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巨婴女孩”:16岁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后来咋样了?

古人有云:“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

或许这正是“穷养儿,富养女”的出处,令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但所谓的“富养”,并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没有底线的纵容。对孩子倾注一切的溺爱,犹如裹着糖衣的砒霜,看似甜美,实则危险。

在辽宁,就曾有这样一个富家女,16岁的她吃饭要人喂,无来由地对保姆和亲弟弟大发雷霆,家人亲戚也随意被她使唤,最高一天能花费十几万元……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个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公主”,在旁人眼里更像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超级巨婴”。

父母万般无奈之下,终于在2017年为她报名了国内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来到这里的孩子都会被送到山区接受“改造”。

如今,5年过去了,当初那个暴躁、叛逆的“巨婴女孩”又变成啥样了呢?

1、

女孩名叫刘思琦,2001年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一户富裕家庭。

从小到大,刘思琦犹如掌上明珠一般被父母捧在手心,几乎是有求必应。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很少能顾及到刘思琦的日常生活起居,因为不放心外人,她的父母则请来其他家庭成员加入到照顾女儿的“保姆”行列当中。

小姨、姑姑是她的贴身“保姆”,舅舅成了她的司机,就连年迈的外婆也成了她的御用厨师,家里还有好几名全职保姆和保洁全天候供刘思琦使唤。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连指甲也要妈妈亲自剪。

当然,这还不够,刘思琦经常出门逛街,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她从来不看价格直接买下。

大包小包全让舅舅拎着,她最高的一次的日消费记录甚至超过了10万元。

这样的宠溺也让刘思琦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刁蛮任性和古怪,只要稍有不顺心,她就会对长辈们大发雷霆。

起初,也有亲戚和刘思琦的父母讨论过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认为不能一味娇惯,否则只会变本加厉,但他们却不以为然,总以女孩子要富养为由而搪塞过去。

殊不知,他们每一次的纵容,都让刘思琦的行为愈演愈烈。

2、

有一次,刘思琦得知大连有家理发店接头发比较好,便“命令”舅舅驱车300多公里前往大连。

舅舅听后大为震惊:“来回300多公里,花费1万多就为接个头发,值得吗?”

谁知,刘思琦听后立马炸了锅:“哎呀,你烦不烦,我就要去!”

为了显示自己的经商头脑,她还和父母说起自己想要摆摊的想法。

只要女儿高兴,他们自然爽快答应了。

于是,刘思琦以20多块的进价买了一批手机壳,开着兰博基尼拉到街上摆摊卖。

开着跑车摆摊确实很稀奇,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刘思琦开始拿起喇叭大喊:“全场两元”。至于那些没有甩卖掉的商品,刘思琦索性直接送给了路人。收摊时一算账,亏了500多。

为了庆祝自己第一天做生意,刘思琦拉着舅舅去吃烧烤,明明只花费100多元,她却硬塞给老板500元。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刘思琦16岁那年。一次,刘思琦正在客厅玩手机,她8岁的弟弟在玩滑板,因为嫌吵,刘思琦瞬间爆发,直接把手机摔在一边,上去狠狠地推了弟弟一把,并怒斥道:“滚出去,别在这里吵!这个家我才是老大,你们都要听我的!”

坐在一旁的妈妈想要上前阻止,却被刘思琦的一个眼神吓退了回去,而被打的弟弟也在一旁边哭边向姐姐道歉。

眼看着刘思琦愈发暴戾,她的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

在偶然的机会中,他们得知《变形计》节目正在接收“问题孩子”进行改造,就决定给女儿报个名。

他们不敢告诉女儿真相,只骗她说是出去玩。因此,被蒙在鼓里的刘思琦,并没有拒绝。

临行前,一家人都在忙活着为她收拾行李,母亲一边喂饭一边说道:“来,多吃点,到了那里就没人喂你了。”

而坐在一旁的刘思琦根本不屑一顾,她满心期待着自己此次的“乡村之旅”。

当刘思琦跟随节目组来到贵州的一个小山村时,她的内心极度崩溃,这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破败不堪。

刘思琦提着笨重的行李箱,痛苦前行。当节目组告知刘思琦要上交现金、电子产品和化妆品时,更是直接点燃了刘思琦心中的怒火,她干脆直接扔掉了自己的行李箱。

只不过,在这里,纵使她再发脾气,也没人会惯着她。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安顿下来,刘思琦早就又饿又渴,但山上除了几间破旧的房子,其他什么也没有。

渴了可以自己挑水喝,但饿了,她只能和小伙伴前往附近的小卖部买点零食果腹。

就这样,他们熬过了3天,节目组为他们安排的农村“父母”这才回家,刘思琦也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饭。

很普通的一顿饭,却让刘思琦觉得特别满足,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节目结束后,她说:“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

4、

吃完这顿饭后,刘思琦回到房间呆坐着,或许是曾经的生活与现在的千差万别,让她理解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她开始做出了改变。

不管节目组为她什么任务,她都会尽力去完成。

第一个任务是上山割猪草,如何没能完成任务,晚上就没有饭吃。没有干过粗活的刘思琦并没有抱怨,哪怕手上已经磨出了水泡。

回到家后,她看到农村父母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在等她,内心十分满足与感动。

她深知父母的不易,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都留给了她和小伙伴们。

“该为父母做点事了。”刘思琦和伙伴们商量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送给农村父母一个礼物。

于是,三个孩子在山里找了份搬砖的活,一下午的时间,赚了150元钱。

他们拿着钱跑到山下买了两双鞋子,送给农村父母。

看到父亲开心的模样,刘思琦也乐坏了,这是她第一次赚钱送给别人礼物,她不知道如何表达,却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很多。

此刻,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好像从来都是一味索取,并未回报过什么。

想到这里,刘思琦想家了。但她没有撂挑子,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农村生活。

5、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节目迎来了尾声,刘思琦也要和这里说再见了。

期待中有些失落的刘思琦和农村父母道别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参加节目的刘思琦彷佛变了一个人,见到了父母后,她赶紧上前拥抱他们,并诚挚向亲人们道谢、道歉。

“人在尝过酸甜苦辣后,就连喝杯白水都是甜的。”刘思琦感叹到,一个月的时间,她犹如重获新生。

之前浑浑噩噩沉迷奢侈品,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的刘思琦,开始将心思放在了读书学习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由于爱好服装设计的职业,后来她考上了北京高级时装艺术学校。毕业后,又去法国深造。

回国后,她被一家工作室签约,正式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现在的刘思琦,早已蜕变成为了追逐梦想奋力前行的阳光女孩,她用实际行动摆脱了“巨婴”的标签。

诚然,刘思琦是幸运的,但那个有着“中国第一懒人”之称的杨锁,结局却十分悲惨。

杨家父母之所以为儿子取名一个“锁”字,就是希望一辈子将三代单传的儿子锁在身边。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杨锁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上,即便犯了错,他也不会受到批评。

有了这样的底气,杨锁性格变得越来越飞扬跋扈。上小学后,杨锁无法忍受学校的严格管理,逃课成了家常便饭。更过分的是,他还经常辱骂老师、欺负同学。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罪爱》剧照

在一次老师家访后,杨锁彻底拒绝去上学了。杨家父母不仅没有重视,反而心疼儿子在学校受苦,跑到学校跟老师理论,宁愿儿子退学也不忍心让他再受到批评。

为了照顾他,父母天不亮就开始下地干农活,为的是能尽早回来给杨锁穿衣洗漱。吃饭要父母喂,就连走路也要父亲用扁担挑着他。

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杨锁13岁那年,突然戛然而止。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因照顾儿子过度劳累,撒手人寰。

失去双亲后的杨锁并没有自食其力,而是卖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继续躺在家里,饿了就去街上捡一些剩菜烂水果吃,吃完又继续睡觉。

然而,在他23岁那年,由于懒得出门,长时间不吃饭,杨锁被活活饿死在家中,令人唏嘘。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罪爱》剧照

惯子如杀子,父母的过分溺爱会在无形中把孩子培养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巨婴”们不懂感恩,漠视规则,更无法自力更生。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去赢得想要的。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给孩子足够呵护,也是懂得适时放手。希望所有父母们都可以引以为戒,及时止损。文/四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宁16岁“巨婴”:吃饭靠喂,一天花费十几万,如今怎样了
辽宁巨婴刘思琦:16岁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如今过得怎样了
辽宁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如今过得怎么样
辽宁16岁巨婴:吃饭靠人喂,出门专职司机,每天花销过万,如今过得怎样了?
“巨婴”刘思琦:16岁吃饭要人喂,每天消费过万,如今22岁咋样了
辽宁“巨婴”刘思琦:16岁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如今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