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林夜谈】蒋雷:不痛的“打洞”

【杏林夜谈】蒋雷:不痛的“打洞”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徐婉青  2017-05-01 15:16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微创胸腔镜手术仅仅通过一个“洞”就能快速解决问题,且不引起疼痛

  杏林夜谈:不痛的“打洞”

  蒋雷

  说到胸外科手术,通常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胸壁上一道长长的伤疤。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十年来,微创胸腔镜手术(仅仅打一个或者两个孔)已逐渐成为主流。

  我们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手术团队,在纯熟掌握常规胸腔镜手术的基础上,革新手术技术,并研发配套新的手术器械,将微创单孔切口移到剑突下部位,已为近千位患者治愈疾病的同时,解除了伤口疼痛的老大难问题,堪称微创技术中的又一次革新进步。

  它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急性和慢性疼痛明显减轻;一个切口可完成两侧手术;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仅仅留一处长3cm的线状疤痕)。

  首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常规的胸腔镜手术,老百姓俗称的“打洞”,也就是切口的位置,选在胸壁侧面,即使比以前的开胸切口小得多,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但是仍无法避免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

  胸外科术后疼痛主要因为胸壁肋间神经的损伤引起,损伤原因有电刀损伤、机械压迫等等。即使术后短期可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但是长期的慢性疼痛依然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剑突下入路,这一个“洞”选在胸部正中胸骨下端,此处名为“剑突”,没有神经分布,而且不像肋骨之间间隙较窄,手术器械和肋骨之间没有“硬碰硬”的机械压迫,所以无论是刚做完手术的还是术后数年的患者,都欣慰地表示:不痛!

  其次,如果有患者发现两边肺上都得病了,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按照常规手术,是怎么处理的呢?一般需要先在一边胸壁上打洞,先处理一边,再把麻醉状态的患者翻个身,在另一边胸壁上再打个洞进行处理。结果术后患者两边胸壁都感觉疼痛,严重的会导致患者不敢咳嗽,甚至不敢呼吸,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使用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则在正中的部位可以向两侧分别延伸到达两边肺部的手术部位,即使两边都有问题,也可以仅仅通过一个“洞”同时解决,而且不引起疼痛。

  再次,秉承胸腔镜微创手术的一贯优势,剑突下入路手术同样有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一般常规的肺部手术,术后2-5天即可出院,术后2-3周恢复正常活动;而且疤痕细小隐蔽,对爱美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常规胸腔镜手术器械并不适用于剑突下入路。我们团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研发改进,设计出了“独门兵器”——剑突下入路的专用手术器械包——已拥有国家专利近十项,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各类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近千例。种类包括各肺叶切除、各肺段解剖性切除、各类纵膈良恶性肿瘤切除,以及双侧同期肺叶切除、双侧气胸肺大疱等胸外科常见疾病。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举办的多届国际胸腔镜手术培训班上,我们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医生展示手术技术,吸引了来自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俄罗斯、墨西哥的多位医师专程前来长期驻留本医院学习;受邀多次向英国、德国、俄罗斯、秘鲁等国家的胸外科医师,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示手术技术。

  我们相信,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今后必将造福更多的患者,为他们带来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为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外科术前术后须知
肺外科手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指南:加速康复外科(ERAS)协会和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的建议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疼痛管理
“无管”麻醉来了!让病人获得更舒服的手术体验
肺结节手术后,你要经历的事情,这篇文章都告诉你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单孔胸腔镜手术不简单—胸外科王科平科普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