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与庄子谁的境界更高?这一个字拉开差距,原来圣人不如仙!

孔子与庄子谁的境界更高?这一个字拉开差距,原来圣人不如仙!

孔子,庄子,都是中国著名思想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奠基者,论伟大性而言是不能林比的,况且庄子又为孔子后辈,不同时期的社会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高度。然而其他的不能比较,境界这东西却可以,毕竟境界是精神的广阔度,可以用质来衡量。

孔子在官场上是一位十足的loser,虽然早年曾在鲁国挑大梁,但后来周游列国十四载都未受到重用,因为他所坚持的治国理想与当时的'霸道'政策背道而驰。不过孔子在教书育人上很有一套,最著名的当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强加给别人,这句话的境界很高,但是你看庄子说了啥呢?

老庄都是政治型的思想家,在其位谋的是国家社稷、百姓福祉,尤其是庄子的'清静无为',主张遵从'天时、地性、人心',为的就是万物升平;孔子是政客型的思想家,在其位谋的是自我的福利,能够入仕高飞是最大的追求。

一句话,孔子是现实的圣人,而庄子是理想的仙。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的话比它少一个字,但境界却高出一层,此为'己所欲勿施于人',即使是自己所喜好的,也不要强加给人。虽然庄子没有将这个思想写出来,但有一件事足以表明。

话说庄子周游经过梁国时,便想顺道去探望一下老朋友惠子,身为宰相的惠子却认为庄子此行不怀好意,是为了取代他的位置,于是惠子千方百计阻止庄子进入梁国。庄子听说这件事后,依旧从容不迫地去会面。

见面后庄子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鸟名为鹓雏,从南海飞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候有一只猫头鹰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他害怕鹓雏抢夺自己的食物,便赶忙把老鼠藏匿起来,并欲赶走鹓雏:'吓!'

紧接着庄子说出真意: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惠子听后才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自己所珍重的宰相,以为别人也同样珍重,然而庄子实际上并不'所欲',惠子其境远不如庄子。

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所欲勿施于人',哪一个的境界更高呢?相比较而言,前者不难,难的是后者。

一个不贪杯的人,必定不会去劝酒;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必定不会劝别人吝啬。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假若从'己所欲'出发,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我嗜酒如命,便想要大家都陪我喝;我是个吝啬鬼,便将别人也看做守财奴。这是人之天性使然,无法避免。

所以说在这方面,庄子或许比孔子的境界更高一些,一国之相又如何,锦衣玉食又如何,只要思想坚定,就不会有过错。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庄子的寓言故事:'南海之帝为与,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解读》序:无待的逍遥
庄子穷到问人借米,世俗看来是没出息,但他是被褐怀玉的圣人
庄子和孟子,同时代圣人,年龄相仿,地域相近,为何互不理睬?
老子与庄子——台湾大学教授 陈鼓应
《庄子》德充符
《庄子》之逍遥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