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你没有理解过的道德仁义礼,老子的智慧光芒闪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拥有上德的人,不认为他们自己有任何的“德,实际上他们是真正的拥有“德”,拥有下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不会失去自己的“德”,这是一种失去德的行为,上德的人本身无所作为而顺应自然变化,所作所为是尤其充足,失守大道的人没有作为而自认为他们能够运用无为,顺应自然而做事情,但是他们做的却是有为的事,上仁之人做事情却没有有用的东西可以做,上义之人做事情是可以有事情处理,而上礼之人做事情却没有任何人的回应,于是他就伸出手来让其他人参与,所以失去道之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之后才有仁,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义,失去了义之后才有礼,礼法是忠诚和信任的的不足之处,是天下为祸的开端,所说的拥有先见之明,也不过就是道的虚华而已,因此而产生愚昧,因此大丈夫常常处于厚重朴实,不处于衰薄的状态,心存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就是要这样做的啊。

拥有上德的人,已经自然而然得失去了道,因为失去了道,所以就会让有德行的人大大彰显而弥足珍贵,正是因为他们自然而然得处在其地位之上,所以在他们来说,这个事情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了,就像是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不会惊讶于此,就像是处在山峰之上的人,自然而然得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 上德是无为而没有事情可以处理,而下德是无为而有事情可以处理,随后是上仁,上义,上礼。

这些人的前后变化几乎都处在于一种状态的变化中,而最最自然的差别自然是境界的不同,在于事物的处理状态和态度之上,就这一个标准,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而显然,上礼是最后的末端,礼法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之上规范了所有的人的行为举止,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会遵循如此,可是一旦进行到了一种尴尬而僵化的地步,人们几乎连礼法都不会去重视,这个礼法需要让大家一起来行动。

这样的阶梯状的下行趋势,几乎是所有的状态都要下滑,因为原本的自然的忠诚和信任已经荡然无存,所以就需要礼法的制定,来规范所有人,所以到那一种状态中去,自然社会就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从此,这也就是人心动摇和复杂的开端,已经可以证明,社会的状态已经到了一种需要礼法规定的状态,如此一来,不正是将乱的时候才矫正吗?

拥有先知和先觉的人,似乎在众人之中拥有非常强大的威信,但是这种状态却及其败坏,一旦预言成功,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得迷信他们说的话,他们的言行举止,如此一来,社会的流言蜚语自然不会少,虽然可能有少数高人,不过,自然会有不正之人趁机投机抓机会,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造谣生事,几乎所有的民间信仰都拥有这种状态,几乎是千百年来难以灭绝的传承方式。

而迷信自然是愚昧的标志,因为不能正信,所以自然会迷信,这种事情在我们的身边的事情自然也少不了,更不用说其他什么这个那个大师了。

真正有道的人不会说自己有道,如此一来,都会呈现出来越来越狭隘的状态中去,所以真正的得到者,是从来都不会将自己处于及其危险的地带,正是因为他们处于厚的地带,所以自然不会受到灾祸,所以就能保持长久之道,而大多数的虚假和繁荣都吸引着我们,甚至前赴后继,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的状态自然会是越来越狭隘。

这就是我的看法,你怎么认为呢?

本文由泛乐悦读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4.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仁义虚伪 礼仪无礼 (第三十八章)
《荀子》不傲不隐
“礼”谈《道德经》与《论语》之别
【万景元:礼法与修道】
上德不德,上德无为。无为就是不装,无人为,无虚伪,不违背自然。弃真诚自然而守仁义礼,愚蠢至极。不真诚、不自然,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叶曼讲《道德经》(31-40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