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向晖回忆录-12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的重大国际会议,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对这次会议所 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作的巨大贡献,已经载入史册。从会前到会后,作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李克农协助周总理做了大量工作,其间有几件事使我深受教育。

(一)

1954年2月25日至28日,苏、美、法、英四国外长在柏林达成协议:由苏、美、法、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有关国家的代表,于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开会,分别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根据四国外长的协议,2月26日,苏联政府邀请中国政府 派出全权代表届时赴会。中央立即决定由周恩来总理以外长身分率团参加。2月28日周总理批示:关于代表团人选,“告李 (克农)副部长先行讨论,3月2日上午提出名单”;关于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请李副部长决定”;关于会议对策、编印资料、业务分工等,“请李提出方案”。经常事必躬亲的周总理, 作了这样的批示,足见他对李克农的信赖。

3月2日上午,李克农函报周总理,建议由周总理任首席代 表,由张闻天、王稼祥及外交部一位副部长任代表,由王炳南任秘书长。李克农在报告中提出:“我请求不参加。因。(1) 情报部门今年计划刚通过,需贯彻实施。(2)我无国际知识,又不懂外文。(3)身体不健康。”

周总理接受了李克农的建议,但不同意他“不参加”的“请求 ”,把克农列为代表之一,于3月2日晚经中央书记处确定。书记处原则上通过了周恩来提出的对日内瓦会议估计和初步意见,并决定成立参加日内瓦会议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克农抓总。

周总理传达了中央讨论的精神,主要是:

(一)对这次会议持积极态度,力争在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一些协议,促进国际形势的缓和。

(二)借参加会议的机会,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发展同外 国的经济贸易和交通往来,打破美帝对我国的封锁禁运,相机改进同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关系。

(三)为了适应上述要求, 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外事干部,代表团可以多派一些人,包括 经贸干部和记者,但不需要的人不去。

(二)

从3月3日起,李克农全力投入会议的准备工作。他同国 内39个单位联系,选派工作人员132人,记者团29人。除我驻瑞士使馆全力以赴外,还请我驻苏联等6个国家使馆抽调人员,人数最多时达182人。

关于医护人员,傅连璋直接报告周总理,建议配备医生、 护士各2人,“医生除黄树则外,另派史书翰。因史随李克农同志在朝鲜将近两年,工作认真小心,对克农身体甚为熟悉。”总理批示:“同意医生去黄树则、史书翰二同志,护士绝对不要。送李克农同志办。”

李克农为了保证总理的健康和安全,把史书翰换成总理的 保健医生周尚珏。由于总理坚持,偌大的代表团未带一名护士。

(三)

按照总理的意图,李克农抱病领导我们代表团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周到细致、雷厉风行的作风。这里仅举几例:

(一)对会议所要讨论的及代表团可能涉及的政治问题,设想各种情况,分别拟出详细的预案,报送总理审定。总理还委托李克农同志同先期秘密来京的朝鲜外务相南日协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的意见。

此外,李克农领导有关同志就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拟出29篇发言稿。这些发言稿在会议期间虽然没有完全用上,但为周总理临时现场发挥提供了论据。

(二)李克农组织外交部、对外联络部、军委联络部、军委情报部、外贸部等10个单位编写有关资料,如: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的基本情况和内外政策等,共12大本,1700多万字。这些资料对我代表团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资料提供给苏联、朝鲜、越南代表团,他们认为很有帮助。

(三)从3月3日开始到3月中旬,只十几天时间,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随行记者绝大部分已集中到北京,分别编组,进行培训。

每人都按照各自的分工,熟悉情况,学习方针政策。遵照 总理指示,李克农指定专人向全体人员介绍外交礼仪,介绍瑞士情况,包括有关法令和风俗习惯等。他还亲自作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保卫保密的报告。

在总理领导下,培训工作十分严格,译员、机要员、打字 、速记员等都进行了测试,还请一些老同志分别介绍经验。 没出过国的司机也事先学习了有关常识。总理还要李克农注意吸收外交部顾问、专家们的有益意见。如原国民党外交起义人员刘泽荣等提出的关于全权代表证书的格式及代表团应设对外发言人等。

总理还要李克农组织代表团发言人黄华、随行记者及当时常住北京的外国友好记者贝却迪等,多次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模拟演习。

(四)指示我驻瑞士使馆为总理及代表团主要成员预租一座别墅,为一般人员预租旅馆,并安装了日内瓦至国内的电传打字机,保证通讯联络迅速、安全、节约。会议期间,从国内运往日内瓦的物资达 15吨。李克农还审定了工作制度、保密制度、会计制度、驻地生活制度等。

这些准备工作是从3月3日到4月19日这一短时间内完成的。

(四)

周总理及代表团主要成员于4月20日离开北京,夜宿新西 伯利亚,次日下午到达莫斯科,周总理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又进行了商谈,4月24日下午抵达日内瓦。我们随即广为散发事前印就的周恩来的中文和英文的书面简历。这一简历则是由李克农主持草拟后,未经总理径报中央审定的,内容长达五页半,第一段是:

“周恩来,生于一八九八年,中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军事 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毛泽东的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克农认为:宣传周恩来就是宣传新中国。据我所知,此前 尚未用过“最亲密的战友”这种提法。这表明了当时毛主席、党中央对周恩来的评价,也反映了李克农对周总理的敬重和浓厚的阶级感情。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始,首先讨论朝鲜问题,会议从4月26日到6月15日,全体会议15次,限制性会议一次。印度支那问题会议从5月8日开始到7月21日,全体会议8次,限制性会议24次。每次会议平均4个小时。周总理等除参加这些会议外,还要和有关代表团进行会外接触(宴请、商谈等)。印度没有能够参加日内瓦会议,尼赫鲁派他的亲信梅农到日内瓦活动,梅农常到我代表团来,一坐就是几小时。为了不干扰周总理和其他代表,李克农往往自己出面与之周旋。

6月20日至7月12日,与会各国首席代表休会,周总理生先后访问印度、缅甸,并与胡志明会谈,张闻天、王稼祥也离 日内瓦。在此期间,总理委托李克农主持代表团的工作,并协助越南代表与法国代表商谈印支问题。

代表团秘书长兼支部书记王炳南除日常工作外,还要参加中美会谈,忙不过来,李克农主动多做工作。如:

(一)当时有许多国家(主要是法国)的人民团体拜访中国代表团,先后来访的各国人民团体有505个,共3800多人, 李克农组织有关同志接待他们,并对联合国秘书处派出的工作人员做工作。这些都产生很好的影响。

(二)会议期间,“环境保卫”主要靠瑞士,内部警卫主要靠自己。克农提出:专业人员与一般人员相结合。代表团每个 工作人员都要做总理的保卫工作。总理和代表团主要成员所在的别墅,保密困难,为防窃听,李克农派人利用别墅的马厩搞了一个内部会议室,这是人们料想不到的。

(三)李克农经常检查代表团的党的工作,了解工作人员的 思想、情绪,分别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适当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还注意工作人员的文娱生活,曾放映过卓别林主演的几部“寓教于乐”的电影。

(四)李克农贯彻执行周总理“勤俭办外交”的指示。表团的预算为旧人民币327亿元。实际支出229亿元(旧 币1万元折合新人民币1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初登国际政治舞台,李克农为他起草的简历轰动世界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身着灰色西服站在一起 注意看他们
1954年美国记者公开侮辱周总理,握手后拿手帕擦手,总理轻松反击
54年日内瓦会议,世界从周总理的绝世风采中重塑对新中国的认知
周总理初登国际政治舞台,李克农为他起草的一份简历轰动了世界
1954年总理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他风度翩翩,气度非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