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人相宜——个人人生最佳境界
人,从而个人,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神圣。莎士比亚说:“人类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啊!它拥有崇高的理智、无限的能力与优美的仪表,举止如天使,灵性媲神仙。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我曾在拙作《换个心态活一回》(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1月)说过:“能以人的姿态而不是一团泥沙,昂首挺立于天地人间,我们承载了无上的天恩。”

  人生无比神圣,然而非常短暂,因而无比珍贵。人要怎么活,才能在如白驹过隙般短暂的人生时光里,活出与万物之灵相呼应的人生价值呢?这本是人生的第一道作业,第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然而由于世道江湖的险恶奸诈,人类贪嗔痴的原罪,绝大多数人在展开人生画卷开始步入事业征途时,都首先自觉不自学地避开了这个人生首要的问题,一头扎进江湖混沌之中,把无限宝贵的生命时光,特别是青春壮年时光,几乎全部花费在功名利禄的征战之中,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头破血流,绝大部分人牺牲了健康,伤透了心灵,有的甚至丢掉了命。而到头来,在清醒冷静总结人生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其实与生命的真实价值没有多大关系,顿感这辈子白活了,无限懊悔。人生本是一部无比精彩的电影,然而自己从未曾上映过,等到想明白记起来时,胶片已经空白发脆,没有丝毫价值了。绝大多数活过的人,都有如此的悔改。然而绝大多数正活着的人,对此却浑然不知!

  朋友们,共同同时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同生们,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神圣奇妙啊,生命无价,然而我们要怎么活,才活得对得起自己,描绘最精彩的人生画面呢?然而当我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却不知道从何入手。原因是这个世界谎言太多、虚假太多、黑白颠倒、真假难辩、变幻无常、神秘莫测。更重要同时最难为情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好像从生下来就有隐瞒真相、抵制个性成长、排斥个人发展的劣根性。因此中国寻找自己的道路,是人世间最为艰难的、曲折的,甚至是最危险的。记住,中国哲学不是为真理服务的,而是为控制社会的既得利益阶级的可持续存在服务的,因此有人说,西方哲学追求真理,是法理哲学,中国哲学是为垄断的话语人服务的,为他们的垄断存在而服务的,是不折不扣的存在哲学。话语人上嘴皮对下嘴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谁座江山,谁就有独家话语权,谁说出来的就是“真理”,我们的哲学就是为解释这个“真理”而存在——正统哲学。而正统之外的思想,无论多么有价值,多么科学合理,都是歪门邪道,都是时代不容的东西!存在哲学的功能,是为既得利益阶级服务的,本身没有公理、公益、公德的内涵,亦没有人性的、科学的价值,本质上没有普世价值的人性,因而没有或者说无从产生指导普遍人生的功能。因此,要从正统哲学里找到人生问题的解答,是不可能的。然而在炎黄社会里受教育的人们,满脑壳都是正统哲学灌输出来的东西,什么这样主义哪样主义,这样理想那样理想,这个思想那个思想,这个理论那个理论,——尽是对个人有价值的人生指导没用的,表面上冠冕堂皇实质上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而如果要在正统之外找到问题的答案呢,太艰难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正统之外的东西都当成歪门邪道了。尽管作为非主流非正统的“歪门邪道”里,恰恰蕴含着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人生智慧。然而最难为情的是,这此蕴含着人生智慧的思想,只是躲藏在民间传说、文学、戏剧的旮旯角落里,或者是幽深荒寂的宗教庙宇里那些常人不及的境界里。一句话,在炎黄社会里,人们寻求指导人生的智慧,是难于上青天的。正统能提供的东西没有意义,非主流能提供但没有直白的表达,只能在其中的东躲西藏之中凭个人的智慧去寻求。

  除了文化教育方面的困难而外,中国人寻求人生指导与意义的一大屏障,来自于数千年炎黄社会对人生个性的排斥所产生的社会病——个性懦弱。个性懦弱,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族病”。在我们炎黄之邦,人生下来眼睛就是向外看的。看什么,看老天爷,看环境,从来不看自己。顺世者昌,逆世者亡,一切以对环境的依顺为转移,忽视了个人在人生历程中的主动意义,背离了人的生命自立性的根本。功利至上,逆来顺受,有奶就是娘,已经成为现实炎黄文化的核心。由于文化教育的影响,在普遍的个人心目中,总有一幅美妙的社会蓝图或者说生存环境在闪烁,人们从来都在期望现实会变成心中的蓝图,未曾深入思想过现实是绝对不会变成蓝图的。等待环境的改变,渴望环境的改变,已经成为炎黄子孙们人生旅程的绝大部分。饥渴、盼望、奋斗、焦虑、愤怒、怀疑、失望、直到绝望,再到绝望后的清醒,到达懊悔然而半年已逝苟且残生的境地。这一切一切,都来自于对环境的顽固畸形依赖和对个人自立性主动性的无视,两个方面交加而下,一世又一世,一代又一代地演绎着炎黄子孙的命运。

  环境是什么?不是方案口号的忽悠,而是个人切切实实的人生体验。体验取了什么,环境就是什么。古今中外所有文化对社会环境的理论和描述,都是虚伪的和别有用心的,绝对不是真实的社会环境。因为真实的社会环境只存在于社会个体的切身感受中。环境是个无形无性无像无常无定的存在,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了解自己一样,天下没有任何人能了解环境,因为构成环境的社会是由人这个神秘的存在堆积起来的,神秘堆积的,只能是更神秘。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环境更复杂,亦没有什么东西,比环境更难改变。古人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形容个人人性难以改变,而由人堆积起来的或者说由“本性难移”堆积起来的环境,其难以改变的顽固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显然,环境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没有人能改变环境,再能的人也改变不了环境。一句话,环境比人性更深刻、更坚硬、更顽固。

  炎黄子孙所有的人生苦难,都来自于修改懦弱,进而不能自主自立。一生一世把人生寄托在自己无法改变的,然而却是个人自己内心所编织的环境蓝图之中,一厢情愿地依赖环境的变化来造福自己,从来不曾想过人生幸福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只能是一生在环境与幻境的冲突中折磨,在期望与失望中挣扎,在失落与幻灭中扭曲,在懊悔与无奈中终结。

  我通过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一直在求解我们为什么而活,要怎样的活法,才对得起上苍赐予我们无比珍贵的人生。从懂事起就开始求索。以追求人生意义为材料,经过了人生坎坷的发酵,以及思深觉悟的精炼,个人得出的结论是:做到“天人相宜”,就到达了人生的最佳境界。于是我于2013年出版了我人生最重要的著作——《换个心态活一回——天人相宜的心灵回归》,把我对人生价值的经历、观察、思考与探索归结其中。

  其实人生很简单。我们体验中的人生艰难复杂,不是出于人生得笨,而是出于社会总在掩盖人生的真相,出于某些特殊利益的要求总不把人生的真相交给个人。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那是古人相对单纯。而现代人可以说要到六十才能不惑,因为人类越来越复杂了,越来越不单纯了,越来越不干净了。在人生问题上,不是个人没有光辉,而是社会的遮掩太浓厚;不是个人太痴愚,而是社会太阴险,不是问题太复杂,而是把简单变复杂的问题太严重。花半个世纪对社会与人生进行考查,转了近一个甲子的弯,才猛然发现了这个道理。我们人,作为万物之灵,作为天地自然的造化,人生的意义其实很简单的,要实现人生的意义也是相当通畅的,只要解决几个简单的心灵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一句话,回归天人相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脉络一通百通。

  天人相宜是什么?就是恰如其分地活出自己,活好自己。天地与人是同根同律的,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天齐地等的人格与尊严,因此都应该活出天地的韵味。就这么简单。只要求个人自立起来,自尊起来,解脱来自社会的种种束缚,正常发挥万物之灵的天生灵气,打造和调整产生自己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恰如其分地实现自己,就达到了天人相宜的人生最佳境界——在红尘滚滚的江湖世道中,活出本来的自己。

  然而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无比困难。不是因为个人无能,而是因为来自社会的束缚太多;不是心不明,而是贪嗔痴的执着在我们的内心生了根;不是因为眼不亮,而是来自红尘世道的污染遮掩得太严实。

  现在绝大部分同胞的人生,离天人相宜的距离甚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能自立,过着歪斜的、依附式的人生。懦弱,已经成为普遍的民性。人是活于心灵之上的存在,一个人不能自立,意味着这个人从来没有真正站立过,一直是一个附生之物,寄生之物。他们看世界照内心都是歪斜的,从来无法看清真实的世界和真正的环境。二是无有自己。由于不能自立,本心里自然不会有自己。他们意识里的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别人眼里的、嘴里的、话里的、印象里的那个虚幻的“自己”,或者说是佛家所说的“妄我”。他们一生都在为这个妄想的自我而活着,一生都活在本我之外。三是由于不能自立,无有自己,整个人生随波逐流,不能自主,不能自为,没有真正的幸福。

  天人相宜,就是最恰如其分的人生最佳境界。要步入这个境界,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从人生的来处认清自己。一个人连自己的来处都不知道,连自己的觉悟都没有,谈何畅享人生。人是天地的儿女,来自天地。每个人都是天子天女,要打起天子天女的人格与尊严,来行走人生。小看自己,看歪了自己,都是对自己的残害。无论出生贵贱,都要昂首做人。

  二是自立自强。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上帝只救自救之人。人生幸福,只能是自己去打拼。坚定不移地铲除任何对环境的幻想与依赖,去掉懦弱,根除依赖,人生自为。在社会生活中,从皇帝对庶民,都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是乞求与施舍的关系。不要依靠任何人,一切依靠自己。个人的痛苦别人无法替代,个人的幸福他人亦无法给予。靠施舍得来的,天生带着乞讨与怜悯。

  三是协调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用哲学的话讲就是个人与总和的他人的关系,根本上讲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既不当环境的奴隶,亦毋须做环境的主人。最要紧的是认清环境,打造个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天人相宜,我们来自天地,应该以天地的尊严和高贵,去畅享人生旅程。

  李从国,公元2013-8-29,于北京感恩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点哲学】冯友兰:看懂这四重境界,人生才会无所畏惧
人贵在自我重塑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哲学课堂】听冯友兰说人生四境界
冯友兰论读书
人生四境界,你到了哪一层?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徐小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