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思想到底哪里不妥,为什么唯一拒绝他的秦国却实现了统一?

春秋时存在着很多思想流派,每个流派都想让自己的思想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于是很多学者便决定出山参政,孔子也是其中之一。孔子为了能够让自己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认可,也开始了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游说。但是,孔子别的国家都去了,却偏偏没有去秦国,这又是为何?

在众多流派的学说之中,儒家学说算是最为出名的一个。因为其创始人孔子有着很多弟子,他的声望也相当高,而孔子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说得到传播,曾受到多个诸侯国国君的礼遇,可是有一个国家却非常过分,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国君不仅没有按照礼节对待孔子,甚至连让孔子入境都不行。可最为关键的是,为何最后偏偏只有这个国家能够将其他诸侯国都统一了呢?

其实这和儒家学说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儒家学说无法令一个诸侯国迅速强大,而当时齐国和秦国都是相当霸道的诸侯国,如果采用儒家的王道思想,对他们的国家并不会产生什么帮助。所以秦国国君拒绝面见孔子,而且他已经决定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正因如此,秦国才能够迅速实现壮大,所以说,秦国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并非是偶然促成,而是因为秦国的国君眼光独到。

秦国使用法家思想迅速达到壮大,正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在于依法治国。当秦国的国君制定好一个符合国家实情的法律之后,所有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更重要的是,国君制定法律,人们便不敢违抗,这就让人们无形之中对国君产生畏惧,更加实质化得感受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性。而法家的目的就在于此,人们遵从法律,其实就是在遵从君命,因此使得秦国上下都能够十分团结,政令能够切实执行。这就让秦国各方面的效率实现提升,才能够让秦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得强大。

而被秦国拒之门外的儒家思想却无法令其迅速壮大,这是因为其思想内核是仁政和人本。这种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让君王有更高的德行,以德服人,但是这种思想要想顺利推行,就必须以一个盛世为前提,而当时战乱经常发生,每个国家都是通过战争掠夺资源,根本不可能拥有太平盛世。所以说在当时,秦国国君会拒绝让孔子入境,是因为孔子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秦国并没有任何用途。

但是,秦国能够想到靠着法家思想统一六国,却没有想到统一之后应该更换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所以秦国虽然建立了史无前例的霸业,最终却只能换来一个迅速消亡的结果。因为要想更好得治国,法家思想对他们已经不适用了,他们应该采用的是儒家思想。不过,若是秦国存在的时间再长一些,被他们摒弃的儒家思想只怕真得会连渣都不剩,到时候别说其学说和思想了,恐怕人们都不会知道儒家到底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孟之道,孟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
孔孟思想能流传数千年,为何二人在春秋战国时混得那么差?
我就不理解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到处碰壁?他那套理论和学说为什么不受欢迎?
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儒家思想的源头是什么?
为什么汉朝要独尊儒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