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银时代的见证:顾鼎民收藏银锭选赏

顾鼎民 网名三顾茅庐001,从事收藏研究各类银币、古钱、铜元、纸币等近三十年,是无锡市钱币协会早期会员。著有《江南龙洋图鉴》等专业钱币书籍,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白银时代的见证:顾鼎民收藏银锭选赏

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至明代盛行,但非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称银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古代押解白银的车辆 乐艺会资料

明代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五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

平遥镖局博物馆内安放白银的箱子 乐艺会资料

鸦片战争后,外国洋银(银元)的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的流行,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两制度的地位。1934年宣布废两改元后,银两不再使用。

银锭的铭文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

银锭造型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山西储存白银的金库 乐艺会资料

顾鼎民收藏银锭选赏

同治年月 太原府

清代山西票号业的发达给晋商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铸造银锭也成了票号的业务之一,并且随着各票号在全国的广泛开设,山西银锭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享有盛誉。

浏阳县 钱公慎 同治拾壹年贰月

龟宝(锭中之王)因形如龟

湖南银锭主要有两种式样,即元宝形和砝码形。湖南的元宝形五十两锭造型很独特,其双翼低矮,锭面光洁,底部呈椭圆形,看上去很像一个龟壳,俗称“龟宝”。锭面砸有4个戳记,内容是地名、纪年、银号或银匠名。这类银锭存世不多,咸丰、同治、光绪年的都有发现,铸地遍布湖南各州县,如浏阳、常宁、益阳、桃源、安化、长沙、桂东等,是各地官府的上解锭。

太谷县 谦源胜

周行镜宝

清代时期太谷票号商业盛行,银含量却参差不齐,太谷人自己开银炉提纯。太谷一年有四次标期,每一季度赊销的货物要到固定的日子结算前一季度的货款,所以每次标期太谷古城自然是白银塞满城,但是标期过后各式各样的白银却五花八门,太谷商人为了方便日后的经营就把这些白银成色统一到998达到了顶峰,由于当时太谷商业发达,每年在太谷重铸的白银更是无法计算,慢慢的全国各地市面上开始流通起了太谷制造的白银,后来就连官府收的税款白银都是太谷制造的。

旧时太谷的金融业界有专门化银造宝,师傅们待到定型后达到998成色的元宝,才能打上“周行镜宝”四字。所以太谷“周行镜宝”在全国有极高信誉。太谷制造的“周行镜宝”大多都是五十两的。

清 东北“匠高明 光绪三十一年 宽城同顺成”

银锭 五十两

宽城,即宽城子,吉林长春县治,清道光五年,自新立屯移长春通判治此。光绪三十一年《中日北京条约》订立开为商埠,为中东、南满、吉长各铁路交会处。

清代山东“光绪年月 协盛银炉 惠民县”

十两银锭一枚

原光品 文字雕模有特色

清代银锭的铸造有官铸和私铸两种。官铸是官府的官银匠或官设的银炉铸造的,这些银炉大多附设在布政使藩库、盐库、官银钱局、海关、厘金局等内部,其业务就是把收缴上来的不同形状、不同成色的银两统一熔铸,以方便留存和上解国库。这种官铸锭一般称为课银。通常在锭面上要钤上铸锭机构的名称(有的是官银匠,也有的是官银号)、地名和纪年。有些地方官为了方便克扣,还自设银店,进行垄断。“直省州县解司钱粮,例凿有州县及银匠姓名或店号。

私铸 多半是由银炉主持。“炉房以冶银铸宝为专业,南称银炉,北曰炉房,论其名实,微有异同”。清代铸造银锭的银炉,有南北之分,均是以铸造银锭为主业的,但北方的炉房除铸锭外,还兼营存放款和兑换业务,而且北方各省也没有设立公估局,因而炉房还担当鉴定验色的职责。

清代早期,政府对银炉的开设有所控制,规定须经户部准许,发给营业执照。每一地方,银炉的名额有限,不得随意增加,如北京,只许26家开业。到了清末,政府的法令、法规得不到认真贯彻,各地私设银炉之事时有发生,官府也不加干涉,放任自流,故民间称银炉为“私炉”。

“民国 年月 足色 归化城 樊昌”伍拾两银锭一枚

中间带花押 少见

安邑县 道光上解银

少见

船形银锭一只,重1888克左右,左右两端翘起,中间为凹槽,锭面有三竖状戳记,一个戳记写“道光三十年十二月”纪年,另一戳记写“安邑县”记载的是地名,还有一个写“马万年”是铸造师的名字。银锭品相较好,大部分为银色原光,局部有黑色包浆。银锭内外有明显的铸痕,外侧底部有大面积的蜂窝状小孔。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藏品图为作者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宝的前世今生(欣赏图)
展览||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清代浙江五两银锭 文/李晓萍
银子变成钱原来有这么多样子!
清朝的银匠用“砒霜”制造银元宝,50两一枚,不但好看价值也高!
古人出门带银元宝、金元宝,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