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谁”——开启真正的觉察成长之路
曾经的你我
你是否熟读各类名人励志类的书籍,梦想有一天能和他们一样聪明、有钱?
你是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永远平和、不再对亲人和朋友发火?
你是否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幸福,不再有一丝伤痛?
你是否为此付出了的努力不计其数?书架上有很多的书、可出门却只能认识少数的几个地方;总学着那些成功人士的修为——在同事和领导面前不抱怨、会包容,可回到家却因为一点小事和家人发火;为了寻找幸福、自信之道参加了很多培训,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发现忙得连和家人一起聚会的时间都没了。
到底我们要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成长之路?

我是谁?
有这样一个禅宗故事,曾有一个师父问他的弟子:“你是谁?”弟子回答:“我就是我!”师父又问弟子第二个问题:“那是谁在回答我?”弟子说:“是我在回答你。”老师父又问他:“那是谁知道你在回答我?”弟子说:“是我知道我在回答你。”这里面总共出现三个我,一个是弟子回答第一个答案的我,是社会化的我;第二个我是“我在回答你”的我,是自我;第三个是那一个“我知道”的我,就是本觉,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本体、纯净的觉知。
禅师弟子所回答第一个答案“我就是我”中的第二个我,可以有很多答案,我是男人,我是个中国人,我是某公司某部门的人,这所有的答案是我们通过自我所构架出来的,所延伸出来跟他人、文化、社会建立关系的,所有的“角色描述的我”又离心灵更远了,离开本觉、自我也很远,如我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断在追求社会、文化价值下的我,这个我即“假我”或“社会化的我”,多数人努力堆叠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学力、更和谐的婚姻……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现象,用这些标准来代替自我的存在,拥有愈多,愈可感觉自我的存在,失去了这一些外在攀附的东西,就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比较没有价值。
而第二个“我在回答你”的我,描述的是我们的自我,也就是肉身情绪的变化,我们一直以为那个我代表一切,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心是敞开的、封闭的,我现在很寂寞、很满足、很丰富,我现在很痛苦,这些都是我心灵的现象,是我们拥有了自我以后才有的,所谓自我是它属于我自己的,跟他人无关;佛教中提及众生一体、同体大悲、涅槃自服的汪洋、无上智慧,这些都在形容我们超越自我以后,与宇宙万物合二为一,处于灵性的本体——SELF的状态,那才是生命的本源。而心理学研究是Self(ego),如我的快乐与悲伤等,都属于第二个我的产物,即自我的部分。
所谓的自我成长,是要追求第二个我,了解我的心灵产生了什么现象,基本上局限于“我的”这个部分。有许多人在追求社会赋予的名誉后感受到内在的空虚,感受到外在的成就无论如何无法取代心灵的感受,就如同你很可能处于这样的情境,于是就进入了自我的领域,开始去探寻,开始去接触我的生命、心灵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进一步去探索这些心灵的现象,自己行为背后的驱力。

驱力驱使我们对一件事产生感觉、思考,加上过去的经验与习惯,我们产生了某一种习惯,我们产生了某一种反应;这些反应变成用肉身呈现于外的行为;声音里隐含的腔调、情绪、眼神及肢体动作与他人互动,又创造了关系;而这些关系又累积成婚姻的现象,事业的、人际的关系。已经走入心灵成长这条路的人,会逐渐打开智慧,学习看到过程中层层叠叠、绵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进一步深入探索自己心灵会有这些现象的成因,在自己的童年、生命里的重大事件、在母亲子宫里的胎教经验,甚至于在前世,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因缘、经验与属于心灵的烙痕,而造成目前的心灵现象。

为何同样吃到一碗好的的牛肉面,有人可以开心一个礼拜,逢人就说,有的人却毫无反应?为何针对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的心理现象反应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创造出这个现象成因是什么?你可以去探索成长过程、童年的一些重大事件,逐渐敞开智慧去了解心灵当下现象的前因后果,前因指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后果指这个心灵现象如何受到驱动,然后创造出现在人生的种种结果。


寻找

“我是谁”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说无我、存在的本体、心灵的本体、纯净的觉知是我们要追求的果实,那么自我就是在次之前的发芽 、成长、开花的过程,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下足功夫,很自然的,灵性的本体就像花开结果一样,会自然呈现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当你愿意开始去觉察,每一个片刻你停下来看自己的时候,你是用什么在看自己?事实上每一个片刻你发现自己的领悟,都是一个纯净的觉知,都是你灵性本体的呈现,这便是真正的觉察成长之路的开启……

——部分摘自许宜铭《重塑心灵》

灵犀一指,与您慧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物理主义与心灵主义(2020冬季卷-9)
浅议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语言与意识
潘麟先生讲授《大学》 连载六:成圣之路——“汤武反之”
谁死了?死的是谁?
教师在教学反思行动中都需要坚持这样两个策略
我的虔诚奉献之路适合我,但是不要改变你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