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禹治水为何三顾家门而不入?带你了解真相!

先古时期,水利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一旦在平原地带遇到暴雨,河流就会泛滥(尤其是当初人们所处的黄河流域),洪水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甚至被夺取生命。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只要有人能够治理水患,就可以担任华夏联盟的的首领,这便形成了“禅让制”。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

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但任何事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这里除了大禹认真负责、鞠躬精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禹当时所处背景,要求他必须如此。

《史记》中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於是舜归而言於帝……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除)而天下咸服”。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尧问谁能治水,四位辅政大臣一致推荐鲧,尧担心鲧治水失败导致家族被毁灭,大臣觉得好奇,不试试怎么知道一定会失败呢?最终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被舜所杀。

《史记》中还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原来大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颛顼”和爷爷“黄帝”都是天子。鲧受到了天下最大的四个部落的集体拥戴,相信鲧会成为他们的首领。

正是因为鲧的名声和地位,他成了尧舜统治的障碍。因此借治水失败之名杀鲧。但仔细想来,治水失败肯定有治水失败的原因,更何况还是如此艰难的任务,治水过程遇到一些更加严峻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尧舜自己也没有办法治水,鲧是真正为民治水的,但尧舜对待鲧的态度却如此冷淡和狠心。足可见对鲧早已暗藏杀心,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罢了。

鲧因治水失败而死,尧便将治水之事交代给舜去办,但舜也没有办法治水,这便想到了鲧的儿子大禹。《吕氏春秋》中记载:“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黧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 大禹想到了父亲的遭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为父亲争一口气,不但没有埋怨舜,而且还非常反常,走路的时候紧紧跟随在舜的后面,不越半步,大气都不敢出,千方百计让舜高兴。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改变治水策略,堵不如疏。面对洪水一刻都不敢怠慢,生怕洪水泛滥。这便出现了大禹三顾家门而不回的典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尧舜禹的真实身份,别太惊讶,大禹是舜的老祖宗
同为黄帝后裔的唐尧虞舜夏禹谁辈分大?《史记》给出的答案很有趣
你们都被孔子欺骗了,尧舜禹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禅让!
《中华董氏汇谱》(五)
话《史记》:父子家天下真的是从夏朝开始的吗?
尧舜禅让, 司马迁《史记》多处标明, 都是让给自己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