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感到累和苦,是因为没做“破执念“及“活在当下”的功课





以下是 2015年静修会课堂杨亮老师与学员对话整理出来的,希望大家明白QQ群204016306的”烦恼解脱法“和”觉醒法“传达给大家的是什么。


学员A:

据我所知,极度的痛苦和绝望有助于觉知,是吧?


杨亮:

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对一切都绝望了,念头停止了攀缘,念头完全停止了,觉知就有机会呈现了。有些人在此之前会想到用自杀来解脱,这种希望靠自杀来拯救自己也是一种攀缘,绝望到对自杀都不抱希望了。


学员B:

高兴的事情也很容易让人沉溺啊,是不是只有在高兴的时候保持清醒,才能在痛苦时也保持清醒呢?


杨亮:

是的,无论何时,保持觉知,这一点都不会妨碍你享受快乐,正如我们不会妨碍自己体验痛苦。


学员B:

不想体验痛苦,怪疼的。


杨亮:

那不行,当痛苦与烦恼升起,我们不能去抗拒。因为抗拒是无效的,就像你欠的债,总是要还的,躲得过今天,躲不过明天,人很喜欢给自己遇到的烦恼找外在的原因,都不喜欢从内在找原因。在这辈子找不到原因,就归结到上辈子,都不肯接受,我们的烦恼,只有两个原因,第一,外界是无常的,不可能总如意;第二,我们有执念。我们无法改变无常,但我们可以消除执念。没有执念,不管什么样的无常,我们都能接受,自然没烦恼了。所以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没有修行圆满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尚有念没有走出来。


学员C:

怎么才能放下想成佛的念头呢?


杨亮:

凡是应对执着,都可以用一种方法,在心里默念:即使我永世不能成佛,我也坦然接受。我们说的其实是经验。我们把我们经历过的,体会到的,总结出来的告诉大家。照着去做的人,也就会成为和我们一样。大家本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人先走过了这条路,有人正在走。先走过的人,希望帮助正在走的人,少走弯路。


所谓家庭系统排列,就是给你编一个故事,告诉你,你的问题是因为谁谁谁造成的。这种方法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吗?我们一辈子都把烦恼的原因归咎于外在,这样真的解除过我们的烦恼吗?我不否认确实有影响,但影响已经产生了,当下就是这样了。归咎于过去有用吗?甚至能归咎于某个被堕胎的婴儿。和解的过程是放下以前坚持的执念的过程,这个才是核心。执念放不下,能和解吗?所以,它编出一些故事,让你对目前的问题有一个归因。好似你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但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首先它的归因很可能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第二,它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人解决。只是我们好像找到了原因,心里会好受一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下存在的问题的根本,真的在以前吗?当下的烦恼,只是因为当下的念头造成的。因为有的人,过去的事就过去了,那个念没有延续到现在,所以现在没烦恼。所以,问题的根本不是往以前去找。解决问题不在于找到过去的那个原因,在于发现一个不合理的信念,然后放下这个信念。要不然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而且要找到这个不合理的信念不需要往以前找,当下就能找到。所以那些治疗方法其实没有抓住重点。我就见过一个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在武汉还是比较有名的,曾经和我一个心理成长小组,他心里的烦恼恐惧大堆。他只有每天用那些灵修的观点麻痹自己。我们就是爱呀,我要宽恕他呀,他是来带给我礼物的呀。但是当他心中的执念不放下,他的痛苦就不会消除,无异于往狗屎上面洒香水。


学员C:

那我们烦恼的消除办法是什么?做功课?

 

杨亮:

消除烦恼的根本方法是破除执念。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去坦然接受自己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然后掌握了这个方法,需要的仅仅是勇气。这种勇气也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需要我们有很好使的头脑。可以说是接纳现实,可以说是用最大的勇气去接受最坏的可能性。这方法其实人人都经常会用,用了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但是当面对很强的执念,人们往往不愿意去用,然后就会有烦恼。我们提炼出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只要去反复的默念那句话就行了。我们在人生这个游乐场当中费劲心思筹集到的一切筹码,在我们离开游乐场的时候全部都要交回去,一个都留不住。我们眼下拥有的一切,终有一天全部不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并不真的拥有它们。拥有只是一个错觉,我们实际上是在借用。

 

学员D:

有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过去的事件牵绊,当我们真正的面对看到就可以得到解脱。看到,面对,接纳,活在当下,面向未来,这是一个过程。


杨亮:

当你看到你烦恼的原因,烦恼就消除了吗?“当我们真的面对、看到,就能得到解脱。”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信念,但它并不是真的。帮来访者看到原因,只是让他能有个心理安慰:哦,原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能给它安一个我信的解释。但这本身不可能让他的烦恼消除,因为如果他渴望的还是不能实现,现实仍然无法改变,他就会一直烦恼。只有当他看到,因为我不接受我得不到我执着于想要的,我不肯坦然接纳现实,我才会烦恼。而我们通常无力改变外境,而我内心的想要与外境相冲突,我才烦恼。当我不能改变外境时,我只有让内心顺应外境,才不会有冲突,才不会有烦恼。所以只有放下我那个一直无法实现的执念。然后通过我们教的方法放下执念,内心永远都和外境是顺应、和谐的,自然就不会有烦恼。人生的品质才真正活了出来。而我们放下我们执着于想要的,并不会让我们真的失去什么。比如此刻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我们并不会失去生命。当我们放下对健康的执着,因为缺少了对健康的担心,我们的健康状况通常会好转。当我们放下对陪伴的执着,对方感到和我们在一起很轻松、没压力,反而会更多陪伴我们。做功课,我们会自然看清自己内心的活动,将来一样会看得这样细致。解脱法,在功课当中,认真又简单的做,就够了。只是喜欢在群里听、讨论、提问,但又不认真做功课的,可以说基本没什么效果.


学员E:

刚才念了好一会儿我不恐惧我的恐惧,有些空荡荡的


杨亮:

说明念得很用心,会慢慢有一种内心敞开的感觉,到这个程度,就可以进行放下执念的练习了,那个功课叫“无执、无恐惧”。


学员E:

你讲本我时,我有些抗拒。


杨亮:

为什么抗拒?


学员F:

我是学佛的,佛法只讲无我。


杨亮:

用词不一样,讲的是一回事,都是那个什么都没有。而且我猜你也没证到无我,所以你是执着到一个“无我”的名词相,来抗拒另一个“本我”的名词相。凡是抗拒,说明心里有个“有”,空是不会抗拒的,凡是抗拒,说明这个抗拒的“有”,是一个“执”。我只看过心经和金刚经。其它都没看过,我学过的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

一、洪南州的心室识解构,做功课。

二、心经、金刚经

三、《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当下的力量》之类的几本书。

     做功课是最重要的,做功课是在参“无字真经”,智慧不在文字上,六祖慧能的悟性大家都知道,可他开悟前连字都不识,更何况读经。


学员G:

你要接纳我这种问题多的弟子啦,我喜欢思考也是好事啊!


杨亮:

不管是对解脱烦恼还是心灵觉醒,喜欢思考都是灾难。闻占1%,思占1%,98靠修.


学员G:

我发现我不抗拒烦恼了,不抗拒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是一样的,只是以前我执着自己心念,其实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不稳定,不过好像退潮一样,每次烦恼都在少。


杨亮:

要在心里反复默念:我的一切概念都是多余的。这是一句相当有力量的话,大家不要低估,认真念。这句话就是佛法,有字的。念这句话的“过程”也是佛法,无字的是真经


学员G: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晚自习时同桌刷题速度,不知为何我解题时余光会不禁易间注视同桌解题,有点担心他把我甩开一大截,是我自己在困扰我自己吗?


杨亮:

你可以在心里反复默念:即使他成为全班第一,我成为全班最后一名,我也坦然接受,直到你完全坦然接受为止。群里有另外一名高三学生,总是担心自己数学考不好,用这个方法默念:即使我数学考全班最后,我也坦然接受。结果过了几天考数学,成绩从倒数,变成了全班第五,说明消除执念和外界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失去的只是我们的烦恼而已,是你的念头在困扰你,而你信了你的念头。


学员G:

那我该如何驱除念头呢?


杨亮:

不需要驱除,念我告诉你的话。当这个念头再冒出来,知道这只是一个妄念,不要管它就行了。念头就像呼吸。念头是大脑的自动反应,呼吸是身体的自动反应。我们可以暂时停止呼吸,就像我们可以暂时停止冒念,但我们无法总不冒念,就像我们无法不呼吸。我们不要想着去干掉我们的念头,就像我们不要想着去干掉我们呼吸。我们明白它只是一个自动反应就行了,我们不需要去理会我们的念头,就像我们不需要去理会我们的呼吸。


学员G:

做到无念是不是更好呢?


杨亮:

无念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动念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另一种是,在动念时,同时间观照到念头的动。


学员G:

第一种比较适合打坐。第二种适合在日常生活中。


杨亮:

第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也很多,比如走路时,没什么需要动脑的事情时,很清静。


学员G:

清静的好处,你的体会是什么呢?人们通常会做对自己貌是有好处的事。


杨亮:

清净就是清净,没什么好处。一想好处就不清净了,胡思乱想让人不舒服,清净只是让这个不舒服消失了,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就像有人自杀,只是让那个痛不欲生消失了,自杀本身并没什么好处。

 

学员G:

人有七情六欲,全部给消灭了,人活着也没多大意思,所以感觉有矛盾,求解?


杨亮:

谁说要消灭七情六欲了?七情六欲是人的本能,就像肠胃蠕动一样。七情六欲就像在脑袋里养的一条狗,它会自动反应,经常对外界环境产生误判,狂吠,有时不让它叫都止不住。它经常捕风捉影地恐惧,它有七情六欲,都是自动反应。我们不是要消灭掉这条狗,而是观照它,不要被它的一举一动操纵,不要任由它捣乱。我们是它的主人,它不是我们我们的主人。



学员H:

我怕黑,聊下你对怕黑的看法。


杨亮:

怕黑是对安全感有执念。首先用破执念的方法破除它,比如:即使我这辈子都无法安全,我也坦然接受。等念的时候不抗拒了,找一个黑的地方呆着,体验自己的恐惧,直到内心不再恐惧。我自己的经历是,花几天晚上到坟山上打坐几个钟头就好了。当你在黑暗里练的时候,你可以念:即使我被鬼捉去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先不说到底有没有鬼。假设山上有鬼,鬼也是从死人身上出来的,那么当你死了,那也会冒鬼出来,那么你现在身体里就有个鬼。它们有的你有(魂),它们没有的你也有(身体),你干嘛要怕它们。


学员H:

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怕什么,好像不是怕鬼,好像是觉得自己看不见的时候,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

杨亮:

那你干嘛不敢念:即使我被鬼捉去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

学员H:

害怕被伤害,不想死,我还没修成呢。


杨亮:

那你就念:即使我被黑暗里的什么东西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念一念没事的,念一念,可以破除你对安全感的执念,从恐惧中走出来,又不会真的死。你又被你的念头骗了,所谓修成,必须要无有恐怖吧?保留对黑、鬼与死的恐惧,怎么可能修得成呢?到时候真的没修成就死了,而且还要克服对此生修不成的恐惧。总之没有任何恐惧才能修成,对吧?


学员H:

 所在科室即将被裁,对未来感到忧虑和不安,我念什么比较好呢?


杨亮:

念:即使我失业了,没钱养家,我也坦然接受。方法就是一条,找出自己最不想面对、最恐惧的那个结果,然后造句:即使…………,我也坦然接受。反复念,直到坦然接受,毫不抗拒为止。念一念而已,又不会真的发生,怕什么,什么都别想,只管念就行了,不要去管头脑里冒出的其它干扰的声音,面对自己的恐惧,想着最坏的情景,反复念。如果它发生了,我们不接受也不行。如果它不会发生,我们念一念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接受就行了,我教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了,走出烦恼的唯一方法是:除执念;觉醒的唯一方法是:出念。具体怎么做,功课也都教了,剩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实践了。


学员I:

昨天讲完沙龙后突然有个念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很多时候当没有改变意愿的时候,旁人做得太多了反而会对当事人不好。


杨亮:

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当事人明知道如何才能走出烦恼,但是就是不肯那样去做。因为,烦恼当中有他的“要”,因为舍不得放下那个执念。只是没看清,如果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不放下执念也是没用的,只会继续痛苦。如果事情没到那么糟的程度,放下执念,自己也不会失去什么,事情反而很可能超符合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说到底,人都是自己让自己烦恼。换句话说,都是念头让自己烦恼,是念头把自己牢牢钳制住了。


学员I:每天看到这么多钱的数字,没感觉,感觉就是一个数字,要是现金放我面前,不知道我会怎么样,想学会面对这些数字,怎么才不起心动念。


杨亮:

你不是说面对这些数字没感觉吗?看到动了一些妄念,不要去管它。


学员I:

每次看见股票涨了,我都想卖,总是拿不住,我就默念,就算跌回买价,我也坦然接收。果然平安了很多,今天没卖,每次我一卖马上就猛涨,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赚小头,后面的大头确没有,同事都笑我,说我卖了赶紧通知她买。


杨亮:

说明放下执念后,事情反而常常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即使没超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已经在心里接受了最坏的结果,所以也不会有什么烦恼。所以放下执念,总没有什么坏处


学员J:

现在我好烦啊,做这个表……


     杨亮:

看着自己烦恼的情绪,反复念:我不因我有烦恼而烦恼。你念完:我不因我有烦恼而烦恼之后,找出你做表的烦恼背后有什么执念,然后破除它。这当中有个误会,好像有出离心,就必须要放弃什么,其实只是需要去放弃自己的执念。放弃执念并不是对于自己想要的目标就不去努力了。一样可以努力,只是因为没有执念,所以能做到顺其自然,也就没有烦恼了。


学员J:有些数据觉得好麻烦。


杨亮:那么怕麻烦就是一个执念。那么你该怎么破掉这个执念呢?找到与之相反的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然后坦然接受。比如说:即使我的工作明天开始加倍的繁琐,我也坦然接受。与自己期待相反的。


学员J:别吓我


杨亮:

念一念而已,又不会真的发生。你又被你的念头骗了。


学员J:恩,念这个真的有效。


杨亮:

我说过,这个方法对治一切烦恼,能有效破除一切执念,只要我们不要被内心的抗拒阻拦。对于从念中走出来的出离心,更加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我们只是需要有一个意愿:今生不再活在念头编织的欺骗中,不再做念头与情绪控制下的傀儡。以前我们做的功课,可以帮人破掉大部分重要的执念,但还不是无遗无漏。还有些执念破不了,比如关于前世和来世,比如关于解脱烦恼,比如关于修行圆满。有些人带着这些执念做功课,虽然突破很大,情况大有好转,但是这些执念没破,终究不得圆满。所以很多人被卡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地方,真正到位的仍然很稀少,原因就在此处。我现在设计的功课中,专门有一个,是每天主动查找自己尚存的执念和恐惧,每天至少破一个,终究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破掉所有执念。

 

学员K:

我今天用杨老师的方法对自己说,就算儿子一事无成,我也坦然接受。刚开始心里很烦,但慢慢平静下来啦,晚上见着儿子心里不满好象好了一些。


杨亮:

念头经常会发生误判,产生各种妄念,但问题是我们一贯很相信念头。


学员K:

产生很多想要幻像成真的念头,也用破执念的方法念吗?就是有很多的期望。


杨亮:

对。期望并没有问题,只是不要有执念。父母总是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孩子一事无成,往往是父母不给他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当一个人真的明确了自己的梦想,他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实现。但是如果他没有机会设计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又不想走爸妈设计的道路。就会用很大的努力来逃避、反抗、做其它所谓不务正业的事。


学员K:

我现在怎样努力也帮不到他心里,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杨亮:

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当你转变后,他会感受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功。可以引导他往这方面考虑,你们给予他支持。


学员K:

我几乎己经放手,但过一段又恐慌,害怕误了他


杨亮:

那就面对自己的问题就行了,慢慢唤醒他自身的力量,也不能操之过急,急背后有一个执念。还是用那个方法去破执念,念没破,当然很难。


学员K:

我该怎样去破呢?念什么比较好,我觉得好多方面啊,很痛苦。


杨亮:

最害怕面对什么,就念什么,一个一个来。每个都要念到完全坦然接受为止,你要看到是因为有执念才让你痛苦。

 

放下执念本身和外界事物并没有关系,只是在脑袋里面过几个念头而已,放下执念只会让你轻松。


学员K:

我的执念是一心想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途。


杨亮:

你可以念:即使孩子明天就辍学,从此流落街头,我也坦然接受。







学员L:

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吧,他曾这么形容自己:“就像有许多洞的容器,什么东西进去,什么东西就出来,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杨亮:

克里希那穆提写了很多不错的书,帮读者通过他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但是他和艾克哈特托利一样,不是通过修行的方式开悟的,所以他们留给读者的,便于操作、从初级到终级的修行方式不多,主要依靠读者自身的悟性去悟。所以老克的学生中,真正开悟的极少。

 

他们都非常准确的指出人有烦恼、没觉醒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但因为他们不是靠修行觉悟的,都是在一定机缘下自然觉悟的,所以他们在如何修行方面缺乏经验的总结。而且修行的人往往有惰性,想练的时候练一下,不想练的时候就忘了。他们的方法对人没有强制要求,所以读者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彻悟。

而我的老师教给了非常严格的功课,这些功课非常有力量。但是起步的难度太高,对周围人也会产生很大的困扰。所以我才把这两种类型的优点结合了一下,设计了适合普通大众修行的功课。明确修行方向很简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所以不需要看那么多书,重要的是去练。


学员L:现在到明晚这段时间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杨亮:

不用做什么,休息。试着过一种没有上一秒,也没有下一秒的生活。体会一下,如果自己的生活从现在起,没有上一秒,也没有下一秒,会是什么样子?


学员L:

不知道我是谁 (没有身份)?茫茫然。我在地球的身份是由无数上一秒所发生的故事累积而成的,没有了那些依据,突然, 不知道我是谁。


杨亮:

嗯,很好,就这样。试着就这样生活,释放这种对未知的担忧,适应活在未知中,这便是当下,便是永恒。


学员L:

对未知的担忧也是一个执念?


杨亮:

是的。这是对踏实感的执念。


学员L:

就这么一个观察,然后呢?


杨亮:

没有然后,有然后就又开始期待下一秒之后,不要给自己下一秒。


学员L:

觉察后自动升起恐惧和担心,觉得自己随时被伤害,好像就非要启动心智系统来保护我,才安心。


杨亮:

同时间觉察恐惧和担心,它们也是当下的一部分。


学员L:

刚好回来走了一段夜路,我在担心,突然出现什么东西,会把我吓到,比如猫或狗,或者其他看不到的,我不能掌控的东西。我也试着不这么想,可是恐惧在那,我不得不那么担心。


    杨亮:

同时间觉察这些自动冒出的念头和情绪,明白念头是自动冒的,它不是我,它不是那个本我,把念头和恐惧看做和花花草草一样的存在,觉察它。


学员L:

这得付出需要相当多的精力了,一直这么观察的话。


杨亮:

习惯了就不需要努力了,到后来你会发现,动脑去想才需要努力。习惯之后,活在当下无需任何努力,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我们有一个“当下”的功课,每天练这个。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同,但不会很长。


学员M:

困也是一念吗?


杨亮:

困是身体的生理反应,想动身去睡觉是一个念。活在这种状态时,你们其实就和克里希那穆提是一样的了。但是普通人会被执念引起的烦恼、恐惧给抓回去,所以我们要练破除一切执念,生理和念头之间其实没有必然关系,但是一般人会立刻产生关系。首先要有和自己念头不粘的能力,还要有放空念的能力,保持放空状态的能力。慢慢练,自然就有了这些能力。我教的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效率应该仅次于直接往头上拍砖了。多少年的一直有的执念,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破解,三天算长的,短的可以在2秒之内完成。


学员N:

我现在胃不舒服,我也可以和这种不舒服保持距离,对不?

 

杨亮:

是的,觉察胃的感觉,知道那只是躯体的一种反应而已。

学员N:

昨夜看书,别人给了一直烟,我抽着,想到了我们的妄想,烦恼就跟烟一样,飘上去的已经是过去的烦恼,新的烦恼又是新燃烧的,就和打坐求静一样,心里想让他静,又多一个妄想,由此我想到了禅宗话题,前念已灭,后念,没起,我在哪里?我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是又没有弄透到底是什么,早上起来身心特别的开心,欢喜,唱着金光咒,很开心,到现在心里都是开心的,这是属于什么情况?


杨亮:

前念已灭,后念没起时,我在哪里?感受这句就够了。对于要觉醒的人来说,快乐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有追求快乐的执念,就无法觉醒。相反应该有向死而生的勇气,若要获得重生,必须先要有勇气死亡。 所以即使获得了一丁点的悟,马上就会被各种杂念吞没了,开心只会是暂时的。只要对快乐还有执着,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就会不快乐。只要还对别人怎么看我有执着,遇到别人负面评价我,我就会烦恼。

 

学员N:

会念佛者,只念一遍,当下成佛而终生受益。不会念佛者,终生念之却成不了佛,反而成魔,何也?盖以会念佛者,念一遍'阿弥陀佛',便终生心行一致,为人处事不离'正大光明'而成佛。不会念佛者,虽终生念之,却因心行不一,口虽念佛,却心贪不已,乃至行为龌浊而有违'正大光明',试问如此念佛,不成魔,难道还能成佛?


杨亮:

说明你念了之后体会到了一些东西。佛家有念咒的法门,我教的这个方法其实也像一种咒,乍一眼看上去看不太懂什么意思,反复念之后,一种奇妙的转化自然在心里产生。

《心经》的最后一段教了一句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翻译过来就是:度过去呀!度过去呀!向彼岸度过去呀!大家向彼岸度过去呀!速速证到菩提呀!反复念就起到强化决心的作用。当聚焦清楚了,方法也知道了,剩下最关键的就是决心了。


    学员O:

老师,说完,我——之后,停顿这段时间,我好像还有念头,不算念头,像暗流一样,那个是什么?


杨亮:

很好,能觉察到这个了。念 我——的时候要果断坚决。之后会自然出现一段空白,再有念冒出来的时候不用管它。越空的时候,越能觉察到细微的东西。不用多想,简单做就行,不用有多余的念,果断、清晰地念出这四个字就行了,留意到字与字之间是有空白的。


学员0:

保持觉知,感觉很好


杨亮:

保持觉知本身不会令我们感觉好,而是我们开始从令我们感觉不好的旧有模式中抽身出来了,不再深陷念头与情绪的控制,不再是一个被它们操纵下的木偶。我所要提醒的是,不要追求功课带给我们的种种所谓“好”的感觉,因为一开始“追逐好”,就立刻被原有的模式又抓回去了,我们只需要很平常、很普通、很简单的做就行了。花开,香自来,无需期待,无需追求。因为看过很多追求功课带来的种种所谓“好感觉”的人后来退化了,所以在此特别提醒,简单做就好。那是一种解脱后的喜悦,不必留恋,它是自然存在的,也不必懊恼,过去的就过去了,当下保持觉知就行,以一种平常心进行。当被观念与情绪的锁链绑了一辈子,突然能置身捆绑之外,那种轻松自在感,是自然存在的,这其实是本来状态,人本来就不必受到捆绑。保持觉知,坚持就行,到后来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学员0:

自在的感觉出来时,内心马上会去判断这种感觉是哪里来的,好像要抓住一个东西才能站得住一样,习惯性的在抓,在不抓的那瞬间会有一种恐惧感。


杨亮:

是的,一开始都是这样的,不需要去抓,不需要去附着什么,就像宇航员很惬意的飘在太空中一样,一开始肯定会有些不适应,慢慢就可以开始享受这个状态了。

 

学员O:

我用你的破除恐惧的方法感觉自在多啦,每天当咒语一样的念,的确很实用。


杨亮:

当体验到效果,就会很乐意、主动地坚持做的。对那些不信、质疑、抗拒的人,我只能表示遗憾了。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念头在让我们不信、质疑、抗拒。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切烦恼都是念头所造。所以我们要看到,我们为什么要走出念头。当你们开始做“无念、无我、无分别”功课时,你们更会看到,念头以前是如何鬼使神差地控制我们的,我们以前就像傀儡一样被控制,但是浑然不觉。


学员P:

我不恐惧我的恐惧,我念完心怎么觉得没离开恐惧,反而觉得在强化恐惧,念我愿幸福,幸福是我此生唯一的任务。

杨亮:

因为你念的时候在惧怕恐惧。你在抗拒恐惧,因为你对幸福有执念,当你对幸福有执念,你就一定能幸福吗?需要用平静、敞开的心面对自己的恐惧。一开始念,恐惧肯定会被唤醒,仅仅是看着它,继续念下去,念时间长了,恐惧自然就散了,要念到恐惧完全散掉为止。

 

学员P:没具体的恐惧,就是念了恐惧这个词,有抗拒。

杨亮:

这个练习是一个最容易被接受的练习,你连这个都抗拒,说明日常生活中你的恐惧和担忧特别特别多。


学员Q:

我也是这样,开始念的时候很恐惧,心都被揪着在的感觉,多念下就会好的,越是抗拒越要坚持,给自己一点时间走这个过程。


杨亮:

这就是所谓灵修后遗症。你被植入的观念正在形成壁垒,妨碍你敞开自己,是你被植入的那些灵修观念在背后起作用了。强化不要恐惧,只要幸福的执念,后果会是怎样?必然遇到恐惧更恐惧,得不到幸福更烦恼。这就是所谓麻醉剂、迷幻药,让人产生一种好的错觉,但是根本治不好病。药效一过,更痛苦。不信随便找一个灵修很多年的,看她内心的恐惧和烦恼有没有真的减少?靠灵修观念缓解痛苦的,是典型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首先要方向正确。要明确走出观念是唯一正确的。对于法,不用执,只要知道法也是人编,我只是在利用这个法走出观念。


学员Q:

我昨天在想一个问题,大家常常说的接受自己是什么意思?


杨亮:

接受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包括接受自己一切的想法情绪,但不一定要认同它。接纳自己的过去。我们最近这几期静修会,虽然每次只有十几个人,但每次都有第一次参加的人,感受到了那浩瀚无边、空空旷旷的本心。看到念头,情绪就如同流星、星云一样的存在在其中。不管是喜悦的还是恐惧的,都看到它只是一个存在而已。不迎合,不排斥,如同宇宙一样。做功课后自然悟到的


学员Q:

接纳是前提,不被接纳束缚是方向,我现在想到的只有这些。


杨亮:

一切假象都是观念造的,一切烦恼皆因观念而起。所以不管是解脱烦恼,还是求道求真,都只有一个方向,就是走出观念。既然是走出观念,那就不要陷溺于观念,直接往观念的反方向走。如果一座山如果是观念体,走出观念就是直接离开这座山,而不是继续研究这座山。一切问题都是念头造出来的,一切烦恼都是念头造出来的,一切假象都是念头造出来的。如果这座山是念头,那么一切问题,一切烦恼,一切假象都是这座山造出来的?你想在上面开山造林?必须走出这个幻象,才能看到它只是一个存在。如果看不到,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员R:

有个开悟的人说,不是念头在干扰我们,是我们干扰了念头。

 

杨亮:

这句话还不够精确。首先要界定什么是我们。说精确一点,本我(本心),浩瀚无边,空空荡荡。当中有一些念头、一些情绪、一些想象,统称为念。但我们注意力全部被这些念吸引,以为念就是我,看不到旁边那个浩瀚的本我。我们一直坐在一个念上,追逐、纠缠另一个念,终此一生。没看到念与念之间,其实有空隙,这个空隙连接到浩瀚的本我。念头,如同流星,是无法动摇、干扰那个空无一物的本我的。任何一个星球的爆炸,都不会令那个空无一物的背景烦恼。念头自然不会认为有个本我,念头只会找有,无法找到无。本我是一个念头,要表达,自然要动念,贴标签。比如说佛,其实没有佛,起个名字叫佛。这是一个指代,一个指向,一个路牌。那里什么都没有,自然无法用任何词来说它,但要说,又不得不用词。所以贴一个标签,叫本我。但标签,不是它,正如超市里的苹果的标签,不是苹果本身。


学员R:

知道念头的那个,是念头吗?


杨亮:

如果要用词来表示它,可以用意识这个词。比如你的脑袋突然被别人猛击一棒,这时候脑袋懵了,没有念头,但你有意识。有的人在出车祸或跌倒的瞬间,如果没有恐惧,会体验到这种完全空白的意识。然后,会看到念头和情绪开始冒出来,然后被念头和情绪重新吞没,回到“正常”状态。

 

学员R:

我念我放下我的恐惧,感觉轻松了。老师,我可以念这个么,我放下我的恐惧。


杨亮:

还是念我不恐惧我的恐惧吧,放下有点抛弃的意思。但我们不能排斥它,处理情绪是要唤醒它,看着它,燃烧它,燃尽它。只有经历这个程序,才能把情绪处理干净。


学员R:

老师,你静坐时双盘吗?


杨亮:

那些都是形式,根本不必在意。从形式上追求都是舍本逐末。有的还讲究垫子是什么材质的,头顶还要戴一个金字塔的帽子。也没见过佛陀、哪个菩萨,或是哪位禅宗祖师是靠讲究这些开悟的。这都是一些修行不得法的人,一直无法悟道,实在没招了,才在各种外缘上吹毛求疵。佛陀讲经时没有那么多凳子。佛陀在山里修行时也没有凳子。然后,后人以为都要盘腿才能悟道,在没有凳子的情况下,跪在地上腿容易麻,靠着、躺着又容易睡着,所以盘腿是比较好的选择。总之,不要从表象上来追求,这样反而会分心。这都是外象,入定的时候哪还会关心自己背直不直。入定的时候意识空空荡荡,没有一念,甚至连身体的感觉都消失了。至于觉察自己背直不直,评判这样好不好,下决定要不要挺直背,动念作出相关的动作,完成这一套还在入定吗?这就是纠缠这些外象的人很难入定的原因。


学员S:

据我所知,极度的痛苦和绝望有助于觉知,是吧?


杨亮:

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对一切都绝望了,念头停止了攀缘,念头完全停止了,觉知就有机会呈现了。有些人在此之前会想到用自杀来解脱,这种希望靠自杀来拯救自己也是一种攀缘,绝望到对自杀都不抱希望了。


学员W:

高兴的事情也很容易让人沉溺啊,是不是只有在高兴的时候保持清醒,才能在痛苦时也保持清醒呢?


杨亮:

是的,无论何时,保持觉知,这一点都不会妨碍你享受快乐,正如我们不会妨碍自己体验痛苦。


学员W:

不想体验痛苦,怪疼的。


杨亮:

那不行,当痛苦与烦恼升起,我们不能去抗拒。因为抗拒是无效的,就像你欠的债,总是要还的,躲得过今天,躲不过明天,人很喜欢给自己遇到的烦恼找外在的原因,都不喜欢从内在找原因。在这辈子找不到原因,就归结到上辈子,都不肯接受,我们的烦恼,只有两个原因,第一,外界是无常的,不可能总如意;第二,我们有执念。我们无法改变无常,但我们可以消除执念。没有执念,不管什么样的无常,我们都能接受,自然没烦恼了。所以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没有修行圆满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尚有念没有走出来。


学员X:

怎么才能放下想成佛的念头呢?


杨亮:

凡是应对执着,都可以用一种方法,在心里默念:即使我永世不能成佛,我也坦然接受。我们说的其实是经验。我们把我们经历过的,体会到的,总结出来的告诉大家。照着去做的人,也就会成为和我们一样。大家本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人先走过了这条路,有人正在走。先走过的人,希望帮助正在走的人,少走弯路。

 

所谓家庭系统排列,就是给你编一个故事,告诉你,你的问题是因为谁谁谁造成的。这种方法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吗?我们一辈子都把烦恼的原因归咎于外在,这样真的解除过我们的烦恼吗?我不否认确实有影响,但影响已经产生了,当下就是这样了。归咎于过去有用吗?甚至能归咎于某个被堕胎的婴儿。和解的过程是放下以前坚持的执念的过程,这个才是核心。执念放不下,能和解吗?所以,它编出一些故事,让你对目前的问题有一个归因。好似你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但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首先它的归因很可能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第二,它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人解决。只是我们好像找到了原因,心里会好受一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下存在的问题的根本,真的在以前吗?当下的烦恼,只是因为当下的念头造成的。因为有的人,过去的事就过去了,那个念没有延续到现在,所以现在没烦恼。所以,问题的根本不是往以前去找。解决问题不在于找到过去的那个原因,在于发现一个不合理的信念,然后放下这个信念。要不然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而且要找到这个不合理的信念不需要往以前找,当下就能找到。所以那些治疗方法其实没有抓住重点。我就见过一个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在武汉还是比较有名的,曾经和我一个心理成长小组,他心里的烦恼恐惧大堆。他只有每天用那些灵修的观点麻痹自己。我们就是爱呀,我要宽恕他呀,他是来带给我礼物的呀。但是当他心中的执念不放下,他的痛苦就不会消除,无异于往狗屎上面洒香水。


学员X:

那我们烦恼的消除办法是什么?做功课?

 

杨亮:

消除烦恼的根本方法是破除执念。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去坦然接受自己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然后掌握了这个方法,需要的仅仅是勇气。这种勇气也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需要我们有很好使的头脑。可以说是接纳现实,可以说是用最大的勇气去接受最坏的可能性。这方法其实人人都经常会用,用了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但是当面对很强的执念,人们往往不愿意去用,然后就会有烦恼。我们提炼出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只要去反复的默念那句话就行了。我们在人生这个游乐场当中费劲心思筹集到的一切筹码,在我们离开游乐场的时候全部都要交回去,一个都留不住。我们眼下拥有的一切,终有一天全部不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并不真的拥有它们。拥有只是一个错觉,我们实际上是在借用。

 

学员X:

有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过去的事件牵绊,当我们真正的面对看到就可以得到解脱。看到,面对,接纳,活在当下,面向未来,这是一个过程。


杨亮:

当你看到你烦恼的原因,烦恼就消除了吗?“当我们真的面对、看到,就能得到解脱。”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信念,但它并不是真的。帮来访者看到原因,只是让他能有个心理安慰:哦,原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能给它安一个我信的解释。但这本身不可能让他的烦恼消除,因为如果他渴望的还是不能实现,现实仍然无法改变,他就会一直烦恼。只有当他看到,因为我不接受我得不到我执着于想要的,我不肯坦然接纳现实,我才会烦恼。而我们通常无力改变外境,而我内心的想要与外境相冲突,我才烦恼。当我不能改变外境时,我只有让内心顺应外境,才不会有冲突,才不会有烦恼。所以只有放下我那个一直无法实现的执念。然后通过我们教的方法放下执念,内心永远都和外境是顺应、和谐的,自然就不会有烦恼。人生的品质才真正活了出来。

而我们放下我们执着于想要的,并不会让我们真的失去什么。比如此刻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我们并不会失去生命。当我们放下对健康的执着,因为缺少了对健康的担心,我们的健康状况通常会好转。当我们放下对陪伴的执着,对方感到和我们在一起很轻松、没压力,反而会更多陪伴我们。做功课,我们会自然看清自己内心的活动,将来一样会看得这样细致。解脱法,在功课当中,认真又简单的做,就够了。只是喜欢在群里听、讨论、提问,但又不认真做功课的,可以说基本没什么效果。


学员X:

刚才念了好一会儿我不恐惧我的恐惧,有些空荡荡的


杨亮:

说明念得很用心,会慢慢有一种内心敞开的感觉,到这个程度,就可以进行放下执念的练习了,那个功课叫“无执、无恐惧”。


学员Y:

你讲本我时,我有些抗拒。


杨亮:

为什么抗拒?


学员Y:

我是学佛的,佛法只讲无我。


杨亮:

用词不一样,讲的是一回事,都是那个什么都没有。而且我猜你也没证到无我,所以你是执着到一个“无我”的名词相,来抗拒另一个“本我”的名词相。凡是抗拒,说明心里有个“有”,空是不会抗拒的,凡是抗拒,说明这个抗拒的“有”,是一个“执”.我只看过心经和金刚经。其它都没看过,我学过的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

一、洪南州的心室识解构,做功课。

二、心经、金刚经

三、《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当下的力量》之类的几本书。

     做功课是最重要的,做功课是在参“无字真经”,智慧不在文字上,六祖慧能的悟性大家都知道,可他开悟前连字都不识,更何况读经.


学员Y:

你要接纳我这种问题多的弟子啦,我喜欢思考也是好事啊!


杨亮:

不管是对解脱烦恼还是心灵觉醒,喜欢思考都是灾难。闻占1%,思占1%,99靠修


学员Y:

我发现我不抗拒烦恼了,不抗拒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是一样的,只是以前我执着自己心念,其实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不稳定,不过好像退潮一样,每次烦恼都在少。


杨亮:

要在心里反复默念:我的一切概念都是多余的。

这是一句相当有力量的话,大家不要低估,认真念。

这句话就是佛法,有字的。念这句话的“过程”也是佛法,无字的是真经


学员Y:

我怕黑,聊下你对怕黑的看法。


杨亮:

怕黑是对安全感有执念。首先用破执念的方法破除它,比如:即使我这辈子都无法安全,我也坦然接受。等念的时候不抗拒了,找一个黑的地方呆着,体验自己的恐惧,直到内心不再恐惧。我自己的经历是,花几天晚上到坟山上打坐几个钟头就好了。当你在黑暗里练的时候,你可以念:即使我被鬼捉去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先不说到底有没有鬼。假设山上有鬼,鬼也是从死人身上出来的,那么当你死了,那也会冒鬼出来,那么你现在身体里就有个鬼。它们有的你有(魂),它们没有的你也有(身体),你干嘛要怕它们


学员Y:

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怕什么,好像不是怕鬼,好像是觉得自己看不见的时候,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


杨亮:

那你干嘛不敢念:即使我被鬼捉去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


学员Y:

害怕被伤害,不想死,我还没修成呢。


杨亮:

那你就念:即使我被黑暗里的什么东西弄死了,我也坦然接受。念一念没事的,念一念,可以破除你对安全感的执念,从恐惧中走出来,又不会真的死。你又被你的念头骗了,所谓修成,必须要无有恐怖吧?保留对黑、鬼与死的恐惧,怎么可能修得成呢?到时候真的没修成就死了,而且还要克服对此生修不成的恐惧。总之没有任何恐惧才能修成,对吧?

学员47:

 

所在科室即将被裁,对未来感到忧虑和不安,我念什么比较好呢?


杨亮:

念:即使我失业了,没钱养家,我也坦然接受。方法就是一条,找出自己最不想面对、最恐惧的那个结果,然后造句:即使…………,我也坦然接受。反复念,直到坦然接受,毫不抗拒为止。念一念而已,又不会真的发生,怕什么,什么都别想,只管念就行了,不要去管头脑里冒出的其它干扰的声音,面对自己的恐惧,想着最坏的情景,反复念。如果它发生了,我们不接受也不行。如果它不会发生,我们念一念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接受就行了我教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了,走出烦恼的唯一方法是:除执念;觉醒的唯一方法是:出念。具体怎么做,功课也都教了,剩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实践了。


学员Y:

昨天讲完沙龙后突然有个念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很多时候当没有改变意愿的时候,旁人做得太多了反而会对当事人不好。


杨亮:

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当事人明知道如何才能走出烦恼,但是就是不肯那样去做。因为,烦恼当中有他的“要”,因为舍不得放下那个执念。只是没看清,如果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不放下执念也是没用的,只会继续痛苦。如果事情没到那么糟的程度,放下执念,自己也不会失去什么,事情反而很可能超符合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说到底,人都是自己让自己烦恼。换句话说,都是念头让自己烦恼,是念头把自己牢牢钳制住了。


学员Z:每天看到这么多钱的数字,没感觉,感觉就是一个数字,要是现金放我面前,不知道我会怎么样,想学会面对这些数字,怎么才不起心动念。


杨亮:

你不是说面对这些数字没感觉吗?看到动了一些妄念,不要去管它。


学员Z:

每次看见股票涨了,我都想卖,总是拿不住,我就默念,就算跌回买价,我也坦然接收。果然平安了很多,今天没卖,每次我一卖马上就猛涨,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赚小头,后面的大头确没有,同事都笑我,说我卖了赶紧通知她买。


杨亮:

说明放下执念后,事情反而常常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即使没超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已经在心里接受了最坏的结果,所以也不会有什么烦恼。所以放下执念,总没有什么坏处


学员Z:现在我好烦啊,做这个表……


     杨亮:

看着自己烦恼的情绪,反复念:我不因我有烦恼而烦恼。你念完:我不因我有烦恼而烦恼之后,找出你做表的烦恼背后有什么执念,然后破除它。这当中有个误会,好像有出离心,就必须要放弃什么,其实只是需要去放弃自己的执念。放弃执念并不是对于自己想要的目标就不去努力了。一样可以努力,只是因为没有执念,所以能做到顺其自然,也就没有烦恼了。


学员Z:有些数据觉得好麻烦。


杨亮:那么怕麻烦就是一个执念。

那么你该怎么破掉这个执念呢?找到与之相反的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然后坦然接受。比如说:即使我的工作明天开始加倍的繁琐,我也坦然接受。与自己期待相反的。


学员Z:别吓我


杨亮:

念一念而已,又不会真的发生。你又被你的念头骗了。


学员Y:恩,念这个真的有效。


杨亮:

我说过,这个方法对治一切烦恼,能有效破除一切执念,只要我们不要被内心的抗拒阻拦。对于从念中走出来的出离心,更加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我们只是需要有一个意愿:今生不再活在念头编织的欺骗中,不再做念头与情绪控制下的傀儡。以前我们做的功课,可以帮人破掉大部分重要的执念,但还不是无遗无漏。还有些执念破不了,比如关于前世和来世,比如关于解脱烦恼,比如关于修行圆满。有些人带着这些执念做功课,虽然突破很大,情况大有好转,但是这些执念没破,终究不得圆满。所以很多人被卡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地方,真正到位的仍然很稀少,原因就在此处。我现在设计的功课中,专门有一个,是每天主动查找自己尚存的执念和恐惧,每天至少破一个,终究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破掉所有执念。

 

学员Z:

我今天用杨老师的方法对自己说,就算儿子一事无成,我也坦然接受。刚开始心里很烦,但慢慢平静下来啦,晚上见着儿子心里不满好象好了一些。


杨亮:

念头经常会发生误判,产生各种妄念,但问题是我们一贯很相信念头。


学员Z:

产生很多想要幻像成真的念头,也用破执念的方法念吗?就是有很多的期望。


杨亮:

对。期望并没有问题,只是不要有执念。

父母总是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孩子一事无成,往往是父母不给他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当一个人真的明确了自己的梦想,他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实现。但是如果他没有机会设计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又不想走爸妈设计的道路。就会用很大的努力来逃避、反抗、做其它所谓不务正业的事。


学员Z:

我现在怎样努力也帮不到他心里,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杨亮:

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当你转变后,他会感受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功。可以引导他往这方面考虑,你们给予他支持。


学员Z:

我几乎己经放手,但过一段又恐慌,害怕误了他


杨亮:

那就面对自己的问题就行了,慢慢唤醒他自身的力量,也不能操之过急,急背后有一个执念。还是用那个方法去破执念,念没破,当然很难。


学员Z:

我该怎样去破呢?念什么比较好,我觉得好多方面啊,很痛苦。


杨亮:

最害怕面对什么,就念什么,一个一个来。每个都要念到完全坦然接受为止,你要看到是因为有执念才让你痛苦。

 

放下执念本身和外界事物并没有关系,只是在脑袋里面过几个念头而已,放下执念只会让你轻松。


学员Z:

我的执念是一心想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途。


杨亮:

你可以念:即使孩子明天就辍学,从此流落街头,我也坦然接受。


学员Z:烦躁怎么办?


杨亮:

反复默念,我很烦躁,我很烦躁。释放差不多了。然后念:我不因我的烦躁而烦躁。


功课就像药膏,上课就像药膏的使用说明,要看过说明把药膏涂抹在患处,才能起效。光听听,如同隔靴搔痒,不能治本,所以做功课才能彻底根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转念”
全然允许练习答疑:新手如何训练觉察
你抱着过去,上主抱着你
修学“眼根”——“当下见”
杨定一《我是谁》简介
答疑汇总(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