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步的解读—悟性的本质

很多人都说“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对于“悟”是什么,往往陷入神秘主义的解释。下面是对“悟”的神经网络科学的初步解读。

当大脑的神经网络的两个区域先后处于兴奋状态,则这两个区域有一定的概率建立网络联结,建立的概率随着两个网络链路的接近而增大,随着兴奋的强度而增大。

神经网络处于兴奋状态的因素有多种,一种是外界刺激通过感觉神经引发的大脑对应区域的兴奋;一种是由其他区域的兴奋经由神经链路传递而来;还有一种是兴奋直接跳转至新的区域。

大脑神经网络区域的兴奋对应人的知觉。符号是一个单一的知觉。不同的知觉与一个符号相连构成一个认知。不同的认知之间也能建立联结,并且联结可以发生在认知的神经网络的任何部分。

由于大脑的神经网络是一个整体,任何两个部分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结。因此,无论多么不相关的两个认知,只要不断地进行先后的兴奋,都会建立联结,表现的现象就是任何两个认知都存在关联。

“悟”,就是认知之间内建网络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悟”也有随机性。

悟性高低

不同的人,大脑建立联结的能力也不同。一些天生聪明的人,建立联结的能力极强,“悟”的能力极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悟性很好的人。

悟性不好的人如何挺高“悟”的能力呢?

大脑建立联结的必要因素是两个区域的兴奋。悟性好的人,兴奋的区域较广,建立联结的机会更多也更迅速。悟性不好的人,兴奋的区域较小,建立联结的机会少也更迟缓。但是兴奋是可以传递的,所以兴奋区域小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联结或者认知来弥补,使得兴奋能够更快速的传递到其他的兴奋区域。

就是要勤于思考和锻炼。

思考就是神经网络兴奋的不断传递,通过内语言使得兴奋集中某些区域上。悟性高的人一次思考可能就覆盖了整个区域,悟性不好的人,重复多次后,这些区域也能被充分覆盖到。悟性好的人,可能一次就可以充分的建立联结,悟性不好的人,通过一次次的思考,逐渐的也能将联结建立起来。

思考是通过内语言使兴奋的区域集中,否则神经兴奋的传递是在神经链路上随机传递和转移的。锻炼就是通过外部刺激使兴奋区域集中。这对内语言不足或者难以安静下来的人是个有效的手段。比如,木工的技术,天赋好的人,很快就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即迅速的建立各个技术环节间的认知关联;天赋不好的通过不断的重复,也能建立最后的认知关联。

所以,“勤能补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大脑对一些刺激的感知则是后天不能弥补的,比如有人对声音敏感适合于当音乐家,有人对色彩敏感,适合当画家。这种敏感程度,是无法通过锻炼达成的,比如我只能将声音做为整体进行认知,根本不能通过听觉将声音切分成音符;我也不能良好的知觉到色彩的连续变化。这些通过后天的锻炼可能得到一些改善,但绝达不到天赋卓绝的人的那样的程度。

顿悟

我们常常听到顿悟,就是突然间领悟了某种道理。

这也很容易解释。大脑的神经网络,某一时刻兴奋的区域相互建立了一个有效联结。因为大脑的兴奋传递是永不停止并且具有随机性的,因此这个时刻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

某个区域的兴奋,表面上看可能与外界的环境无关,实际在大脑的神经网络可能有着隐藏的联结。比如看到苹果想到人生,表面上毫无关系,实际上可能你看过特洛伊的故事,并有过一番思考:苹果这样的小事物能引发国家间的战争,更何况人生呢。这些隐藏的联结,在某个时刻被唤醒,并建立了有效的联结,就是顿悟。

处理问题时候的“灵光一闪,主意就出来了”,也是类似的情况。

顿悟也不是真的就是凭空出现,需要有足够的这些隐藏的联结,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顿悟,领悟到某些道理。所以,提高顿悟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建立联结,即多经历、多阅读、多思考。随着联结的丰富,想不顿悟都困难。

有些人说看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所以就不看了。这是不对的,忘了,只不过是神经兴奋没有传递过去。没有传递过去的原因可能是与之关联的网络区域较少,也可能是被其他一些联结抑制着,但是你所看过的东西总会成为你神经网络的一部分,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就促成了你的一次顿悟。

顿悟的时候,你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这些想法原就隐藏在你的大脑中,等着被激发出来。

普适的联结

人喜欢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本质就是这样一种认知,通过这个认知可以将世间万事万物互相关联起来。

这是很困难的。

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整个大脑都处于兴奋状态,即使可以那也会乱成一锅粥。

所以获得本质就是先建立一些区域之间的联结,再丰富这个联结。联结本身也是神经网络,也能再建立联结,形成新的认知。在原有区域的基础上,将联结扩展到大部分的网络区域,并且扩展过程中不受抑制。这样的联结本身往往也是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了,也能形成十分复杂的认知。

这样的认知,就是我们常说的本质,比如万物的本质,人生的本质,认识的本质。

这样的认知的建立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联结要在扩展过程中不受抑制,意味着这个联结至少不与通过感官刺激建立起的神经网络产生冲突,并且其他人通过语言接收到这个认知后,也不能产生冲突。

这种具有普适价值的联结,可遇而不可求。首先,需要天赋,这种认知的获得,大脑要能够驾驭范围足够广的网络区域。天赋不足,驾驭的太小,不是不可能,只是得到普适联结的概率太小了。其次,就是运气了,偶然的灵光一现,还需要在日后不断的验证中不被抑制即不被否定,表面上看是联结合不合理,本质是联结具不具备普适的价值。

具备普适价值的联结不止一种,凡是可以不被抑制的与所有的认知建立联结或者短链路的网络区域都是具备普适价值的网络。这些网络如果形成认知,往往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

比如上帝、理性、佛理、老子的“道”、印度的“梵”。

由于这些认知的普适性,所以它们是无法被否定的,若可以被否定就失去了它的普适性。由于它们不是直接的来自感觉的刺激,所以不能通过感官知觉进行验证,因而往往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这些认知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可否认,但或许价值有点太过崇高了。

每个人都有可以领悟这样的认知,只要活得够久,大脑能够一直保持活力。保持大脑活力是基本条件,否则联结都建立不了。活得够久,就可以积累足够多的认知,有足够的机会顿悟到具有普适价值的联结。

比如,我所描述的神经网络,也具有普适价值,并且是可以通过感官知觉进行验证的。

人人都是哲学家,只要努力思考,可能得不到普适价值的认知,但总能得到能够可以联结许多认知的认知。

静坐

在大脑积累了足够多的认知后,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悟的概率。

前提是有足够的积累,对佛法一点不懂,就不要谈什么领悟佛法;对道家思想一点不懂,就不要谈什么领悟道的本质。

事先没有任何储备,就开始静坐,悟到的可能什么也不是。

静坐可以提高悟的概率。

道理显而易见。“悟”是大脑内建的神经网络联结。内建的意思就是不通过感官刺激产生的兴奋建立联结。因此排除外界的干扰是提高“悟”有效措施之一。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静坐,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之中,比如呼吸,同时将希望领悟的东西通过内语言逐渐唤醒,唤醒后就任其自由的传递,那么就很容易建立不同认知间的联结,即悟到一些认知。

悟到的认知,用语言符号化后,再尝试是否会被抑制,即是否会被否定。如果不会,就是一个道理,如果会,就重新领悟。

禅定悟得佛法也是这个道理。

佛教的思想起源于古印度思想,古印度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我即世界,世界即我”,这里的“我”指的是真我。因此静观内心,排除外界干扰,认识“真我”,就可以得知世界的本质。

认识“真我”,就是“悟”得普适价值的联结的过程。

世界也确实就在“我”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意识科学50年
社会认知心理学《5》
脑区的身份危机:大脑不似你所想
悟性与认知
人类大脑之谜:大脑是如何拥有记忆和意识的?
视知觉与听知觉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