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永远的校长”蔡元培:既可以捧书育人,也可以研制炸弹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校长一般都是文弱书生形象,戴着眼镜,言行举止十分斯文,一丁点出格的事都不会做。但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却是个例外,他可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学究,他是一位革命斗士,做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本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位民国著名教育家的诸多壮举!

蔡元培算是个学霸了,17岁那年便考上了秀才,18岁时便开学堂授课。22岁时中了举人,3年后考中进士,名满天下。1894年,他进入清朝翰林院任职,主张推行西式教育,革新教育界的面貌,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应对世界的沧桑巨变。

1901年,他进入名校南洋公学任教,次年开始跟几位友人发起学潮运动,向封建主义宣战。清政府的爪牙得知此事后,开始监视他,他为了避祸,辗转青岛、上海等地的租界,广泛联结同志,继续从事民主活动,随着世界潮流向未来迈进。

1905年,蔡元培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他与同盟会诸位同志,甚至密谋制造了炸弹,用来袭击慈禧和清朝的一些大臣,打击腐朽的清王朝。然而,此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泄露了,蔡元培随即遭到通缉,他为自保,远走欧洲,于德国留学。1911年,武昌首义爆发,中国的革命浪潮到达了最顶点,蔡元培在国内同志的一再邀请下,果断中止学业,提前回国,1912年于临时国民政府担任教育部门负责人。然而这份工作还没干多久,袁世凯上台,蔡元培不屑与这个军阀投机分子为伍,遂辞职离任,再度赶赴欧洲留学。

1916年,蔡元培返回国内,就任北大校长。期间,他在校园内推行民主、自由思想,秉持公正、公平的办学理念。有学生因为上街请愿,反对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而被逮捕,蔡元培闻讯后,四处走关系营救大家,竭尽全力保护莘莘学子。

1923年,蔡元培因为不满北洋政府的多项行政举措,愤然递交辞呈,第三次远赴欧洲,1926年回国后,参加了北伐战争。然而,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蔡元培错误地站在蒋介石一方,主张“排共”。不过,他希望老蒋能采取相对温和的手段,不要制造流血事件,毕竟中共党员也是同胞,无须赶尽杀绝。但蒋介石可管不了这么多,他自决定搞独裁那天起,便决定对左翼分子痛下杀手,他的手上沾满了仁人志士的鲜血!

时间来到1931年,日寇开始明目张胆地侵略中国的土地,但国民党却一再退让,甚至不惜与侵略者签订卖国条约。这让蔡元培很是气愤,他转而改变立场,开始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有共产党人身陷囹圄的时候,他也尽心尽力走关系、托人情,想办法营救。

抗战时,蔡元培一边动员文教界的志士投身到保家卫国事业中,一边向世界宣传日本人在中国的暴行,引导国际舆论谴责日本,向日本内阁施压,以期尽早结束战争。1940年,蔡元培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一病不起,当年3月份,他与世长辞。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就连下葬所用的棺木、衣物等都是好友资助的。出殡当天,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来送这位文教先驱最后一程。

蔡元培先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在1927年,他确实站在了国民党那一边,不过他与蒋介石还是有天壤之别的,他拒绝采取暴力手段。后来他极力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战爆发后,又不遗余力地支持前线作战,为民族独立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是新时代的探路人,是中国文教界的巨擘。至今,北大的师生还称他是“永远的校长”,这也是对他最好的赞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节还在,读书人却没有了!
大学还在,读书人却没有了
备受推崇的蔡元培为何十年七辞北大校长
语文.读书——北大校长蔡元培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书法欣赏,曾经的人文学府,百年第一
北大校长蔡元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