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00字读洪绍乾《写给姐姐》作品,山脚下被赋予生命的码头,是对姐姐的思念
userphoto

2022.08.04 贵州

关注

洪绍乾:山脚下被赋予生命的码头,是对姐姐的思念

星河璀璨的远处,是寄托沉思的法启码头,是对姐姐的思念。———题记

当月光照耀下的河面泛着点点白光,远远看去是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在夜独自哭泣。可是当月光不在泛滥,当我们走向码头,那是作家洪绍乾在写姐姐。提到姐姐,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回忆”,更是“家人”,可是对于作家洪绍乾来说,更多的是“依赖”二字,为什么怎么说呢?如果你了解过关于他的过去,你就会明白励志、坚强这些形容词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江西独自生活、创业、写作。当他达到了那个同龄人敬仰的位置,当所有的人都叫他一声“洪总”时,他却在诗歌作品《写给姐姐》中这样说:“我就是一个孩子,除了拥有星星和雪,我将一无所有,我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活在姐姐的头顶......”在他的作品中,面对姐姐,我看到的是他的依赖、是美好、是付出、是童话、 是弱小。是只要拥有姐姐,他就永远不会长大、永远有数不完的星星,而在这些星星和童话的背后,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我们先来了解今天我要说的这位90后作家,他叫洪绍乾,笔名:笔若,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CI专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编辑部副主任,大爱萤火公益形象大使。08年开始创作,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女人和果实》等多部作品,书籍曾被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曾荣登《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等。他曾被著名作家易白先生赞誉为中国诗歌里年轻时的“瓦西里·康定斯基”。他多年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为其在诗歌创作中表达姐姐、思恋姐姐的系列作品打下了基础、形成了独到的抒情创作手法。

对于我来说,洪绍乾一直在我心目中是我敬佩的老师,从年龄上来说,他是我的哥哥,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办文学大赛决赛时他曾经是特邀评委,尽管他是我的老师,但是,今天我读到他的作品《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时,我愣住了,因为我是第一次深入的了解到了他,去感受到他的心灵是如此的细腻、善良、美好,感受到他对诗歌是如此的虔诚与敬畏。他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气质与诗性的品格,彻底转变了我对诗歌的理解和认知。

直到今天,我现在才得以明白著名作家、诗人南鸥先生在洪绍乾新书《梦见灯塔和雪山》的序言中所说“洪绍乾他对命运的不屈,对艰难生活的勇敢面对,对美好人间的坚信,对未来的热切期盼。人坚信春天永远存在,他要把阴影抛在身后,重新点亮灯盏,并以一种蔑视的独立的个体生命的身姿大步走进现实生活”...

“也许是诗人初开的诗心发现了姐姐,也许是姐姐唤醒的朦胧的爱触发了他诗歌的才华,而一位家境贫困的乡村少年,就这样被懵懂的感情包裹,进而被诗歌加冕,怀揣一颗虔诚与敬畏的诗心走进大学校园,因而他一边承受贫困、饥饿、疾病的折磨,一边把诗歌举过自己的头顶。是的,对于当下的青年来说,他们迫于现实生存的艰难,他们面对的诱惑很多,对于职业的选择与人生的规划有着太多的想象空间,完全可以专注于世俗意义上的现实选择与人生规划,而他偏偏专注于诗歌,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写下大量有着独特生命体验的诗歌文本。”

而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阅了所有有关洪绍乾的诗歌作品的评论、人物专访和所有有关姐姐的作品,甚至这篇诗歌的文章、视频、音频等我都听读了无数遍,做了许多笔记同时也与作家洪绍乾进行了多次交谈,旨为把我所了解到的、理解的、感悟到的和所推测出的内容撰写成文章的形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这篇抒情小诗《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

法启码头(1),住在山脚下

来到人间,我们注定不在那里过河

更不可能在那里写诗

当然,姐姐也不曾从那里过河

即便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

去往常州,更不从那里经过

你为何期待?

你为何幸福?

2020年10月2日 上海

这里,把这首诗的背景分析、情感以及故事排在后面,我们先来说一下这篇作品的创作技法,这篇诗歌作品看起来语言非常简单、通俗易懂,但是,仔细一看;“法启码头(1),住在山脚下”这里作者使用的是拟人的手法,使得码头更加拟人化。“来到人间,我们注定不在那里过河”从意境和手法上来说,作者很巧妙的避开了与码头的关系,虽然标题就是在直写码头,但是洪绍乾与其他诗人很显然不同,绝大多数诗人会直接描写“码头如何...码头美丽...码头像什么....码头让我想起什么....等等”“来到人间,我们注定不在那里过河”这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开篇,同样,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手法和角度也是如此。

法启码头坐落于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山脚下(属贵州省毕节市白布河上游),每当远处的船鸣声响起,法启码头也开始泛起思念的情愫。也是她的故乡!她是作家洪绍乾诗中的姐姐——李璐瑶。

当岁月流苏,弹奏起沉寂的小调,是青年诗人洪绍乾在期待那道日思夜想的身影。他说:来到人间,我们注定不在那里过河。这是阐述吗?不,在此他划开了这世间所有的人与法启码头的关系,无论河面是否平静,无论船舶是否停歇。我们所有人都不会从那里过河,不会因为那里的风景驻足止步。

诗人的语言是这世间最柔软的语句,面对风景如画的码头,诗人洪绍乾却说:我们更不可能在那里写诗。这不是单纯的缩小了情感宣泄的范围,也将作者的情感基调拉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因为这一句作者洪绍乾点明了,无论是诗人还是姐姐与法启码头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到那里写诗,不会将自己的满腔诗意挥洒在那片沉睡的码头上,更没有去仔细的描述码头如何。而是将码头与诗人、与姐姐划清界限。又一次将众人的情感基调与法启码头划清界限,很显然,我们都知道,法启码头这个地方是姐姐的家乡,那又为何与姐姐没有关系呢?

“当然姐姐也不曾在那里过河,即便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这是全诗情感起伏转折最大的地方。诗人洪绍乾终于将情感基调引入那个令他日思夜想的身影——姐姐。作为洪绍乾迄今人生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可是法启码头作为姐姐的家乡,作者洪绍乾却将姐姐与码头之间远远排开在外。他说:姐姐也不曾在那里过河,即便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这是时间的回溯,无论我们是否成长,无论任何时间,对于诗人来说,他和姐姐都不曾在那里过河。也是示意姐姐在那时就离开家乡了,同时也表示了这个地方对于姐姐来说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暗示着姐姐与法启码头之间隐藏的故事,当然也是作者洪绍乾赋予了法启码头生命,让它在山脚下沉睡的原因。

这其中隐藏的故事,是关于姐姐的全部,作者与姐姐相识、相知最后却又别离,这其中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姐姐在最好的年纪,本应该和作者洪绍乾一般坐在教室中,接受知识的洗礼,却又在突遭变故后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担,姐姐临行前的承诺:我一定会回来看你,陪伴你高考,成为作者洪绍乾背后的精神支柱。然而,最终笔者与洪绍乾联系后得知,姐姐的故乡法启码头,她自从母亲病故,父亲也相继离世。那个所谓的故乡,所谓的家住着两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亲人”。那对作者洪绍乾呢?姐姐忙于生计,再也未曾回到故乡。对姐姐来说,故乡与家只是一个代名词,作者却对姐姐的故乡寄予莫大的情愫,迎接他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望,所以那个故乡是山脚下沉睡的法启码头。对姐姐而言,那个故乡只是一个伤心的地方,所以才有那一句“当然,姐姐也不曾从那里过河,即便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

那么,为什么作者会情寄于码头呢?我们试着推测一下,由于洪绍乾太过于期待姐姐的到来,甚至最终意识到姐姐回来看他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以至于把码头、把家乡作为姐姐回来的理由,骗自己姐姐也许不会因为作者而回来,但是姐姐会因为故乡或其他原因而回来,即便如此,只要姐姐能够回来,那对于作者来说也是无比幸福的。那为什么作者期待的不是姐姐因为节日而回来呢?大概也就是作者在等待姐姐回来的期间,逢年过节的时候姐姐并没有回家吧!说到这里,其实,我想说一句“这就像看电影一样,这也太虐心了吧!”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关于洪绍乾作品里的这位姐姐,她本名叫李璐瑶,2011年与洪绍乾在贵州省大方县第二中学上学时所认识。认识期间李璐瑶一向很关照作者洪绍乾,二人便有姐弟之称。由于作者洪绍乾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极差,一个人度过孤独的童年,忍受欺辱,让这一颗本应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心灵变得孤独、弱小。洪绍乾在认识李璐瑶期间,李璐瑶一向很关心洪绍乾,给予了洪绍乾无数温暖和呵护,这简单而又单纯的孩子就这样得到了萍水相逢的温暖。期间,李璐瑶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外出打工谋生,李璐瑶多次承诺会回到贵州看望洪绍乾,洪绍乾从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后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姐姐李璐瑶的到来,洪绍乾等待姐姐的时间长达9年的时间。给人无限的希望与期待。姐姐自离开后便再未回到家乡过,所以法启码头被作者洪绍乾赋予生命,让它在山脚下沉睡等姐姐回来。

全篇诗歌作品无论是从技法和角度方面对于我们创作抒情诗来说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注定不...”“不曾...”“更不...”“为何?...”从角度方面是与标题主题全篇排开关系,最后以反问的形式来表达,明写码头,实则写姐姐,而且作者为了以不同程度、不同意境、不同意象来表达呈现于码头的“无关”,采用了不同的词语,词语不重复使用,就如同书法或者绘画艺术作品一样绝不出现相同笔画和文字一般。从空间上来看,从“人间”、“我们”“诗人”“姐姐”“常州”这一看就是从宏观到微观,由大至小。“人间”指向一个很大的范围,可以说是人类。“我们”表示指一种人群。“诗人”表示指一种特殊工作或爱好的人群。“姐姐”表示指一种女生的称谓,“常州”指一个很具体的地名。这种从模糊到清晰的表现形式,最终以反问结束,这种方式是很具独特的,也是很独具有艺术性,就如同一部追凶悬疑电影一般,从迷雾到清晰,从大环境到具象性。

前几日参加省内的诗歌学习活动,主讲老师提到诗歌中的从“个性”到“共性”跨越,这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我当时很不理解,在诗歌中所谓的“个性”到“共性”究竟是什么?直到读到洪绍乾作品《山脚下沉睡的码头》。我才理解诗歌中所谓的个性与共性究竟是什么?

这其中的“个性”想来是他的诗歌作品仅仅停留在表达作者洪绍乾对姐姐的爱,仅仅停留在表达个人情感。而在这篇作品中“共性”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或者说老师口中所谓的“共性”又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作品阅读之后不仅仅是了解了作者的心灵语感,更多的是从更大的一个层面上来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现象?引导读者甚至大众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弘扬什么样的精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个性展示的是作者洪绍乾在作品中表达的个人思想情感。那么可否将共性理解成为一个大环境下的情感基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现状。

其实,说到“共性”在他的这篇作品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第一,上文我们说到姐姐和洪绍乾的家庭情况都很不好,那么这就反应了当时那个苛刻而贫困环境下的孩子与孩子之间既脆弱而又纯真的感情,揭露了当时贫穷把人性扭曲了,孩子的心灵里埋下的大部分是丑恶、是卑微、弱小、不自信。那么,这样一个幼小的心灵,只要有一缕阳光照射进来,必定温暖一片天地。这一缕阳光照在洪绍乾这里是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姐姐。当然,在其他地方,这一缕阳光或许是老师、或许是朋友、或许是一位陌生人。

第二,反应了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这也说明家庭物质条件充裕可以让孩子吃穿不愁,享受好的生活,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但不一定能带给孩子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更何况当时的他们并没有,那更不要说满足感和幸福感了。

第三,“姐弟”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不是茶,越冲越淡。而是酒,越陈越香。引导了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珍惜,用心去感悟,去保留那一丝丝美好。

让我们在脑海中构思一下那个大环境背景。童年懵懂的作者洪绍乾遇到了“姐姐”李璐瑶。两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贫瘠与苦难中相互拥抱取暖,搭建起来的一丝丝温暖,一层层情愫。哪怕这丝温暖与情愫伴随着姐姐的离开渐渐荒芜。却也在荒芜中为那一丝丝的关联寻找坚持等待的勇气。他愿意花费九年的时间等姐姐回来,即便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是这也许对于洪绍乾来说也是一种期待、一种幸福的期盼吧!即便这样的期待寥寥无几,心底的那一丝丝牵挂尽管已经即将泯灭,姐姐家乡的码头也会成为洪绍乾另外一种坚持下去的理由。当然,这是诗人的浪漫,所以使用的是“码头”这一具象性的地点,其实实指姐姐的家乡而已。洪绍乾愿意将这个“姐姐”刻在脑海中九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留下这人间最真挚的情感,这份情愫已经是不似亲情但胜亲情了。

相思成雨,这位姐姐对作者洪绍乾的影响有多大?据了解到,洪绍乾的多篇走红与网络并赢得广泛赞誉的许多作品都是有关于姐姐的,作者洪绍乾在等待姐姐长达9年的时间里,洪绍乾写下了大量有关姐姐的作品。《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幸福常州》等系列作品。其中许多作品被中国诗歌学会、江山文学网、人人文学网等各大网络媒体、报刊转载发布,其中他2018年创作的作品《写给姐姐》在洪绍乾作品研讨会上得到了多位著名作家、诗人的高度评价,同时,在中国诗歌学会首次推出的“中国诗歌童诗月”中被隆重推出的作品当中,洪绍乾作品《写给姐姐》也是其中之一,甚至今天一部关于姐姐的书籍也将随之而出版。

如果思念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是听到这有声的思念,他等待了近9年的时间,这9年里随着洪绍乾在诗歌上的成长,作品中经常出现“姐姐”这一名词,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关注到了洪绍乾的这位姐姐,我记得在一个文学平台上,在他有关姐姐的作品下方评论内容中,不像洪绍乾其他作品那样多数给予的是作品的质量好,而是“姐姐回来了吗?”、“你联系上姐姐了吗?”“她为什么不回来?”可见,洪绍乾对于姐姐的期待已经随着他的作品感动了他人、感动了读者。期待姐姐的不仅仅是洪绍乾,而是一批批感性的、善良的人和读者。

在长达9年的期待中,洪绍乾是值得的,因为就在2020年10月,作家洪绍乾与他的姐姐在江苏常州终于得以见面,虽然期待了那么久的时间,其实,即便他们得以见面,我很理解洪绍乾的感受,无论是任何人经历此事,见面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流泪,尽管有千言万语,而事逢时却不知道说些什么。而他作为诗人、作为作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诗歌来进行表达,可是你知道吗?期间这些有关于“姐姐”的作品在各大网站被评论、点赞、转发近几百万余次、阅读量已经远远超过上千万次了。人们惊叹的不仅仅是作家洪绍乾的文笔,还有他的执着和善良,他将这份关于姐姐的情感掩盖、寄托、表达。

而是真正的触碰到了这世间所有人突如其来的温暖,这篇作品《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写于作者洪绍乾与姐姐相见的前一夜在上海所创作,但是前文我们说到“码头”是指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法启码头(贵州省毕节市白布河上游),作者的这篇作品《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的创作地是在上海,这看视乎有些矛盾,通常不应该是触景生情吗?为什么作者在上海想起的却是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法启码头呢?这里以我的猜测是由于洪绍乾对姐姐过于期待,长期沉迷在期待姐姐回来的环境中,即便第二天就要在常州与姐姐相见了,但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还继续沉迷于期待、期盼的氛围之下,所以他创作的元素才来自于姐姐的家乡。当然,笔者知道这样的猜测或许有些牵强的,尽管如此,从他的作品全文来看是符合逻辑的。

当一份思念成疾,不断希望,却又不断失望。可是却又在突如其来间实现,这份感觉就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一般,冲斥着作者洪绍乾的内心世界,故而在与姐姐相见前一夜写下这篇作品。

他说:“去往常州,更不从那里经过,你为何期待?你为何幸福?”作者前文通过时间、空间、由宏观到微观的形式来引出姐姐的同时,反复告诉读者文中的“码头”虽然是姐姐的家乡,却和一切无关,诗歌的最后部分却通过反问的形式来表达对姐姐的期待和自己的幸福——“你为何期待?你为何幸福?”,我们知道这时的姐姐居住在常州,然而作者洪绍乾还是不敢相信多年的期待与希望就在明日可以实现。所以又一次将姐姐现在的居住地与码头划清界限,排开关系。就好像一个人很想要去某个地方,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一次次被耽误,有一天自己突然就去到了那个地方,一时间竟无法言喻。想来作者洪绍乾在与姐姐相见的前一夜便是这样的心境与感受吧!

你为何期待?你为何幸福?这是全篇诗歌的高潮部分。他在问那山脚下沉睡的码头,你为什么期待?又为什么幸福?这二者之间矛盾吗?作者将这世间的人、诗人、姐姐、甚至是姐姐居住的常州都与姐姐故乡的码头划清界限却又在问它为什么期待?为什么幸福?在我看来其实更是作者洪绍乾的一种无奈,毕竟与姐姐分别九年,期间多少次的希望被溟灭,多少次的期待被落空。他开始在给自己寻找一份寄托,所以山脚下的码头是活的,也是沉睡的。作者洪绍乾觉得这是姐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是姐姐的故乡。姐姐应该会回到故乡,码头才被发问:你为什么期待?又为什么幸福?从侧面增强了这对“姐姐的爱”的力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为拥有姐姐的幸福感。

全篇看是在分清码头与这世间的种种关系,实则是点明出作者在那期待实现的瞬间被冲刷的内心世界。与姐姐相见之后又是怎么样的?这样的场景与情愫在作者洪绍乾作品《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中有深刻的情感描述,他说: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为你石厂白雪纷飞;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为你城门四面打开!

那对作者洪绍乾而言呢?对他自己又在期待着些什么?又为什么幸福?或许对他而言,他有些时候也在反问自己、质疑自己,为自己对姐姐的爱而感到无比惊讶。他的期盼是姐姐临行前给他的希望、承诺。他之所以觉得幸福仅仅是因为将对姐姐归来的那份念与承诺寄托在了姐姐的故乡——法启码头!

你是否也对这份情愫不解,也想要翻阅那些关于姐姐,走进那片沉睡的码头。那我们一起来解读作家洪绍乾作品《在山脚下沉睡的码头》吧!或许我的理解是不够或是错误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一口气写下了这篇长达8000余字的文章,我不是专业的评论家,更不是专业的作家,我仅仅是在用一颗真诚的心在阅读他的作品,用心读他,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感受那个期待姐姐长达8年的青年诗人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笔若的诗里,了解他与她的故事吧!那么,你的姐姐现在又在何方呢?

梵音读诗

2021年12月2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求快乐
在儿子家带娃,他接来瘫痪的前夫,果断离开三天后儿媳也提出离婚
九十年代推出的十大传统评书经典都有哪些,你都听过吗?
如何远程控制他人电脑,教你两步轻松搞定
有钱人不外传的“赚钱铁律”:
全身长包却不疼,看着也难受,这个脂肪瘤就怕一个药!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