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心里没有自己,才会焦虑地满世界找意义



朋友最近做一个很辛苦的项目,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得匆匆忙忙赶第一班公交车出门,晚上七八点钟才勉强从公司离开,回家还得加班。某一天,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突然跟我说,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挺没意思的。


看着窗外一排一排并不明亮的路灯,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打游戏、看电视,觉得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其他的娱乐也是这样。工作似乎有意义,但是有时候觉得工作以及自己所谓的追求也没什么意思。


你是说,你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要有价值的?我问他。


他想了想,好像是这样的,但又不断地怀疑。


我说其实我们是一类人,总是在考虑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价值本身缺少绝对的标准,所以会反复推翻和怀疑。而我老公,他似乎就从来没有想过是否有意义,他所考虑的只是是否喜欢,所以他可以丧心病狂地玩一个学期的游戏。


朋友回答说,即使是很喜欢的事情,想着没什么意义,也就慢慢不喜欢了。


真是一个死循环,意义,最终把生活变成了一潭死水。


一个人,如果总是在追求意义和价值,大抵他早年的生活是不怎么快乐的。在他心里,已经形成一种观念:我的快乐是无意义、无足轻重的。甚至,快乐本身,就不应该成为生活目标的一种。


这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


2012年我突发阑尾炎,在医院挂完两天水之后匆匆赶到公司去上班。好朋友说我是工作狂。其实我不是工作狂,只是一个传统的好孩子罢了。该上班的时候不去上班,就好像当年读书的时候别人都在学校上课,自己脱离了群体之后无论如何都是恐慌。所以我没有办法找借口偷懒,内心被良心的谴责,或者潜意识里害怕落后于人。


我翻看了我的豆瓣读书记录,90%以上都是心理学的论著,还有一些人类学、社会学论著,只有极少数小说。而这少数小说,是我在看了王小波之后,曾经试着去改变,做一个有趣的人。一个不看小说的人,是很难变得有趣的。


我觉得王小波之所以令人如此难以忘怀,跟他树立了另外一种与大多数人并不相同的价值观,并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认同有关。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特立独行,另外一个是最终被认同。当然,王小波在未成名之前,他也并不知道自己一定会被认同,所以他的思维模式就不是我这样的——因为结果的成功而将有趣作为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我终究做不成王小波那样有趣的人,因为我的有趣,也是在看到了王小波的成功之后将其定义为有意义之后的有趣,便不再是他随心所欲的那种有趣。


我的妈妈就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困窘,她对自己相当严苛,她牺牲了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以及喜好,来维持家庭,并将自己生命最大的意义定义为——培养优秀的孩子。而优秀的标准也很简单:在学校的考试中获得高分。所以我十八岁之前的人生框架就是:好好学习,考最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努力工作、挣钱,买房子、车子……至于生活是否有趣,who care?


所以我看到我老公忘乎所以地打游戏,看小说看到凌晨两点,我都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你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在这些无聊的消遣上,有什么意义?!有这个时间你不如多看看技术文档,学习学习国外的先进框架,跟朋友碰面聊一聊近况也许对将来有帮助……


你得做事,不断地做事,做普遍意义上“有用”的事,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你不敢偏离普遍意义,更逃不掉别人的评价。


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大概可以认为跟超我过分强大有关系。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本我、自我、超我这样的概念,这是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划分,人格有三层,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所以本我基本上都是“不好的”,这些不好的冲动力量非常强大,只遵循“快乐”原则。超我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你的欲望、行为不停地指指点点,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许许多多的限制,主要是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本我和超我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冲突。


比如,你现在肚子很饿,本我产生了极大的对食物的需求,前面有一家面包店,本我命令你冲进去拿面包吃。超我却出来阻止你,不行,抢劫是违法的。这时自我就出来调解,既然肚子饿,又不能抢,那我们就买吧,既满足了本我的需求,也符合超我的约束。自我是我们意识的核心,是一个协调者,遵循现实原则。有时候,我们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实在太大了,自我没办法成功调解,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更严重的冲突导致精神疾病。


那些生活刻板,没什么意思的人,极有可能父母比较严格,在童年的经历中,父母对其约束较多,导致超我的力量过分强大压抑了本我的需求,自我的调解力量也相应变弱。需要注意的是,本我虽然长期被压抑,但其力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一旦释放,力量也越大。一些平时中规中矩的人却做出惊世骇俗的背叛道德之事,便是如此。


用人本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便是缺乏“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过多批评、限制,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即给孩子的积极关注都是有条件的,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观念:我只有做他们要求的事情才可爱。孩子就成了父母期望的牺牲品,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父母的期待,他也不懂得自己的价值,而是追求父母期望他们去追求的价值。他们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除非不断做事。


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关注这个人本身,不对他做任何先入为主的评判,充分尊重他作为一个个体的想法,让他形成一种观念:你不需要做什么,仅仅作为一个人,你就是值得被爱的。这种正向的力量,比控制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就像一粒种子,让阳光去引导其生长,提供足够的阳光就可以了。


你的心里没有自己,才会焦虑地满世界找意义。


如果告诉你,你自己就是意义,你能信吗?


版权说明:素材来源网络


创造丰盛用最简单的方式,唤醒沉睡的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卑带来超越,缺陷带来补偿
我们需要给孩子植入被无比珍爱的价值感,孩子的认知来自父母的眼中的自己
《自卑与超越》:我比任何人都相信自卑的力量
听过这三句话的女人,才算没白活
27岁确诊中度抑郁:这种经历藏着多少年轻人的噩梦
柔弱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 心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