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明24岁入党,41岁授少将,44岁被撤职,活到96岁

1955年授衔时,解放军中有一位没有带兵打仗的人,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的名字叫李克农。李克农虽然没有带兵打仗,但他在情报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授予上将军衔也是实至名归的。其实,在当年的授衔之中,除了李克农之外,还有一位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人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的名字叫范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范明的故事。

范明出生于1914年,陕西西安人,原名郝克勇。范明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曾在西北军战斗过,与杨虎城以及赵寿山的关系很好,是世交的兄弟。范明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这也让他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稍微长大后,在杨虎城的帮助下,范明与哥哥前往上海读书。

1932年,淞沪事变爆发后,范明开始参加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运动,也是这一年,范明在上海加入了共青团,开始在我党的指引下参加革命活动。此后范明一边读书,一边从事革命宣传活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范明返回家乡陕西西安,继续在西安从事抗日宣传。

1938年,24岁的范明转为正式党员,他也奉命潜伏到国民党三十八军教导大队,担任政治指导员。三十八军的军长是赵寿山,而赵寿山与范明的父亲是世交,有这层关系,范明开展工作非常容易。那段时期,范明在三十八军做了很多统战工作,秘密发展了大批党员,包括军长赵寿山也加入了我党。

当时范明还承担着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负责毛主席与赵寿山之间的联络事宜。在三人的联络中,毛主席为自己定的名字是“公”,为赵寿山定的名字是“勤”,而为范明(当时还叫郝克勇)定的名字是“明”。那段时期,范明积极从事情报工作,为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秘密发展了一批革命力量,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1942年,范明前往延安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仔细倾听了他的工作汇报。因为范明长期从事情报工作,于是毛主席便决定为他改名。范明的母亲姓“范”,同时,他通信联络的名字是“明”,毛主席就建议他把名字由郝克勇改为“范明”。就这样,在之后的岁月中,范明这个名字陪伴了郝克勇一生,他的真名却很少有人知道。

解放战争时期,范明主要活跃在西北地区,担任了西北局统战部的处长以及副部长等职务,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那段时期,范明在统战方面以及情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为保密等原因,范明做的工作有很多是看不见的,但他毫不在乎,始终把建立新中国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革命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将领,我军在1955年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41岁的范明也在这一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不过,1958年,44岁的范明却被诬陷为“右派”,他也被“打倒”,不仅被免除了职务,而且还被下放到陕西省大荔农场劳动改造。

1962年,范明又被关押起来,并一直被关押到1980年。1980年,中组部对范明的案件进行了重新审查,最终证明当年强加在他身上的结论是错误的,范明也被平冤昭雪,恢复了一切名誉。平反后,范明主要生活在西安,晚年过着平淡的生活,2010年,范明在西安因病去世,享年96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今还健在的2位上将里,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刚好100岁高龄
我党最神秘的特工:唯一的联系就是毛泽东,开国后晋升少将
他是和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真名不为人知,化名却家喻户晓
1955年王牌特工荣膺开国少将,今日化名家喻户晓
1942年,高级特工秘返延安,毛主席:掐断其他联系,由我单线领导
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