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鱼病用药,给新手的几点忠告!


1、不可过分依赖药物:
是药3分毒,越是效果好的药物,往往毒性也越大。所以切不可过分依赖药物,用药的同时,往往也会对鱼产生伤害(如除直接的毒副作用外,还会加重肝肾的代谢负担)。金鱼属于身体强健的鱼种,只要水好(在其他管理一般的情况下)鱼基本不会生病。生病治病,不如根本不得病——养水才是更应该去认真研究学习的技术!


2、不可盲目下药:
对症下药才会有效,不对症的用药,只能贻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所以正确判断鱼病才是当务之急,切不可轻率盲目下药。金鱼的疾病诊断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尤其在鱼病初期阶段,没有表现出典型症状时更容易误判。所以应尽可能从行为、体表特征、饲养环境等方面去深入分析查找病因——这比急于投药更重要!

 
 

3、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随意加量是在新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缘于期望鱼迅速康复的心理。孰不知大多数药物是不可超量使用的,尤其对于一些中毒浓度和治疗浓度非常接近的药物(比如痢特灵),超量过大的话结果只有一个——药物中毒,所以应精确计量用量并尽可能采用灌服的精确给药方法。
随意减量也是不好的,达不到治疗浓度则起不到治疗效果。此情况常见于预防用药拌料给药时,因药物在水中溶解损失很大,鱼只能够采食进入体内的就很有限。


4、不可频繁换药: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发生和发展一般都是有较长过程的,用药后的治疗和康复的过程可能会更长。所以说要多用几天药,才能判断出到底是有效果还是没有效果。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频繁换药,不然不仅可能会贻误病情,更无从准确判断治疗效果。


5、不可不注意给药方法:
适当的给药方法,是由疾病种类、药物特点、病鱼体质、水体环境等方面综合确定的,不是随意的。——比如最近论坛发生的多起肠虫清中毒事故,就是给药方法不正确造成的:肠虫清属于直接作用型,只可口服,不可药浴!如果进行药浴,多高药量都会发生中毒——对鱼体表黏膜和鳃造成严重伤害!而口服给药时,只要不是超量过多,一般不会产生中毒。


 

6、不可不注意药物毒性:
药物毒性有大有小,同一疾病往往可以选择的药物会有多种。所以原则上应选择低毒高效的药物,尤其对于新手来说——低毒的才是安全的。比如治疗白点病(小瓜虫寄生)时尽可能不使用硝酸亚汞而使用生姜/辣椒合剂(配合高温效果更佳);治疗白毛病(水霉菌感染)时尽可能不使用孔雀石绿而使用聚维酮碘。


7、不可不注意配伍禁忌:
合理配伍会提高药效(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配伍会增效——常用5:2比例);反之会使药物失效甚至产生强毒性(如敌百虫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产生强毒;青霉素与酸性药物、氧化剂、重金属盐类配伍均会失效)


8、不可忽略治疗后换水:
很多药物都会有残留毒性,所以在治疗结束后应经过多次换水稀释药毒(一般间隔24-48小时换水1/4-1/3,连续2-3次)。毒性越大越不容易分解的越应勤换,每次换水量也宜大(如重金属离子类药物等)。


 

最后鱼棠说句题外话:
好多新手的鱼,小病治大,大病治死——鱼其实多数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药物毒死的。甚至是健康的鱼,都被不当的所谓“预防用药”所毒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述如何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安全合理使用中药
15911958332257.pptx
2010年护理病情观察好的案例汇总(共253例)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鱼病用药“十看”经
重视老人用药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