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级的人活着,靠品性,不靠道德

道德是人为的规则,它不是真理。宇宙法则是天道,是真理。

善和恶不过是人性的两面,而不是道德的两面。善恶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在宇宙观里没有善恶。

道德是后天的教育,品性则与先天有关。

天道法则是人性无善无恶,世俗的道德通常以“人性恶”为前提,道德的力量是以罪恶感来操作人的行为。一旦我们的精神被操纵,被洗脑,我们就陷入了分别心的泥潭。有意识的刻意去当个“好人”的时候,我们的人性已经被操纵,我们就失去了犀利的分辨力,更无从谈及精神的超越。

我们每个人都要接受教化,受到的教化越多,人性的率真就越少。言语越多,肢体动作就越少;讲究的高尚越多,自己的本分就越少。

天道是春夏秋冬,该生发就生发,该杀伐就杀伐,天道本无情,无善也无恶,本就这样。

自然界中,兽道是强者为王,草木之首是借自然之力到处飘摇,人道是随人心善恶变化不定。有时,不该生发的生发,不该杀伐的杀伐,要么逆天道,要么行兽道,多数人随波逐流。

一切道德教化才针对人性中“恶”和弱的一面,群居生活要求人人自危,道德对圣人而言是自律,对弱者而言是对这个冷酷世界的祈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仁是人道,不仁是天道。天道不会屈从于可怜的人道,但天道有好生之德。

人,不能因为心力弱,就对强大的天道视而不见,或者用虚假的仁义来宽慰、绑架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善恶就在一念间
刘余莉教授《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三十七集:愧之,可使小人为君子
君子小人之闲谈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