选修,生物自然也不用愁,语文英语又是“玄学”,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物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要浪费这个多少人都憧憬的机会,早早地又回到了竞赛自习室。等分的这段时间,大家又焦虑又放松,焦虑在最终结果公布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放松在学习的脚步可以慢下来一些。出分前后,实验培训开始了,大家逐渐归位,学习也再次步入了正轨。因为实验真的很有趣,给我们上课的学长学姐对我们也很好,所以每天累并快乐着。时间过得飞快,为期四十天的武汉培训开始了,因为身在异乡,学习压力又重,还有外省大神的碾压,再加上武汉不是酷暑就是暴雨的天气,这段时间的确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其间还去了清华考生科营,因为清华严谨细致的考查方式(但也正是因此,我觉得在清华能够更好的完善自我),我发挥得并不好,看着同行的小伙伴都获得了降分,我心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武汉回来后便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对实验理论考试的训练,为之后考试的发挥奠定了基础,这时心态的调整也很重要。

最后的决战在绵阳如期进行,试题风格与联赛相近但题量大得夸张,实验也又多又繁琐。幸运的是实验发挥近乎完美,没有任何的操作失误,卷面表达也十分成功。考完试后等成绩等到半夜,听到了保送的喜讯时倦意一扫而空,一夜未眠。最后的成绩是全国第二十四名(山西省第一名),其中微观实验全国第二名。我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



回过头来看这一路,没有学霸光环附身,也没有真正的竭尽全力的努力,根本谈不上什么“传奇”或“传说”。我有的只是一份无所畏惧的自信与坚定。国赛之后七天,我就踏入了清华园的大门开始预科班的学习,大学猝不及防地进入了我的世界,每一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更多的选择和无限的可能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一定会吸取高中两年的经验和教训,走好人生更长更远的路。


文案:韩恒毅

排版:郭雅宁

————————

我们在清华等你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届《数学竞赛》预赛、决赛、省赛获奖信息列表
2013年江西省数学竞赛(预赛)试题选讲
2017小学数学竞赛预赛答案
震惊!2018清华北大降分录取人数占比竟高达92%!裸考上清北?除非你考个状元
他的初恋虽是生竞,却只花60天杀入数学竞赛冬令营,你们服不服?
近两年五项学科竞赛(省份)入选国家集训队人数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