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世界,投射不了我的光芒


意想不到的是,看到整座山城的点点灯火为了寻找一个人而眨个不休时,我竟毫无防备地落泪了。




意想不到的是,看到整座山城的点点灯火为了寻找一个人而眨个不休时,我竟毫无防备地落泪了。在一部让人从头到脚深感不适的电影里,这样的情节安排虽算不上高明,却巧合地扣住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前半段冗长的独白,人海的集合,命运的交织,在这一超现实的时刻被赋以独特的语义。尽管这般梦幻的感动显得姿态刻意,廉价做作,却并不妨碍银幕之外每个被生活捆绑已久的人与其对视,思绪翻涌,身不由己地掉进安静的情感漩涡里。


 

一段影像,不论技法孰优孰劣,之所以引发多数人的共鸣,必定因为它对某种社会心态有所投射。犹记得几年前看《私人订制》,当我为影片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表达急得快哭时,却对全京城为宋丹丹灭灯的场景深为触动。



有人说,这有啥好感动的,纯粹赚人眼泪罢了。可正是这种浮夸的构思,却戏剧般呈现出了人格深处最碍于承认的一种特质:孤独。每个人都期许自己是人海中独一无二的主角,我们在人群里无所适从,便将抽象的精神寄托放在无数个孤独者组成的城市里。我们希望城市是善意的,对我们亮灯,露出它冰冷外壳下温柔的一面。这种踟蹰于现实和理想之间,为了生存编织出的美好幻想,基本满足了贫穷的我们对世间温情最富足的向往。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却能给予我们继续行走的动力,因为那一刻,你知道自己并非一个人。


 

尴尬的是,除了这段高潮感染力十足的演绎外,影片到处布满雷区。标注高亮的故事吸引力匮乏,始终在走向不明的状态下无力推进。那些矫情到骨子里的对白感悟,用诗人般深沉的口吻娓娓道出,既不能态度真诚地引发观众思考,反而以隔靴搔痒的说教形式,强行灌输着靠风景写真和中年意淫堆砌成的人生哲理。


 

当一部电影80%的镜头对准一座城市时,城市自然不再是简单的背景发生地,它成为孕育人物的土壤,成为血肉丰满、呼吸鲜活的存在。如何拍好一座城市,一直是数代导演共有的考题。不管是小津用以谱写人间冷暖的东京物语,还是属于热内的异想天开的巴黎,优秀的城市电影景观不同,内在都有别于一般的旅游宣传片。剧情与城市的融合比例适度,质感均匀,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才得以充分焕发。


 

以此为前提来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融合实验注定是失败的。它对镜头美感的把握,源于将静态的风景明信片以动态方式逐帧投到大银幕上。不得不承认,解放碑,东水门,十八梯,这些地标一一闪过时,瞬间便唤起每个资深土著内心的熟悉与依恋。而影片用心的摄影,灯光乃至许多场景设置,譬如夜雨红伞,蜿蜒复杂的立交桥,也抓取到了重庆最鲜明的特色。但在画面与剧情的衔接上,着实处理得一团凌乱,拍得再好看也仅止于皮毛。


 

这股浓浓的违和感,源于情节展开与城市风貌的不搭调。暂且放下“一部关于重庆的电影里没一个主人公说重庆话”这种难以容忍的bug留待日后吐槽,光从故事上看,构成影片的诸多关键词:电台dj,人生,梦想……这些烂俗的标签岂不适用于所有飞速发展的城市?



导演选定重庆为拍摄地,自有个人无法割舍的动机。但在那些包装精美的画面里,我看到的只有面无表情、冰冷矗立的城市机理:

 

沉淀历史的十八梯,摇身成为偶像剧的外景地,结尾不搞个生离死别跟对不起观众似的(捅小腹上说死就死你tm逗我?);

 

一个人过生日不好好待家里吹蜡烛,非得撑着伞跑去盯半天解放碑,哪儿来的这份闲情,我不懂;

 

坐轻轨两头三地跑不说,频繁发出噪音干扰,车厢里还就你俩,感情1236号线全让电台承包了?

 

类似出戏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比上半年的《火锅英雄》,背景同样设置在重庆,虽撇不开模式化的影子,却将重庆人的血气方刚化为高耸的楼宇桥体,在二者间串起了形象的符号关联。



到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大气的外景摇身成了小资情调的陪衬。一个个人气演员妆容精致地探讨理想爱情与人生,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的建筑频频闪现,顺带给稻城做一波攻势猛烈的宣传,吸引无数爱做梦的城里人……种种缺少现实代入感的设定,令电影意图营造的市井气息即刻蒸发。


 

不知何时起,张一白便陷进了无病呻吟的窠臼难以自拔。与《匆匆那年》洒尽狗血的噩梦相比,《全世界》的剧情偏于平淡,然而生生从几个淡出鸟的故事里殚精竭虑挖出大道理来,实在没法让人感同身受。大概几个loser的故事也没啥好讲的,导演便频频用旁白填补剧情的空洞,辅以大量慢镜头和《蓝莲花》《电台情歌》这种百试不爽的配乐剪出一整部mv。这一削弱剧情主导性的做法,使全片彻底沦为苍白乏味的有声读物。消费校园,消费梦想,消费旅游,尔后情绪戛然而止,像是猝不及防泼出的冷水,直叫人隔应。


 

看到周围一众好友安利,称这是目前国内最佳的重庆宣传片,我不敢苟同。重庆的气质不该如此精致易碎,而应同《疯狂的石头》里那样,带点荒诞,带点机灵,带点江湖气息。我也理解人们在影院近距离一睹家乡风光时,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可我更反感投机取巧的创作者们凭本土话语影响力捆绑销售,贩弄情怀,徒见美景流逝,内在却以掺水的鸡汤充数。


 

电台收听率决战之夜,带病上阵的幺鸡质问一位情场失意的听众,流感怎么办,战争怎么办,世界上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你却偏偏关心最无聊的?


 

碰巧的是,这句话也可成为片中所有角色的个性写照:猪头为了爱情,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战场谋生;茅十八为了爱情,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轨迹——奔向死亡;陈末为了爱情,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回归安宁。我们都卑微且可笑地和感情较量,我们都了解世界之大,但对舒适度的过度依赖总把我们局限在个人的爱欲悲欢中,说得正常点,叫感情丰富。说得不好听,叫作。


 

委实说,我没看过张大才子的原著。对于众人追捧的睡前故事,都市童话,原本就该有所保留。生活残酷,生活面目全非,所有人都知道。可我们生活在一个任性纠结的时代,拒绝承认自己努力得没有价值,拒绝看到心爱的事物被毁。当身体被掏空,我们能想到的便是飞出牢笼,飞往稻城,飞往任何纯净的远方。可问题恰在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你可以听很多人讲他们励志精彩的故事,可无趣的生活到头来还是会照常延续。没有眼前的豁达自恕,再多饮鸩止渴的尝试都无从拯救内心的荒芜。


 

很多人或许都会对结尾的镜头心生向往:巍巍雪山下,消融的溪水从绿油油的草坪间流淌而过,画面唯美得极不真实。陈末念着满口文艺腔的台词,幺鸡一袭白裙随风曳舞。他等来了她,他们终于重逢了。


 

可我想,更多人无缘体会这种经历。路过别人的世界,真的只是路过。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埋葬一切,不是在终点等待,而是与现状和解,继续平淡无奇地生活下去,就像一碗清淡的面条。


 

纵然那并非我们理想的归宿,谁又能否认,点亮那盏明灯的正是我们自己呢?


作者:仲夏之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片荒看什么?十部精彩电影推荐,部部经典
《刺杀小说家》破4亿,最大卖点不是特效,而是重庆太美了!
重庆路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从影视剧到动漫二次元,山城频繁现身,重庆为何如此受欢迎?
推荐五部日本大尺度黄暴惊悚恐怖电影,含《爱的新世界》
《侏罗纪世界3》完结篇,是否还是当年的那个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