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平记:二月二与上坟

农历二月初二,一般都叫为二月二,也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大人小孩都可以去剃头了。过去有民间传说正月不能剃头,(据说是来源于清代)剃头就会死舅的说法,所以整整一个月不让剃头,于是,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后就可以剃头了,与“龙抬头”这天相吻合,以图吉利。也就是从这天起在外地工作上班和出差的人员一般都会赶回老家去祭祖,通常都叫它上坟。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二月二的这天早上,我还在被窝里享受梦乡的时候,母亲就把我唤醒,往我手里塞了块白萝卜片,让我在被窝里吃,当时我也很纳闷,说大早上,我又不渴又没说吃萝卜,咋让我吃来。母亲说:“今天是二月二早上待吃块萝卜,并让我边吃边说“二月二,龙抬头,你抬俺也抬,吃块萝卜不生灾。”二月二这天除罢开始剃头,开始上坟外,条件经济稍好的家庭,还二月二这天炒些玉米花,或做些五香豆之类的小吃,据说这也是图吉利的传统风俗。在我的幼小记忆中,二月二的这天我去上学时,我会把母亲炒的玉米花抓一把装在口袋里,一边走,一边吃,嚼的嘎嘣脆有声,香味回味无穷,见到要好的同学也会让他们尝尝共同分享。

上坟——我们卢氏宗族上坟的日子不是在二月初二的当天,而是在春分过后才开始上坟的,当年因生活困难加上自己幼小,不知道上坟是干啥的,但光知道上坟时能吃上白馍和以前吃不到的油炸面食,每到二月二这天,看到外姓人家去上坟,我就开始问母亲说咱啥时候去上坟来,为啥不和别人的人家一起去上坟,咱咋不早些去上坟来等等,问的多了,问的父母哭笑不得,只好说甭气急,快了,快了。

过罢春分后也是上坟的前两天,母亲就开始蒸上一锅白馍,在炸一些蕉叶和红薯面菜,及用红薯和白面合成用油炸做的云朵,父亲则忙着准备香烛,鞭炮和上坟用的白纸条和用箔叠成的元宝以及寻饭汤(稀面水)。上坟这天父母亲带上把事先准备好上坟用的贡品及白纸鞭炮香烛等放在大蓝里,再背上铁锨和卢氏家族一同前去上坟,卢家的坟在梁园村旁边的叫王坪地,步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来上坟者虽说都住在一个村,但平常都各忙各的,但上坟聚到一起了,避免少不了相互问候再简短拉拉家常。因卢氏家族比较大坟墓时间也较长,坟墓也将近有二十来个,这时,两个爷字辈的七爷和八爷(大爷到六爷从我记事起就去世了)指着最早的坟墓向年轻人介绍这里边埋得是谁那里边埋的是谁,父亲和叔叔伯伯们都拿起铁锨在每个坟上添加新土。我们一群小孩子因年幼无知,加上对上坟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把上坟当成了玩耍和娱乐了,所以拿着白纸块,白纸条在坟中间跑来跑去,在坟墓上挂白纸条压白纸块,一会功夫刚才还是纯黄土的墓地上一下子就变成白花花的,好像让去世的老人又穿上新的白衣。这时长辈们开始往坟墓的下边摆放贡品。长辈们在摆放贡品的同时,来上坟的不论男女不论年龄的大小,统统按辈分一队排一队往后跪在地上。在我的记忆中,清字辈的是第一排,泰字辈(叔字辈)第二排,源字辈的(也就是我这辈)是第三排,来字辈的是第四排,人员全部跪在地上后,爷字辈的开始往地上洒寻饭汤(稀面水)点燃香烛和用箔纸叠成的元宝(当时没有冥币)。最后烧香的爷字辈发话了说:每人磕三个头,然后作揖起身,大家都起身后开始放鞭炮了,那个年代还没有八响雷,都是红绿色的鞭和两响炮,鞭炮放完算是礼成,然后大家收起贡品相互礼让,你吃吃我拿的贡品,我在尝尝你拿的贡品,然后各回各家。

提起上坟我还听说一个关于上坟的笑话小插曲。据说有个姓宋的人,当年四十来岁。性格呼啦,为人和善。平易近人,但爱和不同年龄的人开玩笑,甚至还开骂人的玩笑,有一年他挎个小篮去上坟,蓝里放了些馍还有一些油炸贡品,刚去上坟路上被他平常爱开玩笑的两个人碰见了,把他上坟用的贡品抢去吃了,他只好又回去拿了些贡品第二次再去坟上。结果又被与他常开玩笑的三个人抢吃了。他只好第三次又回去拿贡品,但他多长了个心眼,不拿熟食了拿了一块生肉,到坟上一摆,一烧香,他开始自言自语大声的说:鳖子们,你们来吃吧,他心里骂的是抢他贡品的那几个人,但他骂的场地不对,好像骂的是他祖先。后来他为了证明自己很聪明,向别人学了学他骂人的事,别人听了说你骂的不是抢贡品的人而骂的是你的祖先。后来这当成了笑柄来回相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也普遍得到提高,人们对上坟祭祖这种思想意识也更加浓厚了,上坟贡品的档次也大大提高了。过去的白馍油炸贡品有点心、蛋糕,面包,各种水果之类给代替了。过去上坟烧的黄标纸和银色、黄色的箔现有冥币代替了。况且一般还都是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烧,虽说地下的前辈能不能收到但做晚辈们的心意是表达了,还有个别人为了让死去的前辈过的更好,竟然烧用纸糊的小汽车和小楼房,甚至还有极个别烧用纸糊的手机另再加个充电器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虽说可笑,说明心切。

上坟祭祖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是后人世世代代不忘祖先的思念之情,愿永远永远牢记持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500字10篇
坟上培土禁忌
春节期间,寺庙不被燃烧的香烛,又去向了何方呢?
莆仙特色民俗 当“福首”有福气—莆田新闻网
时令节日
坟墓五改三不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