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神转战千里战绩无数却争议甚多——解读战争期间粟裕的军事地位

1984年2月5日是粟裕大将的祭日,是很多群众缅怀他的日子。粟裕大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毋庸置疑,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个职位非常的有讲究,因为需要体现高超的军事技术素养,毕竟曾经歼敌无数,战果非凡,就在遗体火化之后,还留下了三枚弹片,这三枚弹片,既是对他戎马一生的总结,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更像是三枚沉甸甸的勋章。

粟裕授衔大将,主要是贡献大,如果串联起来他的军旅生涯,粟裕至少能够长期领跑四项记录: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百万军取上将首级、提出“小淮海”转“大淮海”战役战略构想、淮海战役秋风扫落叶。

同时为了再次显示粟裕大将的军事造诣,我觉得可以莱芜战役也可以算一个,莱芜战役总体上是表现了粟裕的指挥艺术,另外就是对手的衬托的,能让“黄埔红人”王耀武喊出“五万多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这种话,瞅瞅,给他打急了。

另外就是让霸道总裁薛岳也体会了一下啥叫吃不了兜着走的滋味,薛岳可从来没有在对手那里吃过这么大的亏。

值得一说的还有过“山坳子”的豫东战役,这个战役评论很多,战场形势确实也不好打,单单从纯粹的战役角度看也许没有什么,但是联系到城南庄决策,其战略构想的提出和战役的实践,已经超出了战役本身。

前面说的这些都是常规操作,粟裕最大的贡献在于“子养”电发出,该电报提出中原黄淮地区可以打大型歼灭战,改变了我党十二月会议关于解放战争的战略构想,一举推进到中原歼灭战阶段,就这份电报,很有追风少年的意思,更是“时不我待,更待何时”。

这个构想在城南庄会议上被接受,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颠覆性的构想,为此党中央决定以中原地区打歼灭战为核心,并以此重新改变了中原地区的顶层架构,新的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因此成立,然后粟裕用豫东、济南、淮海三个战役证明了他的“追风”构想。

从这个概念上来说,“子养”电是当代隆中对。

要知道,这些战功都是粟裕在42岁以前取得的,51岁之后基本就回归平淡了,捎带手把自己的故事整理成书。

所以你能想象他当初在实力不均衡的情况下在战场上是如何做到各种极限操作,连一向情绪内敛的101都情不自禁地说出一句“粟裕敢打神仙仗”,也只有101的战绩能够和粟裕分下伯仲。

毛主席更是在17年未见粟裕的情况下更是出门相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17年未见,却永远信任。

作为对手,顾祝同更是酸溜溜地说过一句:粟将军,你很会打仗!

七大奠定高级军事将领基础

粟裕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同样也是孤独的一生,这个孤独不是指的朋友少,而是行为孤独,因为军事家的精神世界乐趣无限,每天研究地图都会废寝忘食,和夫人楚青逛上海大街都会琢磨把机枪如果架在某个咖啡馆上就能封锁整个街道,这里面有巨大的自我认同,而不是像一些历史民科在发明历史后只能感觉到无尽的空虚与落寞。

1945年七大中共中央军委排出的委员名单共13人,其中1955年授衔时就有元帅9人。

上述9名元帅进入还均为中央委员,而日后授衔的还有两人,分别是罗荣桓张云逸

中央候补委员中的将领共12人,其中有粟裕,排名第3。这里面大将总共6人,分别是黄克诚、谭政、粟裕、罗瑞卿、陈赓、肖劲光。

还有6人候补,分别是张宗逊、王震、宋任穷、乌兰夫、万毅、吕正操。

含金量不言自明。

这些军事将领基本上奠定了日后大授衔的基础,也就是说1945年这个调子其实就定下来了,无论是从党组织内部还是高级将领的评定,都是以1945年七大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

讨论一个人的历史功绩和地位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前看,向后转,所谓向前看,就是在某个关键的时间点梳理出这个人所处的职务、地位;向后转,就是以某个时间节点,向后延伸他所经历的事情,高低就能看出资历以及职务的大小。

1948年5月9日,陈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治委员,同时,粟裕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向前看,粟裕是七大中央候补委员之一,在华东部队高级将领中他是排名相当靠前的,前面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下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在不同组织中的任职情况,粟裕的地位显而易见,当然了,有好事者会拿候补委员的事情来带节奏,这纯属是月入3000的屌丝操心日结3万的大佬,真是多虑了。

七大的候补委员是什么概念?七大的候补委员的地位可是要高于后来的中央委员,要知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一共77人,含金量极其地高。

向后转,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总前委之一,就不细说了。

这里主要说说向前看的情况,看看粟裕大将主要担任职务。

华东局任常委

我党我军从1945年后无论是地方还是军队机构组织一直在变化,根据国内形势和战争需要进行调整。

1945年9月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0月25日,山东分局、华中局在临沂合并为华东局,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

其中粟裕在1947年2月任华东局常务委员,这个就是党内任职了,至于华东野战军无论是分成内外兵团还是东西兵团,粟裕都是在华东局常委里雷打不动的,他前面的将领我都在前面写了,至于有没有后来居上的,并没有。

从军事组织上来说,华东军区于1947年1月成立,是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合编而成。

华东军区由华东局领导,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华东军区是华东局的军事部门。

地方军区和野战军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山东野战军司令员是陈毅,华中野战军司令是粟裕,山东、华中野战部队合编成立华东野战军,至此,华野诞生,粟裕任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也只有他有这个指挥能力),在1949年6月三野与华东军区合并之前,其本人在华东军区没有任职。

但是他在党中央派出的党组织机构——华东局里担任常委。

毕竟粟裕是不世出的战将,在军区配合地方工作只能限制他奔跑的速度,所以为何粟裕日后能够被授权指挥华野,这也是原因之一。

华东野战军直属于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的隶属关系完全是两回事,班子人员可以有交集,但是隶属关系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不管是历史民科拿出“华东野战军由华东军区行政管辖”的电报百般分析,看到的也就是闹出了断章取义的大笑话,进而得出野战军归军区管辖的荒诞结果。

华野行政上属华东军区,但是由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和指挥,至于行政管辖,仅仅是方便华东方面做出人事调整及工作安排,所以说民科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西线兵团的战略任务

1947年华野分兵,分为内线和外线兵团,也就是东西兵团,外线兵团就是西线兵团又称为粟裕兵团,内线兵团称为东线兵团,也就是山东兵团或者是许谭兵团。

关于这两个兵团,民科出炉了相当多的理论文章,内容包括粟裕只是兵团级司令甚至是纵队司令,我没明白这个脑回路是怎么产生的,西线兵团由华野机关和华野领导人兼任,粟裕是司令,莫非分出来西线兵团粟裕就降职了?华野本身还存在的好嘛!

另外内线兵团就是山东兵团了,内线作战,终极任务就是保卫山东,华东局主要机关跟随东兵团,华野机关跟随西兵团,两个兵团的职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就不细说了。

东西兵团截止到1948年3月4日,此后是四大兵团,第一兵团粟裕,第二兵团山东,第三兵团陈唐,第四兵团韦陈。

粟裕兵团在当时还需要承担相当大的战略任务——1948年中原野战军成立并且配合中野经营中原解放区。

中原野战军由刘邓大军和陈赓兵团组成,中原野战军的成立,其目的就是服从中央经营中原的战略决定,陈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这个职务高于刘伯承,因为需要华野和中野相互协调、相互联络。

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治委员,粟裕仍任副司令员, 陈离职期间所兼军政职务由粟裕代理。同时,中原野战军与西线兵团合璧,西线兵团配合中野(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展行动。

上述安排来自于中央军委的决定。

也就是说,西线兵团作为华野精华需要与中野完成经营中原的战略任务。

可是关于中央军委做出的这个决定,很多民科突然之间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粟裕指挥的西线兵团归中野指挥,那么西线兵团就是中野的部队了,那么粟裕也就是兵团级别的将领了。

别笑,这种论断不是存在一天两天了,总的方向就是透露着不服。

其实这个是没有搞清楚我党的组织关系闹出的笑话,西线兵团在晋冀鲁豫局及中原地区的作战,需要接受当地中原局的领导(不是指挥),有些事是需要向中原局汇报的。

前面我说过,因为形势需要,有些组织机构调整是双跨的,西线兵团依旧还要向华东局汇报,而且晋冀鲁豫地区的整军运动也由华东局负责。

当时粟裕指挥9个纵队,名称叫兵团而已,西线兵团可以说是一个泛称。

西线兵团是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这是47年8月到48年3月,在之后,因为中央让粟裕率1、4、6纵下江南(后来的一兵团),所以华野重新调整,设四大兵团,原西线兵团划分为一兵团和三兵团。城南庄会议后,不下江南了,一兵团留下来,故三兵团归建,由华野司令部统一指挥。所以这时候把一、三兵团又称为西兵团。

所以48年3月之后,西兵团是一个俗称。官方说法是华东野战军主力。

我相信任何智商正常且阅读能力没有问题的人都能看出军委及华野在上述安排的真实意思,无外乎就是兵团区别使用,兵团首长双跨隶属而已,可是到了民科嘴里,就剩下了让人摸不清头脑的历史发明。

这一段时间是华野比较特殊的时期,整个华东中原战场也需要这样的安排,中原战场调兵遣将也是为了后期决战做准备。

在中原野战军成立之前,华野西兵团已经进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内,所以为方便作战以及后勤补给,来了晋冀鲁豫,那么华野就不存在了?怎么可能,就像当年中央红军去了四川会师成功,那就不存在中央红军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华野西兵团与中野是合作关系,因为粟裕始终没有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及中野的任何职务,如果双方有隶属关系,那么根本不需要军委这个层面通过中原局来进行做决定以及通知,中原局或者是野战军自己下命令就可以了。

况且粟裕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这个方案也没有实施。

粟裕是豫皖苏军区司令员,豫皖苏地区是西兵团拿下来的,在1948年3月划归中原局,6月粟裕任军区司令员,前面说了,地方军区配合野战军开展工作,这也就是粟裕任军区司令员的一个原因,不过其实粟裕实际上没有到任,转头粟裕就去山东了。

粟裕去了山东不久及决战序幕拉开,济南战役打响,这时候华野兵合一处,活捉王耀武。

1948年9月10日,中央军委对于发起济南战役负责攻城的许世友指示如下:

至于攻城部署应分两阶段,第 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攻占西面飞机场,东面不要使用主力,此点甚为重要,并应迅即部署。第二阶段则依战况发展,将主力使用 于最利发展之方向,如果东面利于发展,则应使用于东面。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再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蒋军经历了80万人全军覆没的惨案。

历史民科发明真多

其实关于粟裕大将的履历和经历,各类权威文献都写得很清楚,也很好懂,放在军事爱好者这个圈子里,算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有些人也是蛮有意思的,通过剪辑历史报告自己的全新发现,或者是一叶障目一般地解读历史。

其实说实话,任何圈子想突破某个理论或者研究那都是圈子里最为顶尖的人才才能办到的事情,守着几本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资料号称还原历史真相,那纯属就是造谣了,另外还原历史真相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做出的事情,对于历史真相再“还原”,那不成造谣了么。

这就像当年挺火的“公式相声”,号称全新突破,结果自己不尴尬,尴尬的是别人。

其实关于粟裕大将的讨论远远不止于此,没办法,有魅力的人总是要伴随着话题,粟裕茕茕孑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沉默寡言,社交方面不是很高调,所以话都留给别人说去了;其次他心里对人的分类也许是不分男女老幼,只有会打仗和不会打仗两种人,所以他圈子小也就太小了。

圈子小,说话少,事迹多,就留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如果说一代战神如果还是个话痨可能再有点社牛,脾气再不好点,那么恐怕也没谁敢在日后这么大放厥词。

粟裕当军人当得比较纯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一门心思只搞一件事情,其实这样的人很多,但是有成绩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当天赋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完全可以代替任何事的。

为什么说粟裕天赋极高呢?

当年叶帅看望粟裕,告别时称粟为 “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

粟裕说:我只是把主席和中央的指示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起了个联络员的作用。

叶帅说:那就不简单了!

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这是悟性的问题,也是对于粟裕的肯定。

粟裕大将逝世的时候,他的讣告是这么写的:

粟裕同志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他坚持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具有坚强的党性,坚持党的原则,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联系到粟裕大将的戎马一生,有些感动。

1984年4月1日至1984年6月2日,遵照粟裕生前意愿,赴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 西、河南,粟裕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撒下了他的骨灰,实现了粟裕与长眠在战场的战友永远在一起的心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木不及一粟:名将胡琏迟到的悲鸣
“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敢于担当的陈老总
华野司令兼政委陈毅,为何要调任中野副司令?刘邓首长的高明之举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淮海战役后11、12、13纵队、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才
华野那些事儿——三次分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