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普鲁士战役

战争开始后,德奥与俄国之间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即东线战场。

德国将作战重心放在西线,战争开始时仅将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一些防御部队,近30万人防御俄军。

俄军总参谋部计划把主要兵力集中在波列西耶以南,对奥匈实施主要突击,最终占领维也纳和布达佩斯。

俄军同时应集中80万兵力,在动员的15天后立即开始进攻德国,以便把西线的德军兵力吸引过来。

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边界线长1100多公里。德国东普鲁士由堡垒地带拱卫,意在防止俄军前进。德军沿维斯瓦河上游构筑了坚固的据点。

穿过德国东部边境就是50公里宽的马祖里湖,它成为限制俄国进攻道路的天然障碍。

为了防止德军入侵,俄国使边境地带成为被森林和灌木丛隔断的半荒芜状态,未铺砌的道路一下雨就变成一片泥浆。

交通的恶劣造成俄军运动不便,当俄军经过这些地区,侵入东普鲁士时,运输和后勤供应的困难便明显出现了。

战争爆发前,俄国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向法国保证,动员后两星期,80万俄军就会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投入战斗。

德军迅速占领比利时后,英法联军在边境战役中连连败退,西线局势对协约国极为不利。

法国政府向俄国要求紧急援助,俄军统帅部决定在自己的军队尚未完全展开之前就积极行动,东普鲁士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俄军在东普鲁士方向布置了两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第二集团军司令萨松诺夫。

两个集团军共有40多万兵力,数量为东线德军的两倍。8月13日,俄军统帅部命令第一、第二集团军分从马祖里湖北南两面进攻。

8月17日,连年坎普夫不等后勤系统动员完成,即率第一集团军沿北边越过国界,長人东普鲁士的领土,并击退边境德军的反击。

两天后,萨松诺夫率第二集团军从南路越过边界,侵入东普鲁士。这个军团同样缺乏粮食的补给,而且必须越过沙漠前进,高级指挥官对敌人的情况毫无所知。

当年施里芬制定在东线的战略方针时,就预见到俄军将会这样发动进攻。他在计划中规定,首先集中兵力打击俄国第一集团军,尔后利用优越的交通网,将部队迅速西调,打击俄国第二集团军。

这个计划十分出色而简单,但在东普鲁士统率德国第八集团军的普里特维茨将军临战时错误地分散了兵力,决定对俄军第一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不是进行侧翼攻击。

8月20日,德国第八集团军的三个军在古姆宾以南对俄国第一集团军发动了一次协调得不好的进攻。

在俄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德军的进攻遭到失败,损失了1万多人,被迫向后撤退。

与此同时,俄国第二集团军正向马祖里湖以西挺进,德国第八集团军腹背受敌,面临被包围的危险。普里特维茨见俄军力量强大,向位于西线的毛奇报告,说他打算撤退到维斯瓦河以西,从而放弃整个东普鲁士。

德国容克集团在东普鲁士有大量地产,对俄军的入侵有切肤之痛,纷纷向德军统帅部要求加强东线,拒俄军于国门之外。普里特维茨的指挥失误和撤退遭到了激烈的攻击。

基于这种情况,毛奇及时撤消了普里特维茨的指挥职务,任命退职军人兴登堡接替他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同时任命在列日战役中显示出指挥才能的兽登道夫为参谋长。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到命令,立即乘坐专车迅速赶赴东普鲁士前线。在上车之前,鲁登道夫通知第八集团军各军的指挥官,他们可以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作战。

第八集团军作战处长霍夫曼根据战场形势,拟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即用铁路和强行军将第八集团军主力三个军从古姆宾一线向南向西调动130公里,集中兵力打击萨松诺夫,只留一个骑兵师牵制整个俄国第一集团军。

与德军调整部署相反,俄军统率部把最初的胜利当成全胜,认为德军已逃往维斯瓦河,战役已经结束。

在错误估计的影响下,连年坎普夫命令部队休息整顿,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给了德军重新部署的机会。

而俄军第二集团军司令萨松诺夫在边界地区取得小胜后,把对阵的德军少量部队当作主力,企图把它压向维斯瓦河下游,便贸然西进。

这样,俄国两个集团军隔着茫茫的马祖里湖沼泽地带,陷入彼此孤立作战的境地。

8月23日夜间,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来到前线指挥部。霍夫曼等军官向他们详细汇报了开战以来的情况和新的战役构想。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进一步研究了行动计划,决定以小部兵力迷惑、阻击俄国第一集团军,将主力调到右翼,力求全歼俄国第二集团军。在进攻第二集团军时,利用地形,以1个军阻击中路,而将大部兵力进攻俄军两翼。

从8月24日开始,大批德军通过高效率的铁路运往100多公里外的西南方,有9个师以上的德军在俄国第二集团军的两翼重新集结。而萨松诺夫仍向德军故意削弱的中心进发,追击“退却”中的德军。

8月26日,完成重新部署的德军向俄国第二集团军的两翼展开猛烈攻击,俄军当天就被击溃。

俄军中路的两个军不了解情况,仍盲目进攻。27日,德军开始全力迂回包抄俄军中路。

直到这时,萨松诺夫才感到局势严重。8月28日夜,他匆忙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德军包围圈已经收缩。

俄军中路在慌乱中撤退,道路被切断,遇到重重困难,29日晚退至奈登堡东北的森林,被德军团团围住。

被围俄军得不到援助,疲惫不堪,士气泪丧,在失望的混乱中几次突围,都被德军打退。

萨松诺夫见大势已去,于29日夜间开枪自杀。30日,代行集团军司令职务的第十三军军长克留切夫率一些部队投降,其余部队大部被歼。

战场上到处是饥饿和迷乱的俄军。俄军在这场战斗中有9万人被俘,3万人伤亡,2名军长被俘。10天前进入德国领土的一个庞大的俄国集团军就这样彻底被消灭了。

当两军酣战之际,担任阻击俄国第一集团军的德军,利用俄军指挥上的犹豫不决,采用了疑 兵之计。

白天大队兵马堂皇地向阵地前进,以迷惑俄军,夜间又悄悄退回原地。第二天,同一支部队又向阵地前进。

这样的军队运动,使连年坎普夫误认自己正面德军强大,不敢轻举妄动。后来,俄国第二集团军的覆灭暴露了德军主力所在,但连年坎普夫仍未醒悟,畏缩不前,再次丧失与德军决战的时机。

8月31日,德军留下少量兵力追击俄军溃散部队,主力转身北进,开往马祖里湖中部及湖北一带对付俄国第一集团军。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利用几天时间迅速部署了第八集团军,并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计划以正面攻击咬住俄国第一集团军,同时通过湖区间隙迂回俄军左翼。

9月2日,德军从西线调来的两个军到达东线。德军在俄军正面摆开决战的架式,虚张声势,而集中力量向俄军左翼发动大规模进攻。

俄军利用深沟高垒的堑壕顽强作战;在正面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德军的攻击。德军在阵地上死伤累累,毫无进展。

9月6日,德军主力在马祖里湖区包抄了俄军左翼,以优势兵力粉碎了俄军的抵抗,迅速向前突进。

连年坎普夫见大势不妙,于9月9日深夜下令全军总撤退,并命令两个师实施反击以掩护撤退。

俄军及时退却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而奉命进行反击的两个师俄军阻滞了德军,为俄军退却赢得了时间。

9月11日,德军攻下了俄国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因斯特尔堡,并将俄军赶出东普鲁士边境。

德军为了扩大战果,尽量削弱俄军,以便赢得时间,腾出兵力,支援在加里西亚败退的奥匈军队,因而昼夜不停地追击俄军。

德军越过东普鲁士边境后,继续追击。从9月18日到21日,俄国第一集团军退守涅曼河,第二集团军残余部队退守那罗夫河,组成了新的防线。

这次战役,俄国第一集团军伤亡共达14.5万人,加上第二集团军被歼兵力,俄军损失达30万人左右。东普鲁士战役以俄国失败而告终。德军给俄军重大打击后,由于兵力所限,为了便于防御,退守国境线一带。

在东普鲁士战役中,俄军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指挥的无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德国虽取得这次胜利,但为取得这一局部胜利而增兵东线,不仅导致了马恩河战役的失败,也深深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处境。

战争开始后,德奥与俄国之间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即东线战场。

由于德国将战争重心放在西线,所以只将一个集团军放在东线防御俄军。

战争开始后,俄军在法国的催促下,从8月13日开始,以两个集团军的优势兵力,分两路合击东普鲁士德军。

德军腹背受敌,面临被包围的威胁,准备放弃东普鲁士,退守维斯瓦河下游。

德军统帅部不同意退守计划,重新任命世兴登堡为前线总司令,鲁登道夫为参谋长,并抽调兵力加强东线。

俄军在初战胜利的形势下,错误估计了形势,没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给了德军界的策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以求在运动战中消灭俄军。

俄军不了解情况,仍盲目以重新部署的机会。8月24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到达前线,决定改变以前消极防御进军。

德军集中兵力,先歼灭了俄军第二集团军,接着迎击俄军第一集团军,迫使俄军全线撤退。

9月11日,德军将俄军赶出东普鲁士边境。

德军给俄军重大打击后,由于兵力所限,为便于防御,退守国境线一带。

在东普鲁士战役中,俄军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但由于指挥官无能,遭到惨败。

德军虽取得胜利,但增兵东线,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越来越深地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从战略上讲,包含着失败的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全史康拉德的悲哀——奥匈兵败加利西亚
《世界军事战争史-226》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阶段(下)
二十世纪的四十九场战争3-4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读书随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8-6)
布鲁西洛夫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