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尖上的光明|沈丽君:有感动,有遗憾,但我很知足

有的人的眼睛像桔子一样毫无表情,有的人的眼睛像一口可以使你掉进去的井。

——爱默生

但他坚持要表达谢意。我就建议他:“你把钱送到院办,我们给你成立一个小小的基金,以后可以用在像你这样的孩子身上。”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非早产新生儿也会发生眼病。调查显示,大概21%的正常新生儿会罹患眼病,很大比例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眼底出血,大部分眼底出血程度轻,会自行吸收,严重的可能会遗留视力损害。

她说:“我的女儿已经八岁了,我还没有给她剪过一次指甲。”

——《指尖上的光明》

有感动,有遗憾,但我很知足

从医生涯至今,和无数的患者、家属打过交道,经手治疗的患者不计其数,这其中有感动,有遗憾,但坚持到现在,看到眼底病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患者经过治疗摆脱了失明的命运,我很知足。

体谅带来感动,信任激励付出

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是我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情况。虽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糖尿病眼病的预防,但是,由于起病比较隐匿,一般要经过十几年才会出现视力下降,再加上中国老百姓比较能“忍”,通常要到视力已经非常差了才来就医,因此,当他们来看病的时候,往往双眼病变都已经很严重了。

我常常问病人:“你视力不好有多长时间了?”

“就最近这段时间。”

“你不能一个人上街买菜有多长时间了?”

“那可能有两三年了。”

“你什么时候不能看报纸了?”

“那可能很久了……”

就这样,病人对视力的要求越降越低,看病越来越迟。

这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1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变患者。她一直不知道糖尿病会影响自己的眼睛,直到有一天,她的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了。

当时诊断是眼底出血,在当地医院做了玻璃体手术,还算顺利。但后来诱发了青光眼,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经过大半年治疗,这只眼睛就逐渐没有光感了。

在执着地治疗这只眼睛的过程中,她的另一只眼睛情况也在恶化,但她并没有留意,也没有接受相关治疗。等到这只眼睛失明的时候,另一只眼睛也看不见了。

我记得是她妈妈带她过来的。我给她做了检查,手术过的那只眼睛完全没有光感,另一只眼睛仅有微弱的光感,而且视网膜受到牵拉完全脱离,情况非常糟糕。

我对她妈妈说:“要是早点来就好了,现在太迟了。”

她妈妈恳求道:“无论如何请您试一试,我女儿还这么年轻。”

“可是你们留给我治疗的机会也太小了啊。”我说的完全是实话。

这么严重的病情,挽回视力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对于农村家庭,玻璃体手术费用不菲。虽然我也觉得这个女孩还年轻,美好生活才刚开始,如果从此失明让人无法接受。

当我瞥见她茫然地看着前方的脸上仍然挂着微笑,对我一副充满信任和期待的样子,我动摇了。我仔细评估了手术风险,又跟患者和家属详谈了一次,他们的决心和坚持促使我最后还是决定给她“试一试”。

术中,我发现她的眼底到处都是新生血管增殖膜,全部粘在一起。当我用了两个多小时,小心翼翼地把增殖膜剥除干净,再把视网膜“摊”平的时候,发现竟然只有黄斑下方的一根大血管还是红色的(意味着存在血供),我的心立马就“揪”了起来。

一根血管,对黄斑区视网膜的营养肯定跟不上,术后视力的恢复恐怕是凶多吉少。手术下来,我把对预后的判断告诉了焦急等待的家属,他们虽然难掩失望之情,但对我还是非常体谅,还硬要将自家地里种的地瓜送给我表示感谢。

我跟他们说:“孩子看病要花很多钱,这些地瓜留着卖吧。”

但他们还是坚持留下来,说只是心意。

每次来复查,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总是微笑着说“好多了……”。

后来,她说能够看到我穿的鞋子了,再后来能够在家里自己烧饭了,再再后来说能够看到微信头像发语音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觉得她是“好多了”。

上个星期,她又来复查了。我问她:“怎么样了?”

她又说:“好多了。”她告诉我,她已经能看到放大的字了。

每次见到她的进步,我都感到非常欣慰。虽然她的眼底只有一条通畅的血管,一旦这条血管也不行了,她这只眼睛就彻底失明了,但她们一家人都非常知足,以非常好的心态来面对,让我特别感动。

两年前,有个病人突然来找我。他说:“我一直特别感激你们,挽救了我的眼睛。没有眼睛,我不可能有这么漂亮的老婆,也不可能赚这么多钱。”

想了半天,我才想起来,原来,他是我刚刚工作两三年的时候遇到的病人。当年他才十几岁,患有先天性白内障。那个时候显微手术刚刚兴起,我也还不是主刀医生,只是个管床的小医生。

他当年只做了一只眼睛。这次过来,是想把另一只眼睛也做了。他说:“我知道我的眼睛错过了治疗期,但是,我想请你试一试,我不抱任何希望,出现任何情况,我都能接受。”

我就给他做了手术。手术还蛮顺利的。术后,他非要送我东西,说:“我钱很多的。”

我说:“你已经支付了治疗费用,其他的我不能要。”

但他坚持要表达谢意。我就建议他:“你把钱送到院办,我们给你成立一个小小的基金,以后可以用在像你这样的孩子身上。”

他就送了5万块钱到院办,成立了这个基金。他说:“我真的不图任何东西,我只想回报一下。”

患者通过治疗受惠,反过来回馈社会,真的让人非常感动。

3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遇到过蛮不讲理、不懂得尊重人的病人和家属,但遇到更多的是像上面这样感动过我、对我有所启迪的平凡病人和家属,无法一一列举。这也是我始终对这份看似乏味辛苦的工作兴趣如初的原因之一。

与患者和家属期望值相符,才叫适应证

在我看来,看病也是有性价比的,治疗的效果、费用、出钱人和(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病人的期望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说到治疗的适应证,我觉得除了说明书或指南上写明的适应证,还有一种是心理上的认同。我们千方百计治疗,达到的效果与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相符,才叫适应,与期望值不相符,治疗得再好也不一定让患者满意。

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男病人,快50岁了,由母亲搀扶着来看病。病人邋遢的模样,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不算富裕。他也是糖尿病引起的双眼视网膜脱离,从未接受过激光等治疗。

看着他那七十来岁衣着朴素的老母亲,我很犹豫,不菲的手术费用像她这样的人可不是能轻易承担的。按照教科书,这个病人病程长、光感弱、B超提示广泛视网膜脱离,并没有手术适应证。即便手术,失败可能性也很大。

但他的母亲态度非常坚决,不计任何代价,一定要治疗。

根据病人的情况,我先给他做了一只眼睛,效果还比较好,能自行摸索着走路了。半个月后,他的母亲又要求做另一只眼睛。

最后,他的视力恢复到了0.15,相当于能够看到视力表第一、二行大字母的水平。虽然算不上很好的视力,但是对于一个之前双目失明的人来说,能够独自上街买菜,或者和朋友一起出去转一转,聊聊天,他就很满足了。

对于这个结果,他的母亲也很开心。每次来复查,她都会欢快地跑进来,临走时又悄悄地留下一些家里做的小点心,说是给我们垫一下空肚子,嘴上不停地说着谢谢。那一刻,诊室里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对于我来说,病人来的时候是母亲扶着进来,出院的时候能够自己走回家,我也感到很知足。

还有一个男病人,四十几岁了,也是糖尿病眼底病变。他的一只眼睛之前在外院做过两次手术都没有成功,已经失明。现在另一只眼睛又看不见了。我们就给他这只眼睛做了手术。手术效果还不错,术后这只眼睛有了些视力。

没想到的是,过了些日子他把妹妹也带了过来。

妹妹也四十来岁了,也是糖尿病眼底病变。原来,他们的父母早已过世,两人都没有结婚,相依为命住在一个类似福利院的地方。

妹妹的情况同样很严重,当时也是双目失明。见到他们这种情况,我当时心里想,无论如何,要让他们两个人至少一人有一只眼睛。

幸运的是,通过治疗,妹妹的两只眼睛都保住了,而且我们通过公益捐助,帮助妹妹支付了一只眼睛的治疗费用。

由于兄妹两人都是糖尿病眼底病变晚期,视力要恢复到很灵敏已经不可能,但是这种结果已经足以满足他们日常的需求了。他们经常一起来复查,对我们一直非常信任。

糖尿病眼底病变,只要重视预防,早期治疗,是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这些年,我们团队也进行了不少务实的尝试,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眼科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整合起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了糖尿病筛查中心,并为多个辖区居民提供服务。我们的经验、方法已印刷出版,希望通过筛查,更早地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并及时干预。这无论是对患者个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早期筛查重要,长期随访也不容忽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导致新生儿失明的严重疾病,而且它的治疗窗非常窄,病情急时可能只有不到一周的治疗时间。错过了治疗,孩子可能会双目失明。因此,国家要求对早产儿进行常规的眼底筛查。

但是,对于非早产儿,目前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进行眼底筛查。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非早产新生儿也会发生眼病。调查显示,大概21%的正常新生儿会罹患眼病,很大比例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眼底出血,大部分眼底出血程度轻,会自行吸收,严重的可能会遗留视力损害。另外还包括一些先天性病变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也有恶性肿瘤。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希望得到一些数据,给政府提出一些建议,把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普及开来。

然而,我们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拿着孩子照片来到我们医院。一岁多的孩子,从照片上看,肿瘤非常大,已经是晚期了。家长质问我们:“你们在很多地方做新生儿筛查,为什么没有把我孩子筛查到?我就住在萧山,离你们这么近,你们为什么不到我们那里去做筛查?”

筛查地点的选择可能涉及方方面面,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遇到这种情况,我真的觉得非常痛心。

新生儿眼病筛查重要,长期随访也不能忽视。即使是先天病变,随着时间推移也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需要随时观察及时处理。

这是一个双眼都有先天病变的男病人,40多岁了,生活起居一直依靠妈妈照顾。他的眼病我们简称“家渗”,并发双眼视网膜脱离。原本他的一只眼睛经过手术视网膜已经复位了,但眼内还是有硅油填充的,后来继发了青光眼他也不在意,这只眼睛就失明了。

然后他又过来治疗另一只眼睛。

非常不幸的是,在他住院期间,一直照顾他的妈妈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而经过治疗,他的这只眼睛视网膜有功能的部分仅剩下一点点,只有鼻子上方一小块视野。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心态特别好,还能经常自己过来复查,还说能用手机。

最近,他又来了,满脸幸福的样子,说,他在按摩院找了份工作,还结了婚生了孩子。但是,他的爱人眼睛也不好,是先天性白内障,他担心孩子的眼睛会不会有问题,想来检查一下。

我让他把孩子抱过来。

孩子才一个多月,跟他一样的眼病。

于是,他又纠结地找了我几次,从病房跟到门诊,又从门诊跟到了病房…….

我说生了孩子就要想有孩子的好,以后她还可以照顾双盲的父母……..

末了,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平时注意随访,出现问题早点治疗,还是能正常生活的……

有时去治疗,常常在安慰

大家知道,眼底黄斑是眼睛视觉最敏锐的地方,一旦出现问题,视力就会受到影响。过去我们的检查设备落后,很多黄斑病变的病人不能及时被发现。现在技术进步了,有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设备,以前看不出病变的地方,现在都能看得清楚,甚至一些微小血管病变也能被发现。

随着检出率的增加,现在黄斑病变的病人越来越多,治疗手段日新月异,疗效也不断提高,然而,还是有一些病人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患有先天性黄斑病变。她的孩子才刚刚上小学,对于这类疾病,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严重黄斑病变患者看东西的时候,中间视力是缺失的,只有边上有视力。她的情况还算好,中间视力是有的,只是很模糊,不能做精细工作。

我就安慰她:“其实还有很多疾病更严重,你这个还算好,至少别人看不出来,你也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她说:“我的女儿已经八岁了,我还没有给她剪过一次指甲。”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作为母亲,我能够体会到她不能给女儿剪指甲的痛苦。每一位母亲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会给孩子剪指甲或者肉刺,这是母爱的本能。但是她做不到。

还有很多晚期肿瘤患者,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尽量去安慰。

有一位4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全身转移,我眼看着她眼睛里面的肿瘤越长越大。她悄悄跟我说:“我还没死,我老公已经开始找对象了……”

还有一个22岁的女孩,非常漂亮,戴着帽子,也是晚期癌症患者,她的一个眼睛里面已被肿瘤占据。其实,她来就诊并不是想治好病,只是想减轻点痛苦……

这些都是疾病造成的伤害,而烟花爆竹伤纯粹就是“飞来横祸”。

两年前,我接诊过一个男孩子,26岁,长得非常帅。我第一眼看见他,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他两个眼睛的位置,是两个空洞。

他是在朋友婚礼上帮忙放烟花,把两只眼睛都炸飞了。

当时,他的父母用轮椅推着他,听到我说“没办法了”,父母一下子呆住了。男孩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闹着要自杀。

但是,这种情况真的是完全没有办法。如果是炸伤了、炸裂了,哪怕再严重,只要重要的组织还在,都有机会去试一试,争取让他能维持生活或者是体面点的生活。但是对于这个男孩子,眼部组织完全没有了,要再看见的希望真的是没有了。

每到此时,我就会感到很无奈,甚至痛心。我总是在想,我要怎么样才能安慰病人?其实,在这种时候,语言是最无力的。我经常是安慰不了病人,也安慰不了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去安慰,去鼓励,给病人以信心,帮助病人坚强面对生活。

3个月的进修,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我的职业成长,与医院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1998年,医院即将成立,还没有自己的玻切医生。于是,医院领导让我去学习玻切技术,并帮忙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的王文吉教授,让我去那里进修学习。

当时,在上海五官科医院进修的医生有二十几位,基本上都是进修1年,可以轮转各个眼病专业。而我只有3个月时间,只能进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题。而且,进修结束,我就要回去组建眼底外科,我的时间是“倒计时”的。

进修第1个月,我的任务就是列出玻切手术设备购买清单,供医院领导参考。大到玻切机,小到手术包和各种常用器械,整整忙了1个月。

第2个月,我开始静下心来学习玻切手术。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别说之前没有接触过玻切技术,就连主刀医生也很少做,更多的时候是做助手,写病历,打麻醉。刚开始,我还没有进入状态,每天白天都在写病历。徐格致老师就问我:“你是来写病历的还是学手术的?”

我一下子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那以后,我白天都待在手术室里,晚上写病历。后来武汉发洪水,有个进修医生过不来,我就主动接管了他的病人,就是说管双份的病人。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给病人换药,检查后开医嘱,晚上整理完病历11点才回去,一整天都在医院里,非常忙碌,但是也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王文吉教授、徐格致教授及其团队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态度,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在那里不仅仅是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

3个月的进修很快就结束了。为了准备9月28日开业,我提前几天回到了医院。

我还记得,9月24日那天夜里我坐了一夜的火车,9月25日早晨拎着行李直接去了医院。没想到的是,那里竟然还乱得像个工地。我当时就傻眼了,倒不是生气,而是担心手术环境不合格。因为开业当天已经安排了王文吉教授做手术演示。

瞿佳院长赶紧把团队召集起来,问护士长:“手术之前需要多长时间消毒?”

护士长说:“至少要16个小时。”

我们立刻开始倒计时,清理环境,消毒,布置设备……

9月28日,我们医院正式开业,我也从此开始眼底病医师生涯。

5年,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刚开业那几个月,我把北京、上海等地很多知名玻璃体手术专家请到医院来做手术,我也到各地去学习观摩这些专家手术,认真看,用心揣摩,改进、摸索自己的手术风格。

我还记得徐格致教授曾经跟我说,一个成熟的玻切医生,成长期至少需要5年,不能太着急。但是我们医院刚刚开业,没办法等上5年。临床医生都知道,病人的口碑有多重要。瞿佳院长说,治好1个病人,会带来3个病人,但如果1个病人治不好,可能100个病人就不来了。我们才开业呢,我必须把第1个病人治好,才有第2个病人啊,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

12月,我们收治了一个严重眼外伤病人,角膜巩膜裂伤伴大量玻璃体积血,术前B超提示伴视网膜脱离(术中发现视网膜嵌顿)。当时病人眼睛情况很差,外伤又不能等太久,一时又请不到外地专家,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这个晚上的急诊手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为了做好这个手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看了书,想了又想,设计了手术方案,还给徐格致老师打电话求教。那时还没有手机,所以又央求徐老师当晚待在家里,以防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可以电话求教。

后来我才明白,这种急诊眼外伤手术是没有预案的,术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而且手术中间很多情况需要自己决断,电话求教恐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病人的情况很复杂,手术做了3个多小时。幸运的是,手术虽然难度大,自己还是很好地完成了,病人恢复得也很好。半年之后他在北京的大医院做完复查,专门打电话给我,说北京的大专家夸这个手术做得非常好,特地电话感谢我。

这是我玻切生涯中真正独立完成的第一台手术,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从这以后,我就可以独立完成眼外伤手术了。当然,每次手术我还是会非常小心,遇到问题随时向各位老师请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到了1999年,也就是科室成立第2年,我们科室的玻璃体手术量就达到了250台。

大家知道,视网膜脱离手术有内路的玻切手术,也有外路的巩膜加压手术。一般认为,玻切手术风险大些,外路手术风险小些,尤其是玻切新手。我的外路手术开展得也是比较顺利的。我做的第1例外路手术用了2个多小时,手术非常成功。后来我就越做越快,一般半小时内都能完成,而且从来都是站着做完外路手术的。第1个做外路手术的女孩子术后到别的医生那里检查眼底,后来那个医生跟我说:“你这个手术做得真漂亮,结膜创口非常整齐,我还以为她戴了个隐形眼镜呢。”

有人觉得我要求太高。我说:“人家这么年轻,给人家留个难看的疤怎么行啊?”其实,这只是说辞,真实的原因我并没有说出来:只有对简单的结膜切口都追求完美的人,才有可能做好复杂、高难度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有位78岁的老先生,被8个子女一起送来。他是颞上方赤道部的大马蹄孔伴大范围视网膜脱离,放到现在基本会选择做玻切手术,但是当时玻切设备相对粗糙,20G的玻切头反复多次使用已经钝了,自己的玻切技术也不是非常熟练,担心做玻切的并发症可能更多。所以就决定做外路手术。

当时,病人和家属还纠结一件事,是让我做手术还是请外地大专家主刀。那个时期,我都是积极推荐外请专家主刀的,既可以跟专家实地学技术,自己压力又小很多。毕竟才刚开始独立手术,对自己还不是很有信心。对于这个情况,8个子女一起开会商量,并在第2天早上专门去找“菩萨”定夺。

最终,他们决定让我来做手术。

听到他们这个决定,我顿时觉得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好在老先生很争气,手术后视力恢复到0.8,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说起来,刚开展玻切手术那5年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我先生说,我经常半夜讲梦话,甚至把被子拎起来问“这个是什么膜啊……”(剥膜是玻切手术最精细、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那个年代,玻切手术风险大,而且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比较高。有人说,学习做玻切肯定要牺牲掉一些病人眼睛的,有牺牲才有技术的提高。对于医生来说,做上万例手术有几个失败病例,比例并不算太高,但对于每一个病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唯一的一次机会。我希望帮每个病人把握住这次机会。

我觉得,病人的眼睛就是眼科医生的名片。我很珍惜每一位病人,每一次手术,我都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我希望尽量保持和恢复组织结构和视觉功能,避免过多操作和损伤,让病人最大获益,这样心里才踏实,才能睡个安稳觉。

那几年,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做手术,查房,管理术后病人或外伤急诊病人,或者请外地专家过来手术和交流。虽然很忙碌,但学到很多东西,感觉很充实,很开心。

人生处处遇贵人

我特别幸运,一路走来总是遇到贵人相助。从小学到中学,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对我特别好;到上海进修,五官科医院的老师们对我也特别好;医院刚开展眼底病手术那几年,全国各地多位知名专家不求回报、不计酬劳地到医院交流、指导手术……至今我都难以忘怀、无以为报。有这么多老师支持我、鼓励我、肯定我,遇到任何问题都全力帮助我,我特别感动。而我唯一能报答的方式,就是用学到的技术治好我的患者。

眼底手术学习曲线很长,我认为自己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眼底手术,得益于以下3个方面:一是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全力支持和鼓励,专家前辈的倾力指导;二是自己用心用情地去学;三是病人的信任。

的确,通过学习把理论体系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再通过临床实践去融会贯通,才能在各方面综合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导、良好的平台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帮我们搭平台、传授技术的专家前辈,给我们提供了成长所需良好环境的人们,又怎能忘怀?

这些有名的或无名的人,包括找我看病的病人,都是我的贵人。总是有贵人,出现在我的成长路上……

先做人,再做学问

我觉得,应该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作为研究生导师,我经常跟学生们谈心,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责任心和使命感;希望他们胸怀大爱,尽自己所能,给身边的人带去成长和快乐,因为最终还是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希望他们注意生活、工作中的细节,有道是“性格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将规范的医疗行为、体惜他人感受的思维变成自己的习惯。生命过程中痛与快乐并存,在不断提升生命质感的同时获得内心的坦然。

我们有一个非常团结友爱、精诚合作并快速成长的团队,看着年轻人的茁壮成长,我也常常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我更多时候会焦虑,担心年轻的医生们成长太慢,将来会缺乏竞争力等。常常希望他们在医疗、科研、学术、组织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但又时常责备自己,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同样出类拔萃,各有所长,才是最佳团队组合。总是会有很多纠结。

阴影背后是阳光

我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我觉得人生要有理想,前方总有精彩的目标吸引你;但更重要的是过程,是实现目标的努力。选择并面对需要你付出的沟沟坎坎,痛苦后你会享受收获的喜悦。至于结果应顺其自然,坚信任何结果,都是老天对你最好的安排。

人要学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敢于面对和接受现实。有句话说得好,老天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刚开始做玻切那5年,对我是极大的锻炼。我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生气,不能甩手不干,因为没有人能够接手。虽然是迫不得已,但真的很锻炼人。没有人能够不犯错,只要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能够及时改正,就是好事。

其实,那5年我真的没少着急上火,烂嘴角、起脓疱很常见,胃病和过敏也很严重。有一段时间,我的背上长了个很大的脓疱,烂得都快穿了,但是我没时间去看医生,一直拖着。后来护士长实在看不下去了,拖着我去看病。当外科医生用手术刀把脓疱切开时,里面的脓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光引流条就放了一个多月。

但我还是没有休息。家人都说我不要命了,我是想,在家待着也是痛,去上班也是痛,同样是生命的过程,还不如去上班更有意义呢。再说工作还能分散一下注意力呢。

经常有人问我,你有不开心的时候吗?其实,人人都有不痛快的时候,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把很多事情憋在心里,经常不开心,免疫力也会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没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不快咽下去,消化掉,多想想它好的一面,积极地去捕捉事物美好的那束光芒,把不开心变成开心,并慢慢地变成自然和习惯,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没有结果的事情上。阳光的心态,是身体健康和工作顺利的基本保障。

我记得那时候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一个外交官的妻子跟着先生到一个沙漠王国里生活,单调的沙漠生活让她很难受,她就给父亲写了封信说,沙漠生活很枯燥,周围的居民很乏味,没办法交流,生活没有乐趣;每天从高高的窗子看出去,除了沙漠还是沙漠,实在待不下去了,想回家。

她父亲简短的回信中说,其实,从窗子里面你可以看到非常美丽的风景,也可以只看到沙漠。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是你自己选择的。生活也是你自己选择的。女儿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走出家门,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民族文化,生活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这个很小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就像一个人站在阳光下面,背对阳光的时候看到的总是影子,但只要你肯转个身,就能拥抱灿烂的阳光。

沈丽君口述,李妍、原芳采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科』:糖尿病引起视网膜脱落(页1)-代谢糖尿病-医学联盟论坛-...
白内障是要等“长熟了”再手术么
白内障视力会突然下降吗
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一个病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小看
糖尿病该如何护理眼睛?
你没有看错!高血压会严重危害眼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