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韬光养晦,笃行致知

我们和光阴的故事 来自自考路上的蜕变人生 03:33


韬光养晦,笃行致知


这是永远在自考路上的第46文章

2017年4月自学考试结束了,经历了两天的自学考试,你是不是感觉有点身心疲惫?一次性考四门自考课程,就好比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样。为什么每一次自考要报四门课程?提前预祝所有的自考生在今年4月份的自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今天来谈一个话题——目前广大自考生的努力方向和中心任务。

选择了自考,也许就意味着要受到社会的不承认、不认可和不认同,这似乎成为了许多自考生的心结。一些有思想和有强烈维权意识的自考生提出了“消除社会歧视,提高自考生的社会地位”的号召。

歧视源于差异,某种程度上讲,有差异就会有歧视。有时候,我们的自考生进入了某误区,即“自考生和全日制大学生”是相互对立的,彼此是不相容的。比如说,只要一谈起考研或者找工作就会把自考生和全日制大学生相互对立起来。

考研时,觉得目标院校会歧视自考生;工作时,觉得用人单位会歧视自考生。

我觉得,全日制大学生躺着也中枪呀,大多数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根本就不了解自学考试和自考生,何来歧视呢?

其实,全日制大学生群体内部里的歧视更加严重。我在《人生并不会因为我们考上研究生而变得没有烦恼》写过,网上前些年流传着这样的话“985学生看不起211学生,211学生看不起一本大学生,一本大学生看不起二本大学生,二本大学生看不起三本大学生,三本大学生看不起专科生”

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消除歧视,谈何容易?全日制大学生内部的歧视都无法全部消除,更何况社会对自考生的歧视和偏见呢。有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自考生本身是弱势群体,再加上自我认知中给自己贴上了一个严重的“弱势群体”的标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我们有乐观的生活心态。

最近一两年都在流传着一件事“自考生没有资格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似乎觉权益受到了侵害。其实司考改革后,不仅仅是自考生无法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比自考生数量多太多的全日制非法学本科的大学生都无法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在整个社会中,全日制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比自考生强太多了,想要参加司考的全日制非法学本科大学生都不积极去参与维权,自考生没有足够的理由,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维权呀。

因此,国家限制参加司法考试,这不是自考生一个群体的事,这是涉及很多相关利益主体的事。如果全日制大学生不是学法律的,以后也可能无法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在《追求梦想的背后——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一文中,我也谈到过,全日制大学生,比我们有人脉,有资源,甚至大学老师或者大学教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些大学教授还是可以通天的人物。为什么这些文化精英都不去为自身维权呢?这本身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社会对于自考生有没有歧视?考研时,目标院校对自考生有没有歧视?答案毋庸置疑,歧视肯定有,但也没严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地步。

不仅社会上对自考生有歧视,对全日制大学生也有歧视。比如社会上普遍不认同三本学生、专科大学生,或者民办大学生,这不就是歧视嘛!

全日制大学生内部也互相歧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考研时,985,211的大学歧视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这也是正常现象呀。消除歧视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无奈的办法——自身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做到比别人更优秀。借用一位自考生朋友考研复试的感悟:“复试时,没有学历歧视,只有水平不够。”

还有一些自考生本身在认知上,就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自以为是地认为,全日制大学生中没几个大学生是在认真读书的,平时积极玩耍,考前老师划重点。这种情况在大学里肯定是有的,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从我在全日制大学生里学习和旁听蹭课的经历来说,我认识的全日制大学生来,他们给我的感触是,全日制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非常努力的学生,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样不堪。

我们不能轻易去贬低全日制大学生,我们自考生也不要妄自菲薄。

自考生学习不容易,自考生考研更不容易,自考生想要努力上进,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牛掰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我认为,自考生当前努力的方向和中心任务就是积极提升学历。

同时,经常去大学校园里逛一逛,经常去大学课堂里听一听,多向优秀的全日制大学生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磨砺自己的学习意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培养自己爱学习,经常阅读一些提升人文素养,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让自己学会如何思考,努力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我认识的大一小学妹大学英语四级考了675分(总分:710分)

最后,自考生在获得本科学历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报考研究生吧。我们可以把自考本科当作一个跳板,获得报考研究生的资格。讲真,考上研究生后,自考生会有不一样的平台。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自考生也许会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待到那一天,你的见识不一样,眼界不一样,认识的人也会不一样。你的研究生导师,将会成为你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的第一笔人脉资源。

考研是提高文化资本,赚钱是提高经济资本,自考生想要从政的前提是要考研,考取公务员后才能获取权力资本。

在自考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考上研究生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企业老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政,我们自考生说话才有份量,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才会逐渐认可我们!

我有个想法,当自考生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有足够经济实力了,我们以自考生群体的名义出资几千万美元去某个大学中设立“自考励志基金奖学金”,奖助全日制大学生,帮助更多的全日制大学生。

我建立本群最深刻的意义不在于给大家发奖学金,因为奖学金这么一点点并不算什么。难道没奖学金,我们就不学习了?不可能。我相信,自考生小伙伴们也不是冲着奖学金来加群的。

我觉得建立本群的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就在于:

希望这个群能给自考生群体带来一种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并不孤独,同时,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起来,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进步。待到将来小伙伴都有出息了,本群就是大家共同的高质量人脉圈。

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一片良苦用心呀!

同时,我希望大家以后在微信群里,发言不要过于情绪化,也不要使用不文明用语。我们可以不认同别人的观点,也可以理性客观反驳,但不要恶语伤人。


谢谢阅读!你的关注是我的动力!

如果你也是自考生,你也想考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报考在职硕博研究生学历含金量如何?求职时会不会存在学历歧视?
26岁才准备考研,会被导师歧视吗?到了30岁再考就没学校要了?
自考本科后,还想考研!靠谱吗?
自考生还是别考研了,因为你真的能考上
2021年377万考研大军的背后:学历高低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考研即将公布一项重要政策!快来看看你将受到哪些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