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三年,无负天地
可以说,我的高中生涯是顶着光环开始的(虽然并不大,毕竟第二总是被遗忘的那个)。然而,我这段旅程开启得却相当低调,甚至有些过于沉闷。只是正常上课写作业,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几无涉足,这也成为了回想时的些许遗憾之一。


刚进入高中的每个人都是热情高涨的,我也不例外。还记得刚开学坚持每天背单词,不惜熬到1点也要背完3500小红本上的一个单元。后来因为实在太累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但是之后还是抽着零碎时间记一些。当然进度缓慢了很多,原计划半个学期背完的3500硬是拖到了高二下学期。无论如何,英语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我的强势科目,虽然高三被同学们追上了很多,但是词汇量仍然是我的招牌。


高一的课程相对简单,有很多课余时间。作为一个资深体育爱好者,班级的体育赛事总是我最关心的。高一的班级篮球赛我作为饮水机管理员,场均挥毛巾次数上双,也目睹了夺得殿军路上的欢乐与失落,轻松与艰辛。至于其他的艺术节英语节语文节等等活动,全员参与时的逗逼气氛和齐心协力总是最让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


高二的课程难度加大,对我来说最明显的是数学。平时总不爱刷题,导致解题思维和速度都不如其他同学。也是从高二开始,我的数学考试题再也没有答完过(包括高考),只有一次例外。其实高二有一段时间确实有些懈怠,想过要不要自己练一练题,但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买下一本题肯定做不完,就干脆没有做。其实回过头再看,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不可取的。知识的巩固和成绩的提升不是以册数来作为单位的,而是以题目的道数为单位的。只要在努力,就总比停下来不做强。国锋老师常说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就是这个道理。


高二的课外活动总有一种悲壮的气氛(哈哈因为高三前的活动参加一次少一次),而班级足球联赛是我最期待的,我也希望能以此弥补没有过多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的遗憾。尽管赛制改革让之前的准备付诸东流,但是抽到上上签的我们,还是有极大机会进入决赛的。然而第一场比赛的意外憾平打乱了我们的节奏,小组赛第二场被迫地全力以赴造成体力的大量消耗,之后一天半决赛的失利也只能无奈接受,最后又输给实力占上风的第三名而遗憾获得殿军。不得不说,体育竞技中的瞬息万变令人疯狂也令人叹息,至今比赛中那些错失的机会和精彩的进球一样,时常出现在回忆中。


就这样,怀着些许遗憾进入了高三。成绩在年级里并不顶尖的我(高一高二平均每学期才能拿一次班级第一,年级排名更是从来没有进入过前十)还是靠着从初中开始的稳定性,在前两年的成绩中年级总排名第九,拿到了参加北京大学暑期学堂的资格。在北大的短短几天,除了糟心的考试和过分热情的太阳,与学长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玩耍)还是十分开心的。回到学校后就立刻继续着高三的紧张学习。不久就迎来了第一次月考,随后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高三的中心就是成绩,尤其是从9月到次年3月一模的成绩与自主招生领军博雅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在开始的几次考试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年级排名稳定在第十左右,并不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谁知,11月的第二次月考却风云突变。数学考试时用力过猛,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从一开始就下手不顺,之后频频遇到困境,心态立刻失衡。16道小题用时极长,而且还有好几道并不确定。大题中的立体几何更是在慌乱中无从下手。雪上加霜的是,事后才知道当时因为太过着急而在答题卡上涂错了4道选择题。于是,刷新下限的103分,单科排名三百多,总分也排到了年级169名。


与成绩一同跌到低谷的,是情绪和状态。最初的几天完全是不知所措的,仿佛晴空霹雳,理想中的那些优秀名额就此与我无关。好在有同学和老师的安慰和引导,在紧张的高三生活中,就让这颗激起水花的石子自己沉到水底吧。为了彻底战胜心魔,之后的那次考试,我故意放慢做数学题时的速度,保证准确率和心态的平和。成绩于是回到了130+。尽管总分只是在年级五十多名,但我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出来。再之后的考试,成功进入年级前十,也把这样的势头保持到了期末。


短短的寒假,我根据自己的情况舍弃了一些作业,完成了必做的作业之后,主攻数学。开学之后,在与衡中的联考,也是第一次以理综形式的大考中,再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年级第四名似乎是对我个人努力的回报。尽管之后稍有波动,但不久的又一次年级第四,已经彻底激活了我的信心。一模和之后的联考等等发挥得并不理想,已经影响不到我的信心和状态了。虽然5月模拟时发挥的连续不佳,也让我一度恼火。但想到渐渐来临的高考,竟然多了一些坦然和冷静。


高考如期到来,正如老师所说,没有哪个人是做完了所有的准备的。放下过去的种种,平静地走上考场。冷静地考完语文数学后,尽管理综的难度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也对我的发挥造成了不小影响,但是英语的正常发挥还是给高考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至于高考之后连续一周的领军博雅考试和自主招生,虽然成绩也不理想,但高考大局已定。650分的成绩绝不算高,但足够在今年的高考“乱战”中全身而退。尽管高考不在我的最佳状态,题目的变化让很多人不知所措,但我还是没有在高中生涯的最后留下遗憾,顺利进入北京大学。

回首高中三年,美好的记忆总是不断涌上心田。入学报道军训的一幕幕仍在眼前,艺术节自由飞翔的歌声仍在耳畔,英语节自编话剧表演仍然让人津津乐道,语文节朗诵的爱国情怀至今难忘。还记得,扫墓和春游参观让那个周末充满欢乐,“啪啪啪”大赛和五子棋比赛让周会变得令人期待,篮球赛上的一声声呐喊、运动会上的一次次奋力拼搏,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和谐。曾记否,同学有困难,人人伸援手彰显出班级的非凡凝聚力。而伏尔加船夫的歌声充满力量,伏尔塔瓦河的奔腾也永不停止。These Things Shall Never Die诵出了我们的心声,改编的《定军山》用努力和机智赢得了一片称赞。太极拳表演的严格要求,足球赛之后落寞(潇洒)的背影,则是我们追求完美的见证。


难忘李老师课上的一个个段子,张老师方程的“根”,杨老师的“冒皮皮”和“烧皮”,李老师(又一个李老师)的Beethoven和某个数字,还有李老师(原谅我又双叒一个李老师)的课前vip和“去问yuwen老师吧”,余老师老掉线的平板,以及李老师(又双叒叕一个李老师)“大家饿了应该就不困了”的逻辑,刘老师的“这答案不好,改了它”,于老师的“sang课”和“sei管”。


还记得第一堂语文课上的第一句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也难忘会考前全民政史地的壮观,课代表每次发小卷子之前的催促和之后的惊叹抱怨,高三模考后自习时教室里的空旷,出成绩前的期待和紧张,还有那个被玩惨了的投影仪……每个人的笑容,都那样真实。


这是一个诞生了三位主席和一堆部长、社长的逗逼班级,处处都有我们,处处都精彩。


我在283班,一个神奇的地方。


哈哈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高中生活,并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同学不忘初心,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

1


欢迎同学们在这里分享你的成长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三无数考试,忽高忽低的成绩烦恼着考生,高三年级主任有话说
成绩有波动?切勿乱阵脚
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
胡慧英 | 高中琐忆(四)
四十年变迁系列4:考试
九年级数学提高平均分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