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去文化滋养的科学家难以有创新突破!汪品先:科学从来不是用发财和当官来衡量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


年逾八旬资深院士汪品先,最近又按捺不住科学家的情怀,主动请缨,新学期在同济大学面向全校学子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人文素质课,希望引导年轻的学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拂去功利主义,祛除浮躁心理,在人文的滋养中一步步地取得科学创新实践的突破。


本照片由同济大学宣传部提供,江平老师拍摄


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


首堂课的主题为“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汪品先院士首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他说,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将科学与文化两者放在一起,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汪品先举例说,比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达·芬奇,近来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因为他留存的6000页手稿与插图涵盖众多学科领域,仅解剖学的图画就达200多页,但并未发表,因为他只是个人兴趣,并不想追求其他的东西。


在汪品先看来,科学和艺术一样,原创性的科学需要灵感,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在澡盆里发现的,欧阳修的作文构思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完成的,并不局限在书桌上。智慧的灵感犹如闪光,可以稍纵即逝,据说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大楼的楼梯口都摆有纸和笔,让研究人员可是随时记录下突发的思想。


本照片由同济大学宣传部提供,江平老师拍摄


汪品先说,很多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并没有区别,这种思考要求联想和类比,并不以本学科为界限,奥地利的休斯用希腊女神命名已经消失的古大洋,叫做“特底斯河”;英国化学家洛夫洛克把地球系统比作希腊的大地女神,提出了“盖娅”学说。可是,我国过去从科学院到高考均实行文理分家,导致中间出现断层,而断层牺牲掉的正是“创新”。而断层的成因除了政策外,还有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


犹太民族以1000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汪品先对犹太民族取得的科学成绩非常推崇,他们的文化值得关注,三千年历史有二千年流离失所,可是却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了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科学家的工作不能用“拿到多少经费”来衡量


美国副总统Joseph Blden曾经狂傲地说,虽然中国的理工科毕业生比美国多好几倍,但是没有一项创新来自中国。我们需要反思!


在汪品先眼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但是科学又属于文化范畴,所以科学既是文化又是生产力。而我们过度强调了物质,冷落了科学的文化方面。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升华。科学不是竞技、更不是赌博,科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单纯用“产生多少价值”,更不能用“拿到多少经费”来衡量。过分强调科学带来的利益,过分忽视了科学的本性,就可能促进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


本照片由春秋君拍摄


“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假如科学家失去文化滋养、缺乏探索驱动的科学研究,只能做技术改良,难以有创新突破。”以布鲁诺、魏格纳为例,汪品先院士说,回顾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科学家不但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潜心探索,甚至可以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许多重大的发现,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二没当官,生前潦倒一世,身后才被追认。“这与今天我们按论文数目发奖金、科研立项时就盘算着得几等奖的科技“文化”相比,相去何止千里!”


汪品先认为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文化追求,很难在文化受压抑的的条件下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振兴华夏不只是经济和军事,同样重要的是文化,而华夏文化不能只靠孔夫子、太极拳,需要有科学与文化结合的新时代文化。


我们忽视了科学的“有趣”和“幽默”


“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认为那是考试,但是我们好像不知道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既‘有用’,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比如说我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出发点不是功利性 ,而是发自内心的。”汪品先说。


为此,他指出,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都是智慧的产物,智慧有余时就可以表现为科学中的幽默。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他举例说,2009年《自然》杂志上刊发的一篇文章以“低俗生活”为题用漫画介绍深海海底的新发现:岩石里生活着长寿的微生物;以“高雅生活”为题介绍4万米高空的细菌,它们可以在大气层里传播,促进云核的冰晶形成,影响降雨降雪。


最后汪品先院士以阐述这门课的宗旨作结,“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话音刚落,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记者了解到,汪品先院士开设的这门课包含8次讲座,每双周二晚举行,其中6讲由汪品先院士主授,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由汪院士主授的另5场讲座,主题涵盖“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相关文章


追求永恒价值而不为名利诱惑所动的人们

科学与迷信:一场没有裁判的足球赛?

中国文化与科学知识分子

他是和爱因斯坦一样的超级天才,留下大脑含恨而死,200年后他的研究最终被证明。。。

他是《心术》的原型之一,每天鏖战于生死战线,却如暖阳般温暖着绝望的病人。。。

被烧死的布鲁诺捍卫科学?他的死也许只和宗教有关

他让胡适念念不忘,促中国物理学崛起,坎坷一生,含冤而死,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他曾每周驱车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上课,天才论文曾被撕成二半,垂暮之年终于手捧诺奖。。。

导师和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嫁给一个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感受

他是谜一般的数学天才,猜想了宇宙的形状,却拒领所有的数学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科学与文化”,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构筑桥梁
汪品先院士再讲“科学与文化”课
太可爱了!直播结束,主角却这样溜了......
82岁同济院士汪品先参与指导的“南海深部计划”到底发现了什么?
82岁中科院院士下深海工作 曾留话“活着回就算赢”
中国首次主导深海钻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