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研究之“学生如何形成加减法概念”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林霞,来自台州市路桥小学,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团队第一组的学员,很高兴再次与您相遇!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学生如何形成加减法概念

读一读:“比多少”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乐一乐: 1 比 2 大

                   

    轻轻松松听听书


 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您会选择哪一种?


——选自孔企平教授的《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

                   

    坚持阅读八分钟


  您还记得“一课研究”2016年7月25日推送的微信内容吗?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小编运用自己编制的前测题对一年级新生作了一次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孩子在理解“谁多、谁少”以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知识比较容易,运用“比多”、“比少”句式来表达比较结果和“列式求相差量”则是他们的“困点”和“难点”。

  了解到孩子们的已有认知,知道他们已经“在哪里”,也明白他们将要“到哪里去”,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该“如何去”。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该如何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解“困点”、破“难点”?今天小编和您分享一些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以下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大花心思

解“困点”

  “比多少”第二阶段,学习用“谁比谁多(少)”表达比较结果,是近半数孩子的“困点”。小编认为:注意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能有效解开这一“困点”。

 
整体架构,置“局部”于“整体”中教学

教材主题图

我的思考

  人教版教材在孩子们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二节课就安排了“比多少”(如图1),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97.9%的孩子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那这节课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呢?

  图2是教材安排在第17页的第二阶段的“比多少”内容。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个量的“比多少”又要教学两个数的“比大小”,承载的任务太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调整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利用两节课的学习时光,把孩子们的“困点”——关系句式的表达分解到两节课中教学,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比多比少关系句。现把调整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设计意图整理如下:

 
 巧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句式训练题

我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比多少”教学时,如果按图1、图2的方式,直接给出结论,那学生潜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如果换成图3、图4那样呈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困点”,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孩子们学习,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多比少的关系句。数的大小比较也同样用问题形式呈现。这样,把教材中陈述形式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形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通过多次训练,孩子们就能把“比多少”的句式纳入到原有语言系统之中,犹如平时讲话那般自然运用。

 
 变式训练,促进知识正向迁移

变式训练题

我的思考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多少”的变式训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上,呈现如图5这样的物体“比大小”、“比轻重”以及“比长短”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完全可以迁移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拓宽孩子们“比较”的思路,还能激发他们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思考角度上,提供如图6这种类型的题,可以促使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根据“谁比谁多(少)”的句式判断谁多、谁少,使“比多少”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

小步缓行

破“难点”

  知识教学应呈小步缓行、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促使学生在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后逐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前面学情调查可知:在看图求相差数时,仅有26.9%的孩子能正确列式。如何巧用教材上的素材,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算理的“难点”?

 
 提前渗透,充分感知

动态演示图

我的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念,他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在“比多少”第三阶段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以第一次出现的第33页虫子和小鸟图(如图7)展开教学,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破。

  有趣而相关联的小鸟和虫子组合在一起,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享受了思考的乐趣。“4-3=1”的出现真可谓是水到渠成,孩子们是把这一情景融入到刚学习的减法意义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跳一跳”,成功摘到了“果子”,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多次积累,逐级递进

巩固提高题

我的思考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感悟的过程,在尝试“用算式表示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后,还需要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提高。人教版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进行分散编排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我们在借用“小鸟虫子”图展开教学后,第56页的“小丑帽子”图(图8)、第64页的“雪人萝卜”图(图9)以及第80页的“松鼠松果”图(图10)等等都是巩固发展的好素材,“先知”学生在第一次教学后就能基本理解掌握,再由他们带领“后知”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中不断感知、积累,孩子们不但能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比较量与相差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实现“一图一问”到“一图两问”的递进,为相差关系的系统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5

                   

    童真童语乐一乐


1比2大

  课堂上,老师问小朋友:1和2比,谁大?

  大明:1大。

  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大明:我是大明,是家里的老1,弟弟叫小明,是家里的老2。我比弟弟大,所以1比2大。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审核人:洪肖婵 林文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数学下册《发新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
以学定教,问题引领,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课堂 ——卜庄镇语文教研活动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3:长大以后做什么(匹配新教材)
正规教学应该教学生解题方法,我们常常花两节课的时间讲一道题,为的就是告诉学生们方法。--------
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英语学科送教下乡课例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