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山西大同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五篇 山西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省会太原 市。自汉至晋皆属并州。唐属河东道、宋置河东路,金属河东 北路,河东南路及西京路。元直隶中书省,清初为山西省。面 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491万(2020年)。地处高原,山 区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有 吕梁、太行、五台、恒山、太岳、中条等山。黄河环绕于西面 和南面,水力资源丰富,支流有汾、涑、沁等河。有较显著的 大陆性气候特征。年降水量330—600毫米,自东南面西北递 减。雁门关以南主产小麦、高粱、玉米、棉花等。以北主产谷 子、莜麦和胡麻。畜牧业发达。拥有煤、铁、铜、铝等多种矿 产资源,煤炭资源尤为丰富。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 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建有大同、平朔、古交等大型煤矿。特 产以“汾酒”著名。有京包、京原、同蒲、石太、太焦、邯长、 侯西等铁路。主要城市有太原、大同、阳泉、榆次、长治、临汾、侯马、忻州、晋城、运城等。有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恒山、五台山等名胜古迹。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山西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山西北部地区中心城市、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全市下辖4个区、6个县,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49.6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大同市常住人口为311万人。

大同景点:云岗石窟、恒山、悬空寺、慈云寺、云林寺、古城堡汉墓群、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界庄遗址、觉山寺砖塔、善化寺、大同火山群。

一、云冈石窟

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二、恒山

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相传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连绵数百里。横亘寨上,主峰海拔2017米,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殿亭楼台,给雄伟的北岳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余处,最为著名的就是悬空寺。悬空寺坐落在金龙口的绝壁上,一组红绿相映的建筑群,玲珑剔透,像是一幅彩画贴大石壁上,又像无形的线把几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当地民谣说的“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该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三、悬空寺

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寺坐西朝东,寺门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共分三组。第一组建筑以三官殿为主体,是奉祀道教之所,几座殿内供奉道教塑像。中间一组建筑是以三圣殿为主体,殿内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组建筑是以三教殿为主,奉儒、释、道三教之祖。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为三层檐歇山顶,内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像。

悬空寺的建筑构思精巧,结构奇特壮观。建筑悬梁下面以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承,每层以壁间中插木梁为基,梁柱上下一体,楼阁间设有栈道相连。综观悬空寺内建筑布局参差有致,错综而不显杂乱,四十余间殿宇分布得井然有序,交叉而不失严谨,各殿阁间均有楼梯或栈道相联,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虚实相交。游人至此,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视,悬崖若虹;隔峡遥望,如壁间雏风欲飞。

悬空寺内,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大小儒、道、佛像78尊和各种碑刻题咏,皆为珍贵的文物。

四、慈云寺

位于大同市天镇县城内西街。原名法花寺,始建于唐代,明宣德三年(1428至1430年)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厢房和朵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

慈云寺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严谨,斗栱华丽精致,琉璃饰件绚丽多彩,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前院圆形钟、鼓二楼上下两层皆置五铺作双抄斗栱,用材较大,手法简炼,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其圆攒尖顶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在国内现存的元明两代钟鼓楼中极为罕见。

毗卢殿内有两座木质壁藏楼阁,是明代小木作中的佳品。

五、云林寺

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座落在阳高城内西门南侧。建于明代,由皇帝下诏而建。

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朵殿、钟鼓楼等。

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坡度较陡,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殿内柱同配列为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形式。对柱网的排列习用了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

有泥塑像25尊,其中主像3尊、弟子2尊、罗汉18尊,姿态自然,给人以艺术之美感。塑像基本完好。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多种文物荟萃在一起,整个寺宇富丽壮观,对研究我国明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具有较高价值。

六、古城堡汉墓群

位于阳高县城南60里的古城镇,方圆面积为19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许家窑、靳家洼、单家窑、安家皂一带墓冢较为集中,现存58座,墓葬包括南犁园东岸25个,西岸15个,古城堡北8个,古城堡东10个,封土主约4至6米,封土周长30至50米。保存基本完整。1993年9月23日,划定保护范围时,发现其中五座有盗洞。1941年9月,日本人小野胜年、水野清一等,开始在古城堡汉墓群发掘,先后两次共清理了六座墓葬。1943年,发表了一个简单的报告,介绍了发掘其中三座墓的情况。三座汉墓,均为三椁墓。有墓道、天井、开井上面用方木垒框。随葬器物非常丰富,有铜器、陶器、漆器、铜镜、麻布、靴、砚、罗、缯、印章、小型车马器模型等。从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阳高古城汉墓群应为西汉早期墓葬。1965年5月,阳高古城堡汉墓群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四至:北至下辛庄村南,下娘城村南,6西至靳家洼、单家窑村,南至赵家村北,东至安家皂村东、河北与山西省的分界线,面积约19平方公里。

七、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之间的梨益沟西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1974年首次发现,1976年开始,先后对其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发掘。遗址内出土有人类化石20余件,石制品万余件以及大量的骨角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石器具有华北地区小石器文化传统,以石球数量众多为其特色。经测量,出土的人类化石的年代约为距今10万年,后被称为“许家窑人”。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也是旧石器文化的标尺性地点。“许家窑人”的发现,弥补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之间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的迁徙、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界庄遗址

地处浑源县城东南18公里界庄村西南。

窑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堆积厚约2米左右。窑址区已被民居蚕食。1997年试掘。文化面貌比较单纯,全部为中晚唐遗物。器型有碗、钵、瓶、罐、盏托、注子、炉、研磨器、玩具等。釉色有白、青、黑、三彩、绿釉5种,还有绞胎器物盏托、碗、瓷塑等。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璧底、环底3种。玉璧底、环底碗的底心均施釉。钵有白、黑、青等几种,钵口部皆有一唇,鼓腹平底,均施半釉。注子分黑、白、青、三彩4种,皆短流,平底,施半釉,个别器物的短流作兽首状。界庄窑是目前所知唐代烧造三彩器、绞胎瓷最北部的一个窑口。

九、觉山寺砖塔

位于灵丘县城东南觉山寺内。觉山寺建筑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4米,占地面积927.2平方米。寺院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组成。

砖塔建于西轴线前院中部,为觉山寺主体建筑,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为国内保存较好、时代较早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平面八角形,塔檐十三层,总高44.23米。塔基底边长6.20米,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总高3.58米,平座位于须弥座之上,平面亦为八边形,高为1.27米,仰莲位于平座之上,总高1.43米。塔基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除斗栱、枋材仿木结构建筑形制外,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行龙、人物等,皆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雕刻而成,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练,虽为辽制,尚袭唐风。

一层塔心室内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现残存面积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等像。除少部分经后人重装外,大部分仍为辽代作品,面型、衣饰、手法尚沿袭唐画风格,辽代壁画见于寺观中极少,觉山寺塔内壁画幸存,为研究辽代壁画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

十、善化寺

位于大同市城区南寺街。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东有文殊阁(已毁),西为普贤阁。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

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

善化寺最珍贵的是大雄宝殿内的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特别是二十四天王像,它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丑,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装,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纱衣华似来自天竺国土,或身着铠甲,衬皮毛以抵御北国寒风。生活气息浓郁。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这些立像高达2,5米左右,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形态各异。其中塑造最为出色的是东侧六臂“日宫天子”和西侧“月宫天子”,日宫天子,眉目清秀,肌肤丰满圆润,身材修长,衣饰流畅,表情含蓄,善良慈祥,雕塑家把他们塑为女性,更见身姿婀娜,华贵不凡,那玉臂轻舒,富有动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宫天子与月宫天子塑像,犹如两位活着的贤惠、文静的少妇站在那里,确是金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不愧为精品杰作。

十一、大同火山群

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市东28公里处云州区境内,是大同火山断陷盆地第四纪(距今80-20万年)岩浆活动及其火山地貌的总称。现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大同火山群国家级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板内裂谷系火山群,是我国著名的六大火山群之一,是死火山。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由火山群、桑干河、秋林峪3个景区组成。火山群园区是火山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因火山锥分布最为密集、最具代表性,形态保存完好,最为出名,因此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和“火山地质博物馆”,早在1952年北京大学就在此建立了科普教学基地。

自1929年由法国著名学者德日进和我国地质学家杨钟键发现至今,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来研究考察。据专家考证,大同火山群活动比较活跃为三个时期,分别为70——74万年前,30——40万年,最近是10万年前,以后停止了喷发,保留了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成的火山锥体呈现出火山喷发的典型特征,是研究火山喷发从形成前到形成过程到形成后的一个纯天然模型。有很强的观赏性、开发性和科研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凭一碗面征服几代人!这座好吃又好逛的千年古都,终于上热搜了!
山西最不景气的城市,曾为首都、陪都,现仅为全国4线城市
从北京出发,两站即到的城市!人少,景美!
旅行招募 | (已成团)去晋北,邂逅隐匿山野的小众景点,浸润石窟壁画之美
大同 | 一个被煤矿耽误的旅游之城
徉古城大寺,品文化之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