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辽宁沈阳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七篇 辽宁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省会沈阳市。春秋 战国时属燕,秦属辽东,辽西等郡。汉属幽州,唐属安东都护 府,后入渤海国。辽、金时属东京,上京道(路),元属辽阳 行中书省,明属辽东都指挥使。清初建都基地,尊称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名辽宁省。面积14.57万平方公里,人口 4259万(2020年),少数民族有满、蒙古、回、朝鲜等族。全 境“六山一水三分田”,中为辽河平原、东为辽东丘陵,以千 山山脉为骨干,南端伸入黄海、渤海间,构成辽东半岛;西 部为辽西丘陵,大、小凌河流贯。

沈阳,古称奉天、盛京,辽宁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28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07万人。

沈阳景点: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卧龙湖、沈阳怪坡。

一、沈阳故宫

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路,是皇太极日常临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二、清福陵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为位于盛京的东边,故又称“东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创业君主,他最初是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开始统一女真族各部落。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式称汗自立,创建了“后金”政权,成为与明王朝对立的地方政权。以后其力量逐渐壮大,开始不断往外发展,与明朝中央争夺政权。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负了重伤,8月11日,死于离沈阳四十里的瑷鸡堡,终年六十八岁。天聪三年(1629年)三月,才选中浑河北岸的天柱山,开始在这里营建陵寝,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以后又经过康熙、乾隆等朝的增建,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一组完整的陵寝建筑群。

陵园的总面积为194800多平方米。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五体文字的下马碑。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兽。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砖阶之上是碑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思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后是圆形的宝城。宝城的正中是圆形的宝顶,下面就是埋葬灵枢的地宫。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三、清昭陵

位于沈阳市区北部,又称清北陵。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

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王八驼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四、沈阳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沈阳市东北郊新城子区马刚乡境内,南距市区中心40公里,西距沈哈高速公路8公里,东邻抚顺40公里,北靠铁岭40公里,属长白山系吉林哈达岭南延部分,占地面积14000亩,其中有林面积1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森林茂密,空气湿度大,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怡人,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处。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地势险峻与平坦自然天成,林木茂盛,有千余种珍贵植物、百余种野生动物、数十种珍稀鸟类。沈阳第一峰——石人山坐落于此。已成为游人夏日避暑和冬季滑雪的圣地。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属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带,还有蒙古植物区系侵入,天然植物观光带和百果园交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植物景观,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富于季节性变化。油松林树龄54年,树形奇特,冠大而半圆,四季长青,遮天蔽日,是森林沐浴的理想之地;这里不仅有独俱特色的层林尽染的山林,更有独树一帜、让人观赏的古木,如乾隆古树,树龄200多年,形状酷似两位智慧老人在向人们讲述着石人山的故事。

这里还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有动物11门13纲160多种,百鸟鸣于山林,百兽行于山间,形成了万类霜天竟自由的迷人世界。

五、卧龙湖

位于沈阳市最北面的康平县城西一公里处,恰在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大草原南缘。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6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48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8公里,常量蓄水为70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2米,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卧龙湖已经成为康平县、沈阳市,乃至辽宁省著名的游览景点,而吸引人们的正是卧龙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水面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1)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卧龙湖水域辽阔、植被盖度充分,物种丰富,是个天然生物基因库,为开展生态旅游以及科普教育提供了资源条件。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物种达817种,其中,维管束植物183种、浮游植物154种、浮游动物38种、鱼类36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6种、鸟类140种、兽类25种、昆虫类215种。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具有一般景区无可比拟的旅游观光价值。

(2)烟波浩渺的水体景观

卧龙湖水资源丰富,是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泊,广阔的水面改善了当地的小气候,相对于同纬度其它地区而言,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丰水时期,整个湖面天水一体,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气象万千,湖中水禽成群,芦苇丛生,千顷碧波,鸟飞鱼跃,景色宜人,是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少有的景象。

(3)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

卧龙湖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共主要包括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浮叶根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湿生草甸植物群落、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灌丛群落等8种植物群落类型。初春,万物复苏,草木抽芽吐绿,百花盛开,争芳斗妍,绚丽多彩,馨香扑鼻,沁人心脾,是人们踏青的好去处;盛夏,在微风吹拂下片片草场绿浪翻滚,曲径通幽,鸟语花香,蜂蝶飞舞,采花酿蜜,一片生机盎然,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地方;金秋,草场一片金黄,让人充满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幅金秋油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寒冬,银装素裹,雾凇树挂,妖娆多姿,茫茫原野,不时隐现各类动物足迹,野趣十足,令人遐想万千,俨然一幅北国冰雪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

(4)婀娜多姿、梦幻奇妙的湿地鸟类景观

卧龙湖浩瀚的水域、繁茂的水草,构成了奇妙的湿地景观,构成了鸟类自由翱翔和尽情歌唱的天地,这是上苍的恩赐,尽显自然造化的神奇。每年春季,大批的候鸟在这水草丛生的隐密之处,建起一个个温馨的巢穴,产卵孵化,繁衍生息,使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夏季来临,这里野花烂漫,鸟语花香,蜂蝶飞舞,蓝天、碧水、绿草,鹤飞、莺歌、燕舞,宛如世外桃源,由于自然卧龙湖水草丰富,这里便成为鸟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和迁徙停歇地,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及香蒲、菖蒲群,是水禽的庇护所,这里是鸟类生活的天堂。水禽主要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大天鹅、苍鹭、草鹭、鸥类、雁鸭类等水鸟。水鸟成群结对在水中嬉戏,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潜入水中,羽毛色泽班驳陆离,十分艳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各种水鸟在水中时起时落、时游时停、时而抻颈与游人对望,时而互相鸣叫不停。在清澈的水面上,大天鹅在阳光的照射下羽毛闪闪发光,愈发显得洁白,颈项弯曲优美,游水姿态稳健幽雅。凤头鸊鷉肩披长发,翻上潜下,犹如“潜水王子”。黑翅红脚鹬形体高挑,修长秀气,步态轻盈,婀娜多姿,被人们称为“红腿娘子”。各种雁鸭五颜六色,如水上奇葩,击水漾潮似百舸争流,飞来掠去,恰似飞行表演,夕阳西下之时,在晚霞的映衬下,呈现出一派“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妙景象。大白鹭素裳玉裹,一尘不染,如白衣仙子降临人间。鸥是这里的快速飞鸟,它们不停地上下翻腾飞翔,如蜻蜓点水般的捕食小鱼,别有一番情趣,使人流连忘返。

(5)北国风光的雾凇景观和冰雪景观

卧龙湖水量充足,雾凇景观出现的频率高,当气温低于0℃,但还未达到下雪的条件时,水面雾气袅袅,水气化成云雾凝结成细小的霜状结晶,附着在岸边的树枝、草叶、土壤上,银花满园,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宛如下过轻雪一般,形成雾凇景观,步入其中,宛如置身银色世界,庄严肃穆。

卧龙湖具有独特奇妙的冰雪风光,冬季漫长寒冷,雪花飞舞大如鹅毛,白茫茫大地银装素裹,积雪厚度深达20cm左右,其雪质优良,凝而不粘,皓洁如玉,晶莹剔透,树枝上挂满了白雪,如披银装,玉树琼枝,呈现出一派靓丽的冰雪奇观,为开展冰雪游乐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天然场所,时而可看到动物的足迹清晰的印在雪地上,真可谓野趣十足,令人倍感回归大自然的古朴与奇妙。

二、人文景观资源

卧龙湖湖区周边区域人文景观异常丰富,码头有周边群众为拜祭水神修建的石碑石刻,祈祷风调雨顺。此外湖畔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海印禅诗,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南有龙背山汉墓群,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等。

六、沈阳怪坡

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台镇境内的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西距贯穿南北的102线国道1.32公里,东向煤都抚顺30公里。

怪坡长80米,宽约15米,呈西高东低走势的斜坡,发现于1990年4月。当时,有一名青年交警驾驶一辆北京牌吉普车,顺着进山路驶进坡下,当摘档熄火停车后,突然感到车自动向坡上滑行,他们感到惊愕,壮胆子试了几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迷惘惶然而走。

怪坡面世,神秘加身。专家、名人、学者纷至沓来,探秘揭谜,有的说是磁场作用,有的说是重力位移,还有的说是视觉差,但各种说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怪坡发现后,经过连年开发建设,这里初具景区规模,形成总分一体,山水相间,动静结合,天工人造,各具情趣的群体景观。有各类景点20余处。继怪坡之谜的发现,人们又发现了'响山'、'嗡顶',连同怪坡一起被人们称为'三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清昭陵
沈阳——清昭陵
国家重点公园——沈阳北陵公园
沈阳昭陵
探访努尔哈赤陵 (绝品收藏)
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清昭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