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埔一期“大哥”曾扩情拒逃台岛,当了和尚仍被抓,沈醉感叹:太天真

作者:莫孤烟

1959年12月14日,周公在西花厅接见了在国庆十周年前夕首批特赦的原蒋军将领,他们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等10人。这里面,除了陈长捷和卢浚泉外,其他人清一色都是黄埔学生。

特赦战犯

周公和一位身材矮胖、头发花白的长者握手时,准确地叫出了他的名字——曾扩情。

曾扩情顿时很感动,还流了泪,他万万想不到,34年前的军校政治部主任居然还认得他。曾扩情说:“周先生,我曾经跟您走过一段革命的路,后来我走错了路,成为一个罪恶深重的战犯,对不起您!”

周公笑道:“这不能全怪你们,是我们当老师的没教好,我们也有责任。”周公这话一语双关,在“我们当老师”的人中,蒋校长无疑是黄埔“最大的老师”。如果说有责任,那自然是他责任最大。话中的含义,在座的各位都能领会得到。

黄埔时期的曾扩情

曾扩情原本是蒋氏的心腹,是著名的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而且据说他在众太保中排名第一,有“大太保”之称(另有一说大太保为贺衷寒)。在第一批特赦的名单中,原本没有他的名字,还是周公特意加上他的。这不仅是因为曾扩情的历史罪行较小,改造十分积极,也在于给其他战犯传递一个信息——连他这样的大特务头子都能特赦,还有什么人赦不了呢?好好接受改造就是了。

曾扩情原名曾朝笏,四川威远人。他30岁时在北京朝阳学院法律系读书,经老师李大钊介绍,和同学胡宗南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入学考试的榜单一公布,蒋先云第一名,曾扩情第二名。曾扩情是黄埔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之一,比周公还大三岁,以至于包括胡宗南、戴笠等显赫达人在内的黄埔将领都叫他一声“扩大哥”。

军校附近,有一家四川人开的饭馆,曾扩情常去吃饭,和老板混得很熟。老板为他保了一桩媒,女方是个秀才的女儿,容貌出众。秀才看曾扩情生就一脸福相,保定日后能做大官,毫不犹豫就收了这个女婿。

曾扩情在北伐时任连队的党代表,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升为团代表,后升任二十师政治部主任。不过,有人在蒋氏面前告发曾扩情有不对的倾向,蒋立即撤了曾扩情的主任职务。对于已经成家立业的曾扩情来说,主任的职务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美差,这远比革命的激情来得实惠。于是,曾扩情赶紧给蒋写了一封长篇效忠信,表明自己跟随校长的立场。

蒋看了大喜,立即给曾扩情安排了新的职务——黄埔同学会秘书,这相当于替蒋校长管好黄埔同学这个大家庭,分量非同一般。这一时期的曾扩情,深受蒋的信任,蒋甚至还公开说:“反对曾扩情就是反对我!”

黄埔学生军

曾扩情为了招徕那些投身红军的黄埔同学,给蒋氏出谋划策,出力不小。他给老同学许继慎写了一封短信,信中说,校长怀念继慎,有如父兄怀念子弟,希望许幡然改图,回到南京,定将受到最为优厚的待遇。许继慎收到信后,马上交给了徐向前等人,以表示自己的清白。这原本是个拙劣的反间计,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足以致许继慎以死地了。许最终惨遭杀害,和曾扩情也是有关系的。

这一时期的曾扩情是蒋的红人,但在西安事变中,他说了一通令蒋氏大为恼火的话,从此彻底失宠。

张学良

张、杨实施兵谏之后,自觉闯了大祸的张学良,找到西北剿总政训处处长曾扩情,希望他出来做个广播讲话,把他们“逼蒋抗日”的目的给大众做个说明。曾扩情于是就按照张学良的意思,发表了一通澄清事变原委的讲话。蒋一回南京,就下令将曾扩情扣押,多亏了胡宗南联络各方黄埔同学向蒋说情,才保住了曾扩情的性命。

沈醉在自己撰写的《狱中趣闻》中说,曾扩情这个人“天真得近乎荒唐”。解放前夕,胡宗南给蛰居广汉县的曾扩情12两黄金和100块银元,让他赶快到凤凰山机场,一起飞往台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曾扩情既没有跟着胡宗南赴台,也没有起义投诚,而是跑到广安郊外的一座深山古寺当了和尚。当解放军将他抓捕后,他居然说,我已遁入空门,不在三界之中,你们抓我作甚?

沈醉评论说,在如此生死攸关的关头,他却以为用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遁入空门”,就能对付解放大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沈醉还透露,曾扩情这个人平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和谁相处都是一团和气,很少树敌,因此在改造期间人缘最好,被大家选举为负责清洁的委员。有一天,管理员给战犯们说,“恭喜大家,明后天要送各位回去了”。

管理员的意思,原本是他们住的地方如今粉刷一新,换上了新的床铺,伙食也有改善。这本是一桩好事,谁知所有的战犯都面如死灰,因为在旧社会的监狱中,只要向犯人道喜,就是死到临头的标志。曾扩情反应最为激烈,居然吓得尿了裤子。直到管理员说明原委,才大有重生之感。

曾扩情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负责墙报《新生园地》栏目编辑的文强,多年后回忆,曾扩情是战犯中的学习委员,学习最勤奋,在墙报上投稿数他最积极。他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有一笔令人羡煞的蝇头小楷,和杜聿明、李仙洲并称学员中的“三秀才”。文强还说,自己之所以能写诗,都是从“扩大哥”跟前学的。

在特殊的岁月,曾扩情因受到周公的保护而免受冲击。和王耀武、陈长捷、康泽等人悲惨的结局相比,他果然是有福之人。

1983年,曾扩情到北京参加会议,宋希濂等一批黄埔同学来看望他们的“扩大哥”,并说,远在美国的李默庵等老同学都很挂念他。

年近九旬的李仙洲最有趣,见了曾扩情便立正敬礼,并在叙旧中说了一桩往事:1961年总理举行招待宴会,指明要李仙洲和曾扩情参会。李问周,为什么要请他们两位?周公回答说,因为你们两人是黄埔生中最年长的两位。而曾扩情因为远在辽宁居住,而没有前来,殊为遗憾。

晚年的曾扩情与女儿

1988年,曾扩情辞世,终年93岁。据沈醉回忆,曾扩情当初曾经偷偷地对他说:“在改造过程中做了一百件好事是应该的,做了一件错事就成了错上加错,你可得当心!”沈醉说,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他很有启发。沈还认为,曾扩情之所以能最早获得特赦,而且健康长寿、寿终正寝,谨小慎微加上幽默诙谐的个性是主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是黄埔学生的老大,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也得叫他“大哥”
管理员匆匆跑进改造所道喜,曾扩情被吓尿,沈醉大骂:你太缺德了|张学良|戴笠|沈醉|胡宗南
国民党中将特务曾扩情在深山寺庙被俘 虽没费一枪一弹 却费了点口舌
功德林年龄最大战犯,自诩“吃得、拉得、睡得、写得”,活到94岁
十三个军统特务最后被特赦:文强暗自庆幸,周养浩为何追悔莫及?
毛泽东想特赦战犯,很多人提出反对,主席亲自说服,总理上门说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