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两口

这是五年前(2015年夏)我在公园里和两位老人的聊天记录。这些年来我经常会想起两位老人,会想起老人的父亲——那位很懂牲口性子的车把式,想起他的点点滴滴。想起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家回忆起老父亲时的神情。。。。。。

在我看来,老爷子并非是什么活也不干,家里揭不开锅了也不管。其实这正是老人家在那种环境里的教子之道,高明之处!

试想,如果老人家也像他自己那样,从小什么也不干,有三个姐姐侍候着,有父母管着,用这种方式来溺爱这四个儿子,儿子长大之后会成什么样子?还怎么能顶门立户,靠什么本事成家立业?会有什么出息?

想起老和尚曾经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家父子做贼。当爹的本事已悉数教给了儿子。一天爹对儿子说,我已经没有可教你的了,今晚咱们再出去一次,我传你点绝活。晚上父子二人凿壁打洞进入一大户人家,儿子入室行窃,爹在外放风。儿子刚得手,便听外面他爹大声喊叫“抓贼啦!”儿子在里面惊的魂飞魄散。。。。。。

待到天明,儿子方才回来,见爹在床上睡的正香呢,便埋怨道:你不愿教我绝活也就罢了,也不能大喊大叫的让人捉贼啊!我是你亲儿子吗?

他爹问:你怎么回来的?

儿子说:你在外面一喊,全院的人都起来了,灯笼火把照的通明,里外都搜遍了,幸亏我躲在大衣柜里没被找到,快天明时学了几声猫叫,趁他们开门遛出来才得脱身。

当爹的说:嗯,我的绝活你已经学会了!

老和尚说,给你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教你学偷盗,是告诉你一个道理。真本事都不是花架子,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真玩意,要用心去体会!

前几天想找一本书读,偶然翻出了这几张旧纸,整理成一篇小文,发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以增闲趣!

吃过午饭,去离单位不远的公园里面吹箫。

有近一个月时间没来这里了,进入盛夏,树木更加葱绿。午间来公园散步的人明显减少。那个我平日里练箫的地方有一个妇女在乘凉,而林间避静处的靠椅,也早已被一对小情侣盘踞,我只得登高向园中的一处小山丘走去。

这是一处不甚理想的地方,四周有许多交错的小路都通向这里,实在没有更理想的去处,就找了一个无靠背的长椅盘膝坐下,从箫囊里取出箫来。感到箫已给很热了,这在冬天里简直是不可想像的,音色一定不错吧。果然,一曲《关山月》奏完,虽然一个多月未练习了,感觉还是很顺畅,看来箫与天气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啊。

不多一会,太阳向西边移动,头顶上树叶稀疏的地方,阳光倾泄下来,我整个人就如同盘坐在娇阳下一般。想起佛陀时代的比丘,在古印度的烈日暴晒下托钵行脚,然后树下静坐,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下坐移到北面一步之遥的一处石头上继续坐下,没吹两只曲子,便感觉坐下湿气蒸腾,想起一句“夏不坐石”的古话,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这样坐下去,非闹病不可。下坐又回到那个长条椅上,感觉双腿裤子已经湿透了,正好用这里滚烫的热气好好烤一烤。一曲吹罢,感觉缓过劲来。

这时,看到一对老夫妻沿着崎岖小路蹒跚着向这边走来,这么热的天气,还有如我一般不惧酷暑的人来公园里散步,实在难得。两位老人走近了,便双双坐在我刚刚盘膝坐过的大石头上,似乎是要静听我的箫声呢。我只好客气的问侯到:“那块石头很凉,您二老当心!”

老先生开口说:“没事,谢谢”听口音,不是本地人。

“你吹的不错啊,这箫声挺好听”老先生说。

我只好说是刚学,吹不好。老先生说自己在卅五岁前吹过箫,现在吹不响了。

“怎么会吹不响了呢?”我问。

他说:“没牙了,所以就不行了。加之气力也不行了,那时吹笛子吹箫拉胡琴,家里穷,胡琴是自己做的,比买的还好使呢”

“是竹筒的吗?”我问。

“不是,是木头的。”

“杆呢?”

“也是木质的”

“筒子用竹子作,音质很难保证,不是尖历,就是发闷”看来老先生很有经验。

“那弦呢?”

“弦有卖的”

“你那筒子蒙的蛇皮还是蟒皮?”我问。

“都不是,是蟾蜍,就是癞蛤蟆。”

“啊?怎么不用蟒蛇皮呢?”我好奇地说。

”那你剥皮不是杀生了吗?”老先生反问道。

“蟾蜍你用退下的皮怎么蒙筒子?干的还能用吗?”

“要用生的皮,活的皮”老先生说。

“啊?那不一样杀生吗?”我不明白了。

“不会,你得会取它的皮,然后还能活,再放生,不会死。用蟾蜍皮制作的胡琴,到现在五十多年了还好好的呢,不生虫,不变形,音质非常好!蟒蛇皮的早就换几回了!”

“是啊?真没想到!”看来我是遇到高人了。

这时老太太说话了“他家里穷,哥四个。他爹在家啥活也不干,全凭他们哥几个,哪来的钱买乐器玩?喜欢不自己做咋办?他手巧,还会剃头呢。我新买的电视机他都给拆了。。。。。。”

老太太说话口齿不清,其余说的什么我还真是听不清楚了。

老先生说:“她是脑溢血后遗症,现在恢复的还不错。”

我想起老先生刚才谈起他父亲的情况,便问道:“您的父亲是不是有什么信仰?这么放的下,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

“不是,什么信仰也没有,就是从小家里给娇惯的。有三个姐姐,他老小,家里养着两头牛,两匹骡子,套着大车。。。。。。到我十三岁的时候,扁担能够着井里的水了,我父亲就什么也不干了,整天往炕上一坐,饭做熟了端来就吃,好赖不问,不做不吃,家里揭不开锅了也不管。那时我弟主内,地里的活他管。我主外,家里没吃的了都找我要。那时候我已经出外赶集理发了。一次吃完早饭,我妈说家里没吃的了,中午饭怎么着落?我提着剃头的兜子想,这是去哪儿啊?我就出村奔我姨家,给我姨一说,她说你来晚了,你姨夫刚把点吃的东西拿集上去给卖了。我一听这话,脑袋就嗡地一声,我姨一看说,你也别急,一会你姨夫回来了再给想想办法。过会我姨夫回来,找几个亲戚给凑了一袋子白薯,我就扛回家里去了。”

“那是哪年的事啊?”我问。

“应该是一九六二年吧。我小时候好琢磨,到哪去赶集,没事不去,肯定是有事了才去,我去干嘛?就是去看那些刻印章的,开锁的,在人家摊前一站一上午,看人家怎么弄的。人家肯定不告诉你,你问也没用,这叫偷艺。所以,好多东西都是自己想明白的。就像你吹箫,为啥要盘着腿坐?吹笛子要站着吹?因为笛子音是激昂上扬的,气要往上走,节奏快。箫音低缓深沉,气往下沉,盘腿坐着吹最好,能用上劲。我现在吹不响了。。。。。。”

我说:“您年青时候练就的功夫,岁数大了,就没有了吗?”

“唉!没牙了,嘴跑风兜不住气了。。。。。。卅五岁以前吹过箫,这些年不吹了”

我细看,才发现老先生牙齿黢黑,像是烟瘾很大的样子,但门牙都还在。

“你吹吹呗”他老伴说。

“过嘴的东西,是不能换人的。像是笛子、箫、口琴,喇叭嘛还可以,因为有簧片,但最好也是个人用个人的。。。。。。。”老先生说。

我也就没有让,因为我知道让他也不会吹我的箫。

“现在吹不响了。。。。。。”他自言自语的说。我听出了些许的伤感和无奈。

“请问老先生高寿?”我问道。

“七十四了,老了。”老先生说。“这是和老伴到孩子这来养老来了,干不动了。”

“这么大岁数了,还干啥啊?该享享福了”我说。

“是,就是来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当地人说话我们也听不懂,没法交流,整天跟傻子一样,也没地方去”

“那就到这公园转转不是挺好的嘛?”

“是啊,石家庄的天气太热了,秦皇岛的气候要比石家庄的好多了,没这么干热。”

“我还以为您是唐山的呢,听口音都差不多”

“差远了”老先生说:“我们那里很穷,在山里,几个村离的都很远,也没有地,都是靠天吃饭。卅五岁以前,我教书,那时有些爱好拉胡琴的吹笛子的吹箫的课余在一起吹吹,后来离开学校不教书了,也就不吹了,整天种地,忙活牲口,起早贪黑的,哪有时间再吹箫啊。。。。。。”

我还是想知道他父亲的故事,便问道:

“您父亲的性格挺好,与世无争的,老人家一生活的很自在,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没啥特殊的,就会赶大车,懂得牲口的性子,什么难弄的牲口到他手里都听话。日本鬼子在我们那的时候,他骑着骡子在前面跑,日本鬼子骑着大洋马在后面追,拿着枪打,都追不上他。他抓着骡子的鬃爬在骡子的背上跑,真是死里逃生啊!”

“那真是有两下子,不简单!”我说。

“我们那是山区,有一个大山梁子。从底下往山上面走,是一个几里地长的大坡,赶车的走到这都哄不上去,我爹去了,一口气就给哄上去了。他平时就挎一个粪篓子在那儿转悠,有上不去的车把式,他就给人家帮忙,看到路上有块石头,他就搬开,哪儿有个坑,就用土给垫平了,就爱干这些事。”

“这都是积德行善的事啊,好人有好报,老人家身体一定很好!”我说。

“是,没病没灾的,不给人找麻烦。。。。。。。农村里到了秋天,都用耙子耙落叶冬天烧,他不,只有等到了冬天枯树枝子落了,他拣回来烧,就是这样一个人。”

“很有智慧啊!”我赞叹到。

“老爷子多大岁数去逝的呢?”我问。

“七十七岁时去逝的。”老先生说。

“他父亲没受罪,早上洗脸的时候,就这么仰倒再没起来。”老太太举起双手比划着说。

“我爹早上起来,用斧子劈柴禾,把树枝给砸成一段段的码成一摞,然后蹲在地上洗脸时,就这样双手一扬就仰倒了。”

老先生蹲在地上给我演示他父亲当时去逝时的情景。

”唉!也是积善之人的大福报啊!”我由衷的赞叹不已。

“是啊。。。。。。”老先生附合着说。可以听出来,他对父亲的一生是充满了崇敬的!

“他告诉我,牲口不能瞎打,打疲了,就不听话了,再打就没用了,关键的时候给两鞭子。。。。。。他手头狠,鞭子历害,一鞭子下去,牲口皮开肉绽的,能不听话吗?!”老先生自言自语地说。

这时,从坡下走上来四五个老年人,坐在了我们周围,我看看表已经两点钟了,也到了要上班的时间,便起身向两位老人道别。

老先生很客气地说:”真是有缘分啊,今天中午咱们聊了这么长时间。。。。。。”

“是啊,真是谢谢您二位了”我出了公园大门,顶着烈日朝单位走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首:一位离休河北梆子老人的回忆录(一)
平凡:我的爹 我的娘
“盗墓贼”谭先生
清明祭父
一君|不能忘却的纪念
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