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雅诗人投笔从戎,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抗战救火队长罗卓英

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16

1941年6月4日,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在上高会战中收获第92号青天白日勋章,比他的顶头上司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都拿的早,从整个抗战的形势上来看,获得这枚勋章要么是取得大捷,比如台儿庄,要么是坚守,比如四行仓库和日后的衡阳保卫战,虽然一些人的收获并不名副其实,有水战绩的嫌疑,比如在后面在独山的孙元良,但是大部分获得者还是实至名归,比如这次的罗卓英就是如此。

罗卓英终于打了一场胜仗,并且整个作战果断迅速,一改之前的打法,从当时整个抗战正面战场上来看,确实是不容易。

老蒋非常的高兴,还发了一个电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对于一向优柔寡断的罗卓英来说,这个的确是个经典的翻身仗。这次会战第74军也是一战成名,夯实了日后作为五大主力的基础。

那么罗卓英还有什么勋章呢?

除了青天白日,还有二等宝鼎,云麾勋章,景星,忠勤,北伐十年,胜利等勋章,另外还有华胄、干城、国花、陆海空一等等等奖章,差不多也是大满贯了。

按照元老于右任的说法,他是“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

投笔从戎的儒雅诗人

罗卓英是陈诚土木系“四大金刚”之一,也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说起来陈诚的话肯定也是绕不过他,对于了解当时的陈诚军事集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是后来考上了保定军校,那么罗卓英应该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说他打仗,抗日战场上非常的尽心尽责,而且还是在第九战区,随后又去了缅甸,抗战地图上来回的跑。

他是个很文艺的一个人,古文写的不错,在社交软件上的马甲叫做“素昧生”,文艺青年嘛,穿上军装就是个儒将,不信就可以老照片,挺哇塞一人。

罗卓英写的诗挺不错的,可以欣赏一下:

《战地中秋》

战火漫天战马腾,江波海浪涌层层。

健儿争饮倭儿血,手挽酋头笑月明。

别看他是军校毕业,但是也是军队里的非主流,因为中间保定军校因为某些事情停课的时候他就当地方学校的老师,还当上了校长,在从保定军校毕业以后去教书了,依然是校长,从这个前期履历上看,他对于军队工作还是挺没啥兴趣的,而且,他也没有参加什么革命活动。

这样的人历来是比较纯粹的,他是广东人,1922年6月毕业回到广州,先后在大埔中学任教务主任,在湖山官学任校长,并协助创办湖山中学。

这一段时间里他是真的就在教书,直到1925年,他才进了黄埔党军,真正参加战斗是二次东征,在第1师里当炮兵连连长。

从这个履历上看,罗卓英资历潜,但是这里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和陈诚是同学,他俩关系特别好。

基本上,罗卓英的身份就是随着陈诚职位的变化水涨船高,基本都是干的参谋处主任,参谋长等职,当陈诚为陆海空警备司令部的时候,他就是浙江警备第3团的团长,当陈诚真正掌控11师的时候,罗卓英又先是参谋长,后来是旅长。

认识个大官朋友就是好,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苟富贵,勿相忘。

土木系大保姆

陈诚外号小委员长,那么他的土木系也是一个小黄埔,何应钦是蒋军的大保姆,外号何婆婆,因为优柔寡断磨磨唧唧,那么罗卓英多少在土木系里就有点何应钦的影子,为人谦和,没脾气,但是做事也是有些优柔寡断,难以形成决心。

每个团队都有一个这样的人,还是唱暖色调的人。

但是别忘了,虽然性格有些软,但是他还有个特点,按照他在当年“剿匪”后写的信里写的话是这样的:书生好杀,时事使然。

从他在内战以及抗战的表现上来看,也是心狠手辣,性格上有些纠结。

而随后陈诚升任第18军军长的时候,罗卓英任第11师师长,这样他掌握了陈诚的起家部队,练兵的时候也就干一件事:忠于老蒋和小委员长。

要不说他是保姆呢。

根据18军最后一任军长杨伯涛的回忆,陈诚这人做事很专断,人又比较纯粹,又臭又硬的那种,所以很多事人们都喜欢找罗卓英商量,罗卓英再去给陈诚吹枕头风,这件事才有转圜的余地。

但是这里面罗卓英有一个特点,这个性格特点就是他军事生涯的短板:不果决。

当个智囊参谋没问题,当军事主官的话有一些问题,当然了这个是性格的事,但是不妨碍他是个挺硬的人。

为什么说罗卓英是陈诚土木系“四大金刚”之首,这个和第18军的成立非常的有关系,先说第18军在蒋军里的地位,其实一句话就能够概括:老子18军11师的。更多内容见老蒋的私生饭——小委员长陈诚的创业之路(2) 老蒋的私生饭——小委员长陈诚的创业之路(1)

就这么简单粗暴。

第18军是从第11师扩编出来的,陈诚当时的扩军方法非常的有有意思,各种部队被吞并后放在18军的下面,后来18军到了1932年下面有五个师,这就很夸张了,这些部队都是在第18军镀个金,然后就去了别的部队,也是陈诚扩大势力的一个手段。

1931年围剿红军的时候,第18军只有第11师和钱大钧的教导3师改编的第14师两个部队,作为大保姆,罗卓英其实围剿红军只是正常工作,帮助陈诚扩编军队是重要工作,那时候他就是个捡垃圾的。

杂牌军一被打残了,他就上去给这些杂牌军夺舍了,要不然陈诚的部队怎么会膨胀得这么快。

比如吞并韩德勤的半中央军第52师,1932年春又突然包围投靠蒋军的五省联军43师,秋天又包围了吞并了川军59师,还让川军团长李弥还着实一阵不服,直接去找何应钦告状。

所以就因为这些事,罗卓英因“整军经武,屡建殊勋”,任第18军副军长。

此后,陈诚升第三路总指挥兼18军军长,但是18军实际上是由罗卓英指挥的。

从这里面来看,罗卓英着实是把陈诚的部队照顾的不错,最后18军部队实在是太多了,又成立了一个第5军,罗卓英任军长,这个军在前期都是以临时番号出现,直到杜聿明的第5军成立后,番号才开始长期存在。

所以土木系就这么不断地裂变,最后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军事集团。

但是别看罗卓英扩军是可以,打仗的话还是差上那么一点,1933年四次“围剿”的时候,罗卓英第5军就伤亡惨重,手下的师长都自杀了。

因为罗卓英不参与政治,所以他的故事也是较为单一,作为陈诚军事集团的主要人物,他也是陈诚的首席大将,抗战期间一直活跃在抗日战场的最前线,也算是最忙的集团军总司令。

当时罗卓英的地位在土木系里有多牛?

基本上就是他就是土木系的话事人。

全面抗战前的事情就不说了,打是打不过红军的,还伤亡惨重,最让他大放异彩的,就是全面抗战以后。

跑满抗战地图的抗日名将

看看罗卓英的抗日地图轨迹,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11月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夏季参加武汉会战,并且还是最后一个走的,1939年以后长时间呆在第九战区,负责江西方向作战,1942年去了缅甸。

都是在最苦最累的地方参加作战。

从他本人以及部队来说,土木系作为蒋军的肱骨部队,时刻顶在一线是没有问题的,本人也一直在前线,实实在在的顶梁柱。

关于罗卓英的恶评没有太多,传言也听不到多少,只是本身性格问题,不像薛岳那么果决,性格不突出,所以就感觉为人比较单调。

但是能够要求一个儒将有什么过多的棱角吗?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总结一下,就是为位高权重,但是低调。

关于罗卓英大部分的记录都是在打仗,纵使是屡败屡战,但是依然不停不休,当然了,那时候蒋军后期很多在划水养鱼了,罗卓英本身的表现就已经很突出了。

淞沪会战的时候罗卓英的第18军下面有四个师,分别是11、14、67、98,抗战高潮期的情况就不说了,而他所在的罗店被称为血肉磨坊也是人尽皆知,罗卓英自己的回忆是:前线的中国官兵有饿死的,“因为饭送不上去,士兵身上又没有带干粮。几天几夜没有饭吃,不饿死还等什么?”

鬼知道罗卓英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而罗店的情况当时在淞沪战场打的是最为激烈的。因为这里涉及到中国军队的侧后,在8月25日夜,连67师210旅的联络都给打没了。

老蒋当时就急了,他又开始微操,把电话打到了罗卓英那里:

(一)今晚必须恢复罗店。占领罗店后,即在罗店附近构野战工事,一面在淑里桥、南长沟、封家村构筑据点工事。(二)第11师、第98师今晚仍照预定目标攻击前进。(三)第14师留一团在太仓,一团在福山口构筑工事,主力今夜应向嘉定、罗店前进。(四)第61师在大场、杨家行一带赶筑工事。”

罗卓英沉默地接下了一切。

26日,陈诚接到报告:“罗店未失,仍在固守。”

老蒋松了一口气。

27日罗店失守,但是反攻命令随即下达,就这么一直拉锯状态。

然而当他得知手下姚子青营长殉国后,也是写了两首诗抒发了一下郁闷的心情。

一首是感慨的:

鲸涛恶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

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另外一首是给姚子青的挽词:

英英少年气如云,八载相从念虎贲。

今日海疆成壮节,临风漉泪哭将军。

然而11月9日日军从金山卫登陆以后,中国军队整体开始撤退,这里面都说蒋军撤退是非常慌乱和溃退的,这个符合事实,但是夸大了,罗卓英在整个右翼作战军撤退当中的表现还是挺稳健的,从日军的白卯口登陆以及日军第10军的追击情况来看,当时罗卓英和桂军以及各路杂牌配合默契,这个内容我在相关文章里写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在此并不赘述。

这还没有完,罗卓英撤到安徽休整随即又被派到了南京,任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这里面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以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刘兴和周斓,都是唐生智的旧部。

这个命令是11月19日下的,此时他还在吴福线的阵地上,一直到12月5日,他才去南京上任。

这个锅当时谁都不愿意背,勉强留下来14个师的部队,其中还很多都是残破师,罗卓英去了铁道部大楼还没有找见唐生智,这位长官就派了一个中校参谋在那里留守。

南京保卫战孤城死地,根本没有什么战略价值,罗卓英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时候部队士气非常的低落,可是他刚去连一把手都没见到,自己又是刚刚从上海战场回来的,没法打,在南京城破之后,唐生智说可以撤了,罗卓英这才随着司令长官部撤到了对岸。

1938年的时候全国总共29个集团军,罗卓英在这个段位里特别忙,在1月26日罗卓英接任薛岳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6月武汉会战就开始了,9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从当时的时间上来看,在撤退的时候,他是最后撤出来的。

那时候在武汉的酆悌还在甩片汤话揶揄罗卓英:罗长官认为武汉能守几个月?

罗卓英当然是没有骂人了,只是哈哈大笑:你让我给武汉算命吗?事在人为罢了。

旁边的少将罗柏麓说道:窥伺长官意图,非愚即有所企图。

换成别人早就骂了。

结果年底的时候酆悌就因为长沙大火被枪毙了,也是没谁了。

背影为罗卓英

当时武汉市全城撤离,给了罗卓英半个月的时间,待撤离完毕,罗卓英带着属下最后撤退。

结果还在贺胜桥碰上了日军,当时他下面的高参张襄带着副官骑着一个日军跨斗摩托在前面当斥候,结果和日军斥候还给碰上了,罗卓英没办法,手里当时部队不多,只能是绕着日军走,躲了半天才解除了险情,中间又碰上大雨,整的一群人非常的狼狈。

好不容易一行人和大部队汇合,样子是非常的狼狈,加上一路打败仗,心里不痛快,就写了一首诗记录下这一天悲惨的遭遇:

修身要历风波川,救世当为大愿船。

急雨跳珠休忍泪,河山破碎我能全。

随即在10月,他又参加了南昌会战,任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因为和江西省主席掣肘,南昌会战打的并不好,所以他还是写了一首诗吐槽省主席熊式辉:

敌军未到牛行站,将军先退板湖坪。

脓包饭袋何处去?最后胜利'妈的皮'。

这就是在骂熊式辉,真是信手拈来。

此后罗卓英指挥第19集团军参加了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反攻,直到1940年2月,升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参加了这么多次战役,都不是主角。

而在1941年,机会终于来了,这年3月南昌日军对罗卓英发动进攻,罗卓英指挥得当,上高飞虎74军作战凶猛,取得上高大捷,至此苦战多年的罗卓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上高会战

在上高会战的胜利讲话上罗卓英是这么形容日军的:

不肯丢面子的惶军(原文),一定要把战死的人的尸首拖回来火化,这次他们也尽力保持这个传统,但是这次他们尸首太多,有光是泗溪官桥一代就有七八千,尸首搬不动就把手臂砍下来,但是七八千人的手臂重量也不小,最后索性砍手指了,先是五个指头,最后只砍大拇指。

关于罗卓英在第九战区江西的表现,他的顶头上司薛岳在罗卓英去世十年忌上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先生首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总第19集团军,驻军上高,扼三、九战区之要冲,固若金汤。时余驻长沙,统帅第九战区,得兄劻襄,成长沙剧战之大捷者,一而在,再而三焉。

而罗卓英也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即作诗,诗有点长我就不写了,就写一句话:

铁枪在手吾无敌,神箭挡风尔奈何。

这个铁枪就是在说军长王耀武智勇双全,神箭就是说师长李天霞骁勇善战,和张灵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哈哈哈哈。

然而上高会战已经就是罗卓英军事生涯的顶峰了,在1942年4月2日,罗卓英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结果大伙都知道了,打的不好。

这年4月2日,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任罗卓英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这里面就是涉及到无穷无尽的扯皮与不信任,与英军合作30天,就每天要承受30次的背叛和猜忌。

这里面有指挥问题,也有军队素质问题,有机会再写一下吧。

其实这里面有陈诚的一个心思,就是掌握远征军派系以及美式装备,要不然不能把罗卓英安排进来,随后在印度也是如此,成立中国驻印军驻印度总指挥部,罗卓英任副指挥,正职当然就是史迪威了,史迪威想把驻印军殖民化,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军官贪污腐败确实不行,营以上由美国人担任,这个是老蒋万万不能答应的,所以俩人再次隔空对骂。

对于史迪威来说,中国是“粪堆”,对于老蒋来说,史迪威就是不要脸,史迪威打电话给老蒋说:“罗长官终日绕室傍徨,对于军队之教育 训练毫无办法”,并列举了他的十大无能。

老蒋为解决纠纷,把罗卓英调回中国。

再次为土木系势力攻城拔寨

回国的罗卓英没有返回部队,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作为土木系的大保姆,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出场了,1943年5月,罗卓英出人军令部次长,随后调军事委员会桂林干训团教育长。

这个职位也是陈诚给他争取来的,为什么?

训练部队,继续扩大土木系实力。同时他还是军委会督训总处主任,将美械武装土木系部队,在1944年陈诚当军政部部长后,马上就让罗卓英任任全国知识青年从军编练总监。

罗卓英在东北

这是陈诚的一步大棋,这个青年军,政治上听小蒋,军事上听陈诚。

1946年6月13日,罗卓英加上将军衔。

然而随着陈诚主政东北的糟糕成绩,罗卓英也是随着陈诚起起伏伏,去了台湾给老蒋“打江山”,做好“虎踞宝岛”的准备。

1961年11月6日,罗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老蒋授予他“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的旌忠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长衡会战之:长沙陷落(第四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武汉会战: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病入膏肓:汤恩伯是怎样在战端未开时就输掉了1944年豫中会战?(中)
鄂西会战时胡琏坚守信心并不足,甚至一度有后撤之意
关注|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 细数湖北境内的4场抗日战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