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琳祥:81岁的白洋淀“造船状元”

    ◀传统造船非遗传承人姜琳祥展示木船模型。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我从小就爱钻研这个。”拿起手中的船模,安新县端村镇马家寨村造船手艺人姜琳祥对记者说。姜琳祥今年81岁,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造船,从白洋淀生产生活所用的“六舱”,到颐和园所用的“画舫”,再到现在手中栩栩如生的船模。年逾古稀,他还有更大的愿望——希望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在碧波浩渺的白洋淀上,一千多年来勤劳的人们在此繁衍生息。这片神秘的水域里,能工巧匠层出不穷。4月底,记者来到马家寨村,走进姜琳祥的院子,老人蹲坐在北屋内,给一个游船船模安装桅杆。乍暖还寒,老人还穿着两件外套,手上虽有厚茧,但把弄船模仍灵活利索。

    以前白洋淀周边的村落都以水路相连,船是村民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需求量巨大。从10岁开始,他就到天津的造船厂当学徒。1962年,为支援安新县的农业建设,他回家务农。此后,马家寨村建起了造船厂,他也到造船厂工作。他介绍,马家寨村造船样式有上百种,有30多米长专事捕捞的大型海船;有20米长专事漕运的对槽和艘子;更多的是供白洋淀人劳动和生活的“四舱”“五舱”“六舱”;供当地人渔猎休闲的工具,主要有鹰排子、鸭排子和枪排子。

    姜琳祥家的院子一处搭起了棚子,堆积着许多截好的木头和各式各样的工具。长期在外,他还带着些天津口音,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木船用料最好为槐木,一根木料能否造船,用手一量便知,“7寸为一手,树干周长够5手便能造一艘船。”

    马家寨村工匠有三个绝活。一绝是“量材使用”。买树时,一看树叶有无“焦梢”,如有“焦梢”,树的根部可能腐空;二看“树疤”是干疤还是水疤,干疤无碍,如是水疤,则树质有毛病;三看树皮,光润美观,树质就好,伐树时随弯就弯取材,绝无浪费。二绝是“甩线一手准”。古法造船不用图纸,全凭经验和眼力。一般木匠只能放直线,而马家寨的工匠则量材使用,可根据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线。三绝是“放印子”,即给船打补丁。先将船体上损坏的部分用工具剔掉,洞孔自然成不规则状态。然后,船工选一块合适木料,不量尺寸,单凭目测用斧子砍,而且一砍便成,一放准是严丝合缝。

    当时,白洋淀中“庄稼排子”最常用,姜琳祥与堂弟最快10天完工。很快,手艺精湛的姜琳祥成了“造船状元”,他开始为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客户造船。颐和园中的画舫、北海公园的游船、密云水库中的拖轮,很多都出自姜琳祥之手。他说:“马家寨有个规矩,在外面做活,不管你会不会,跟着我去了,工资都是一样的,不分大工小工。人家木匠学徒,一学三年不挣钱,我们村里就不是这样的,平分。”

    这些年,白洋淀的船换成了铁船、玻璃钢船,找他制作木船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他把记忆中的所有船型都制成了模型。

    小心放下手里的游船船模,姜琳祥带着记者来到一间屋子,在屋子的架子上,摆满了他制作的木船模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模型做工精致,有帆有桨,船舱都能打开,各项功能一应俱全,按照8:1或者10:1等不同比例制成。“你看这只船,平底无舵,前宽后窄,船上摆的就是两杆抗日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大抬杆’。”他向记者介绍,这是白洋淀以前常见的“枪排子”,主要用来打野鸭,捕捉禽类。两杆“大抬杆”一高一低,枪筒里,前边装满沙子,后边装上火药。遇到鸟群时,先放低处的“大抬杆”,把鸟惊起乱飞,再放高处的,直接命中目标。在抗战时期,雁翎队队员驾驶多艘“枪排子”隐藏在芦苇荡里,日军的巡逻船经过时,多杆“大抬杆”齐放,杀伤力极大。说起往事,姜琳祥仍然神采飞扬。

    几年前,姜琳祥被河北省授予“传统造船非遗传承人”称号。虽已年过八旬,姜琳祥闲不住,仍然每天摆弄着船模,这些船模多数送给了附近的爱好者。“我的两个儿子虽然继承了我的手艺,但是他们不干这一行了,第三代的孩子们没人会了。”他说,“我做这些不为挣钱,就是为了留住手艺,留住这个念想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白洋淀造船状元村的末代匠人
浯屿:神秘的钓艚船与处于困境的船艺传人
船痴徐海林
【海南行22】祖宗之海是南海
殷秀红:船在桃源等你(散文)
我只是船匠——记福安造船名匠郑文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