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家英四川调查(一)
#我在头条搞创作#
【田家英四川调查(一)】

1959年春天,毛泽东派田家英率领一个调查组,到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去调查。

调查组先在郫县农村调查,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当地干部随同。在不久前“拔白旗”的影响下,农民不敢说真话,调查进行不下去。

为了调查出真实情况,田家英决定改变路线,到他舅母所在的新繁县崇义公社调查。

田家英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仅是因为舅母在这里,熟人多方便调查,还因为崇义公社当时的名气很大。

那个时候,“浮夸风”盛行,各地的粮食产量都是层层拔高,崇义公社就放出一颗“稻田亩产二万四千斤”的高产卫星。

这个消息经过四川省广播电台一广播,崇义公社顿时名声大振。
凭生活常识,田家英就能判断崇义公社的这颗卫星水分太大。

于是,他带领调查组来到这里,希望把真实情况搞清楚,并把事实汇报给毛泽东。

此时的田家英有好多身份:毛泽东秘书、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

这些身份,给田家英开展调查工作带来了障碍。

但田家英一到这里,就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干部群众交流,有时还和当地群众一起劳动,通过这平易近人的一言一行,田家英与当地群众的隔膜感逐渐消除了。

在与干部群众聊天时,田家英问:“你们卫星田亩产了二万四千斤,真有那么多吗?”

“广播头都广播了,那还有假。”

“一般的田呢?”

“少说也有一两千斤嘛!”“产量那么高,为啥子公共食堂稀饭捞清,还吃连麸面呢?”

“丰收不忘节约嘛。”

田家英笑了,他问了很多人都是类似的答案。

但田家英明白,有时大家都说的话也未必是事实。

那个时候,谁要是说真话,说出不好的实情,那就是给“三面红旗”抹黑,因为说实情栽跟头的人太多了,所以要让百姓说真话谈何容易!

但田家英不是来走马观花的,他必须要调查出实情,为党中央、为毛泽东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他告诫自己既要多和干部群众接触,又要有耐心。

一天,田家英在大街上碰到一位刚刚认识不久的大队书记林功谦,田家英和林功谦边走边谈,气氛非常融洽。

最后,这位年轻的大队书记被田家英的诚恳打动了,他沉重地说:“田主任,不瞒你说,这里的亩产量充其量也就650斤!”

林功谦抬头了看了看田家英身边的县干部,有些恐慌起来,他连忙改口说:究竟是好多少,我现在也搞不清,我回去调查一下吧。

其他干部说得信誓旦旦,只有林功谦一人说法和大家不同,而且说得似乎不能确定。

但田家英明白,真理常常并不在大多数那边,林功谦说的650斤显然是实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了田家英在浙江嘉善的调查汇报,毛主席连作七点指示
张闻天解放后两次回乡
田家英:给毛主席当了18年秘书,1966年自杀,主席悲痛不已
毛泽东研习各家书法艺术(毛泽东书信系列12)
领导就要做决策、用干部
1966年,毛主席对田家英说:今后我若不找你,你就别再来见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